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首饰制作方法及工艺第一节常见首饰制作方法一.花丝花丝是一种用金属丝经盘曲、掐花、填丝、堆累等手段制作造型的细金工艺。制作过程:将块(条)状金属经熔化、压丝、拉丝制成需要直径的金属丝,将丝合股拧绞(搓丝),拍扁,再根据图纸的花样用镊子将丝盘曲成各种花型(掐花),将掐好的各种花型合拢,撒上焊粉过火,即得各种整体花型(黑胎),对黑胎进行酸洗,有时要点银蓝,烧蓝后镀金或镀银,有的最后还需要镶嵌宝石。这种工艺的饰品表面造型丰满,层次如浮雕,多用银制销往国外。主要产在河北地区,如北京花丝镶嵌厂,张家口工艺美术厂等。二.平填平填与花丝相似,其前道花丝的制法与花丝工艺相同,只不过平填是将丝盘曲填入一个框的平面内,造型精细清秀,像在纸上勾勒的花纹,产品多为银盘、银瓶等摆件,用于出口,主要生产厂家是成都金银饰品厂。花丝与平填被称为“东方工艺”,近视效果极佳,但容易变形、崩蓝或开焊,长期使用易藏污垢,难以清理,表面的光亮程度也不够。三.实镶实镶工艺是指利用锤、锯、钳、锉等工具将金银锻打成部分纹样,锉光焊接成整体首饰的过程。这一工艺有时也称为手金工。实镶饰品的表面光亮,线条流畅,层次丰富,是远近装饰效果均佳的细金工艺,以上海、江浙地区为代表。四.失蜡铸造失蜡铸造的过程:将原模压成硅胶模,开胶模后注腊得到蜡模,将蜡模种蜡树,放入套筒中灌注高温石膏,石膏经抽真空、自然硬化、烘干后进行浇铸,金属冷却后将石膏模放入冷水炸洗,取出铸件后浸酸、冲洗,剪下毛坯进行滚光,再进行执模和镶嵌、表面处理后即成。失蜡铸造的铸造方法有真空吸铸、离心铸造和真空离心铸造等,是目前首饰制造业中批量生产的主要手段。五.电铸电铸是首饰制作新工艺,其原理类似于电镀,在铸液中铸件为阴模,表面活化处理后产生导电层,通过电泳作用是金属逐渐沉积在阴模表面,达到一定厚度即可取出,打磨焊接、表面处理后,成为中空的饰品。这类饰品外观漂亮,体积大重量轻,电铸速度快,产量可高可低,易于灵活掌握。目前深圳等地的首饰制造企业已经掌握了“加厚电铸”的技术,可以将宝石预置于铸模指定位置,电铸后沉积层自然将宝石嵌紧,免除了部分镶嵌工作,增加了电铸技术的适用范围。第三章首饰制作方法及工艺第二节首饰表面加工工艺一.电镀工艺电镀工艺是一种应用广泛、为大众所熟知的表面加工工艺,它实际属于一种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国际市场上,电镀工艺常用于对18K以下含量的K金首饰的表面处理,镀层的颜色有很多,如黑色、浅蓝、酱色、紫色、橙红、粉红、金黄、橙黄等单色电镀和多种颜色的套色电镀,镀层的表面形状也有光亮、纹理(有规律和无规律)、亚光(喷砂)、蚀痕等,以适合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口味。我国民族传统偏爱金黄的纯金色,因此国内企业生产的纯金饰品在表面压亮后,有时还要电镀,这样可以使饰品的色泽、亮度更为理想(镀液中含有光亮剂)。对于K金饰品,由于18K偏白,14K偏红,厂家为迎合国内顾客的喜好镀以纯金色。这样也容易造成一些误解,因为这些饰品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的纯金色镀层被磨损,露出了K金的本色,顾客就会认为饰品是假的或有质量问题。不过这种现象在国外市场很少发生,可能还有民族习惯的因素在起作用。因此K金饰品最好不电镀,如果需要电镀则应该提高表面镀层的耐磨性,如采用合金电镀既能保证足金色,又能提高耐磨性;也可以采用表面镀保护膜的方法进行处理。可见技术是提高饰品质量的决定因素。电镀金饰品成色印记为KGP或KP,市场上常有利用消费者对成色标记不熟悉的弱点以镀金饰品冒充K金饰品的情况发生。二.包金工艺把黄金锻打成金叶,用金叶层层包裹非黄金的饰物,金叶必须压平、压实,不留接缝。这种工艺称为包金工艺。包金饰品外观于真金饰品并无二致,只有重量上的区别。包金层很厚的饰品,几十年也磨不透,丝毫不露内芯,它的使用寿命远比镀金首饰长。不过这类饰品目前很少见到,因为它的用金量较大,制作也很复杂。