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重庆市江北区十一五规划纲要
1重庆市江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23日江北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重庆市江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背景下编制的规划,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由“追赶”向“跨越”转变,建设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的关键时期编制的规划。制定并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和事关全局的深远影响。《纲要》根据区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编制,主要阐述规划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是“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组织和动员全区人民励精图治、把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建设全面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纲要》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宏观性、战略性的规划。《纲要》指导重点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并通过年度计划予以实现。第一章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形势“十五”时期,是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和重庆市的各项重大决策,确立建设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目标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时期;是积极探索和实践现代化城区发展之路,城市功能不断增强、2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城市管理日趋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生活跨入小康、社会经济生活出现历史性重大变化的时期。展望新的五年,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一三六四”总体思路,负重自强,锐意进取,克服了前进中的种种困难,经济总量、财政实力、二三产业发展和投资规模都实现重大突破,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城市形象和城乡居民收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十五”计划设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一年完成,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亿元,比“九五”末翻了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33美元;辖区内财政总收入达到28.8亿元,是“九五”末的3.6倍,其中,区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达10.6亿元,翻了两番;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83亿元和177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57%和76%;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3亿元,是“九五”的3.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7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13亿元,接近翻番;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2000年净增5.7亿元;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末的2.4:61.6:36调整为2005年末的1.2:354.4:44.4。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和形态不断完善,五年新增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渝长、渝邻高速公路、海尔路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和渝澳大桥、玉石大道、北滨路及内侧5条主要纵向连接道路等一批市政项目相继竣工,新建、改扩建道路30余条85公里,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全区五年共完成城市旧房改造380万平方米,特别是江北城拆迁安置任务圆满完成,拆除旧房175万平方米,动迁居民8.5万人,为重庆大剧院、科技馆等市级重点项目全面启动提供了保障,同时在石马河新建了60余万平方米安置小区,西部新区初现规模;观音桥农贸市场顺利搬迁,观音桥商贸中心提前形成,结束了北部没有商贸中心的历史;铁山坪生态区开发全面启动,道路体系基本完善,林相改造科学推进;寸滩港一期28万标箱建成投用,金渝大道一期竣工通车。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科教兴区步伐加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200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28家,高新技术产品达99个。财政对教育累计投入5.87亿元,是“九五”的3倍。一批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的学校、医院和文化场馆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就业再就业机制基本形成,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7万个,帮助指导就业再就业6.6万人,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之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市低保“应保尽保”,农村低保稳步推进;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非典、天原氯气泄漏等一系列危4机事件的成功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初步建立。改革开放有序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港城工业园区入驻企业44家,建成投产8家,海尔、中集、中石化等一批龙头企业纷纷入驻;总部经济蓬勃发展,烟草公司等13家企业总部进驻我区;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累计引进外资1.36亿美元,成功引资兴建了金源时代购物广场,累计外贸出口总值达17.19亿美元,外经贸综合指标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搬迁了嘉化、造纸厂等一批大型污染企业,推行了18家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安置分流职工8493名,基本完成了区属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建立重大项目“找钱、用钱、还钱”法人运行机制,初步实现了财政资金良性循环,并成功地将债务规模控制在23.7亿元以内;教育、医疗和住房、养老、失业保险等各项改革也不断稳步推进;在全市率先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290元和4280元,比2000年增长58%和5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28平方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7%以上,新建改建公共绿地20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由2000年的3.54平方米增加到8.8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从24.8%和28%提高到34.8%和38.7%,被评为市级山水园林城区。随着“十五”计划的完成,我区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体制环境和对内对外开放有了新5发展,初步构筑起了工业、商贸新平台,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新基础。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过去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爬坡过坎打基础的五年,“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既是必须紧紧抓住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增多并趋于复杂的矛盾凸现期。我们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是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跨国、跨地区投资日趋活跃,必将推动我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二是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确立,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引领我区加快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三是西部大开发进入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并重的阶段,重庆进入“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发展动力增强,将有利于我区开拓发展空间,增强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结构,扩大辐射范围;四是我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加之我区处于主城核心区,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城市轻轨“四路交汇”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聚集”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必将成为重庆新一轮投资热点区域。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6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支柱产业单一,产业集群发育不够,土地、资金等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凸现;二是周边各区发展速度加快,与我区产业结构趋同,竞争压力加大;三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还不完善,失业人员就业难、失地农民保障难、弱势群体救助难、困难群众看病难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构建和谐江北任重道远。今后五年,我区总体上仍然处于“追赶跨越、负重奋进”的发展阶段,是我区进一步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平台,构筑产业新框架的关键时期,是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的关口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逐步步入科学发展轨道和构建和谐社会之路。我们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改革意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遇,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开创我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新局面。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第三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7提高发展质量,强力实施“三大战略”,全面完成“六件大事”,加快建设江北城中央商务区、寸滩现代物流中心、观音桥商贸中心,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把我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协调、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而奋斗。第四节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增长,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坚持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明城区创建取得实效;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经济总量成倍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迈向富裕和城市功能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文精神突出、生态环境优美、都市气息浓厚的目标。基本形成和谐江北的基础条件,初步建成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为实现上述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500美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20亿元。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末的1.2:54.4:44.4调整为0.5:50:49.5;政府性债务控制在18亿元以内。———能源消耗进一步降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5%以上。交通运输节能、建筑节能、商业和民用节能的各项措施得到广泛推广,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学校、节约型医院等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长江、嘉陵江航道为骨干的横贯全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最远镇半小时内到区政府。市政基础设施的功能和容量有较大提升,城市道路便捷度、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率达到都市发达经济圈先进水平。村社道路、安全饮水、农村信息化等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城乡高效完备的能源网络不断完善。———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区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双高普九”达标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超过90%;公共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每千人拥有住院床位数6张;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比“十五”末翻一番,达到20万册。———人居环境进一步和谐。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1.3‰以内;空气环境质量满足Ⅱ级以上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全面解决农村危陋房问题,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3平方米,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区。———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1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05年基数2010年预计年均增幅指标属性一经济增长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3625012.9%预期性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美元2633450011.3%预期性3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10.62013.5%预期性4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8370012.8%预期性5工业销售收入亿元21343015%预期性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3.713015%预期性二结构调整7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98.899.5预期性8政府性债务亿元23.718约束性三对外开放9外贸出口万美元4754580000预期性10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49987000预期性四可持续发展11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率亿元/平方公里3.554.44.4%预期性12森林覆盖率%19.9321预期性13
本文标题:重庆市江北区十一五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4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