必须注意的是,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所谓“意大利包金”饰品其实是镀金饰品,与传统的包金厚度有很大差别。包金首饰的优劣依赖于包金工艺的质量。这一工艺有很高的要求,如美国生产的包金首饰必须注明其特性及K金所占比例,譬如(1/10.14K.GF)型,即包14K黄金材料的首饰,它的包金量须占整个首饰重量的十分之一,否则便是不合格的。倘若包金材料采用1OK以下的黄金,或者包金重量不到整个首饰重量的二十分之一,是不得用包金这一名称的。三.贴金工艺俗语所说“往菩萨脸上贴金”来源于我国寺庙中的神像的装饰。金光闪闪的神像是用极薄的金箔粘贴而成的。金箔粘贴工艺除了用于首饰制作之外,也常用于其它建筑、扁额、屏风和一些工艺品上。贴金是一种传统、特殊的工艺,在现代包金工艺还没有涎生时,贴金与包金是同一意思,它是将很薄的金箔包贴在器物外表,起保护、装饰作用。由于有了现代包金工艺,贴金工艺成了一项独特的工艺。传统的贴金工艺,是先将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成极薄的金箔片,此时,金箔具有很强附着性,对一些光滑的材料有着很好的互吸性。过去除了一些工艺品需要帖金外,大量的贴金用于佛像、招牌、建筑物等。贴金对一些不能用镀金和包金技木进行加工的产品,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国外,不少大型装饰物和一些非金属物品的外表处理,都用贴金工艺来进行加工。打制金箔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工匠们把1克重约黄豆大小的黄金夹在乌金纸中,再在乌金纸外套上皮筒,均匀锤击,黄金在乌金纸中延展成箔,1克黄金可以打制55张3寸见方的金箔。这样薄的金箔碰上手指就会被粘住,因此工匠对金箔的拿放是十分小心的。打金箔是首饰工艺中的一绝。主产金箔的企业主要在南京。四.鎏金工艺黄金遇到水银(汞)就会溶解,生成“金汞齐”,可以随意流动。金汞齐加热后水银立刻挥发,金就会留存下来。鎏金工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在饰件上涂金的。鎏金工艺除了在首饰制作中有时使用之外,在宗教和古建筑中应用最为普遍。如藏传佛教建筑,常常使用大量的黄金鎏在寺庙的房顶成为“金顶”,在蓝天的衬托下更显得庄严和神圣。此外,“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天安门城楼上的金色花纹都是鎏金而成的。但是这种工艺在水银挥发时会产生毒害,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五.描金工艺描金工艺是指用笔勾画金线的工艺。在传统的工艺美术技艺中,常常对大型壁画、屏风和挂屏的彩绘使用描金工艺。描金使用的金粉调以胶水,自然干燥后金粉的线条常年不变色,画面显得金碧辉煌。描金工艺在中国传统首饰制作中经常使用。描金工艺在现代广泛运用于饰品、工艺品、家具、钟表、陶瓷的制作,不过金粉已经使用的不多,多数使用的是各种彩色金属合金与各种彩色盐类。六.烧蓝工艺烧蓝工艺是我国传统首饰工艺之一,由于这种“蓝”只能烧制在银器表面,因此也可以称为“烧银蓝”。银蓝的色彩具有水彩画的透明感,别有情趣。烧蓝的“蓝”是烧制后形成的类似低温玻璃的块料。将烧蓝的原料粉末兑水,用小匙铲上蓝料放入银胎的凹槽中,将蓝料压平、抹光,用脱脂棉吸取水分后放入电炉烘烤,待蓝料熔化固结后形成彩色玻璃附着在饰品上。景泰蓝工艺与烧蓝相似,不过由于蓝料的成分不同,景泰蓝最终形成的“蓝”没有烧蓝类似水彩般的透明。七.錾花工艺(錾工)錾花工艺是用锤子击打形状各异的錾刀,在饰品表面上形成凸凹不一、深浅有致、或光或毛的线条和纹样的一种金属变形工艺。中国传统的首饰制作中也经常使用錾花工艺,用于需要表现不同材质和肌理的工艺品和首饰上。錾花工艺用錾、抢等方法雕刻图案花纹,图案花纹有深有浅,富有艺术感染力。錾花工艺需要非常精细准确的刀法,我国的錾花工匠基本集中在江南一带。我国目前使用錾花工艺较多的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以云南、西藏、内蒙和新疆最多。八.抢花(雕金)工艺抢花工艺与錾花工艺的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抢花是用不同形状刀头的雕刀,通过手掌的推动在金属表面雕刻出各种线条和花纹,表面被铲掉的金属部分光芒闪烁,所雕线条自由流畅,常见于国外的高档首饰,国内的这类饰品较为少见。抢花(雕金)工艺由于需要高超的手工技术,所以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首饰更显手工技艺的珍贵。九.车花(铣花)工艺车花是利用不同花样刀口的金刚石铣刀,在高速旋转时在饰品表面铣出闪亮的条痕并组成各种花纹的一种首饰机械加工工艺。由于这样的花纹闪烁如镜,经车花处理的饰品被称为“闪光”饰品。这种工艺常用于K金等硬度较高的饰品上。十.喷砂、拉丝工艺喷砂是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用石英砂在饰品表面形成亚光效果的一种工艺。拉丝则是用金刚砂压在饰品表面、或利用高速旋转的硬钢丝刷沿饰品表面作定向运动,从而形成细微的金属条纹的一种工艺(注:这里的拉丝工艺与后面“工艺”中将要讲述的“拉丝”、“压片”是不同的)。十一.蚀刻工艺蚀刻工艺的原理类似于电路板的制作,阳纹的加工首先将欲留存的金属部分用耐酸蚀的涂料涂盖,再利用酸性溶液对不需要的金属部分进行腐蚀;阴纹的加工与阳纹的加工正好相反。蚀刻工艺适用于仿古工艺品和对表面风格有特殊要求首饰的加工和制作。十二.轧花工艺轧花工艺常用于首饰的批量生产中。由于饰品的花纹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在钢模板上用手工或机械加工出所需的花纹,再利用冲压机再金属上冲压出花纹,剪下后与其它部件焊接在一起,成为完整的首饰。由于轧花工艺属于对金属表面的塑性加工,因此加工出来的首饰表面经过塑性变形,表面坚硬耐磨,光亮持久,不易倒光;但是由于钢模的复杂程度和花色变化需要较高的成本,因此轧花工艺适应市场多种消费风格的能力有待提高。十三.烫金工艺“烫金”工艺常用于印刷,它使用的材料是氧化铝或铜粉,在高温下利用字模的压力附着在印刷品上,实际不属于黄金的加工工艺。不过在特殊情况下也有使用金粉进行烫金的,比如具有深远意义、高档价值和重大影响的出版物、奖状、证书等。十四.珐琅工艺该工艺据说起源于欧洲,亦有人说起源于阿拉伯地区。实际上,从工艺流程和方法上看,珐琅工艺与我国的烧蓝和景泰蓝工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珐琅工艺显然比我国的烧蓝和景泰蓝工艺推广应用范围更大。在欧洲古典首饰设计中,大量采用了珐琅工艺;珐琅工艺还大量用于设计和制造钟表、眼镜、徽章、花瓶、彩蛋、镜框、玩具等大多数类型的工艺品。对比珐琅与烧蓝/景泰蓝工艺,从外观效果上看,珐琅工艺制品线条更加纤细,色彩更加丰富,表面装饰效果更强。十五.激光固化表面工艺(COLORIT法)激光固化表面工艺(COLORIT)是20世纪末出现的由Inovis推出的新型表面加工技术。COLORIT是在首饰表面涂覆单层或多层胶态光敏物质,经过激光照射,感光而固化的工艺。其核心技术在于特殊的光敏物质及特殊的激光固化系统。一般的涂层厚度为2~3mm,其中致色涂层最厚1mm,透明涂层厚度最厚可达10mm。该技术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不透明)表面层硬度很大,可以进行高速机抛,并能够抵抗电镀液的侵蚀,可以放心地进行电镀。与其它表面技术相比,该技术形成的表层色彩丰富,变幻多姿,可模仿许多天然宝石的折光效果,并能够经过合理的设计和组合,形成独特的色彩和折光效果,一经推出,就已经在欧洲首饰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于2001年开始在亚洲和非洲等地区推广。
本文标题:首饰表面处理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7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