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自考
第1页共28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号为03709)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论述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多项选择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一、单选题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政治经济学是其()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5.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6.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7.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A、逻辑性B、理论性第2页共28页C、战斗性D、实践性8.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配第、斯密、李嘉图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9.黑格尔、费尔巴哈是()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10.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1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广延性B、持续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14.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认识客观规律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D、参加社会实践1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1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17.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第3页共28页18.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1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2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21.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22.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2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4.时间是物质运动的()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25.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26.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B、世界是统一的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2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28.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第4页共28页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2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30.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31.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32.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C、参加社会实践D、研究实际情况3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3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3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3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3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3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3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第5页共28页40.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41.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4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43.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4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45.感性认识的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B、分析和综合C、概念、判断、推理D、总结和概括46.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A、真理是客观的B、真理是发展的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D、有用的就是真理47.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能动性B、被动性C、消极性D、积极性48.“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A、唯心主义辩证法B、唯物主义辩证法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49.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第6页共28页A、真理是有价值的B、有用即真理C、真理是永恒的D、真理是万能的50.“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5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52.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A、能动性B、间接性C、客观性D、直接性53.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54.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5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56.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57.生产方式是()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第7页共28页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58.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基本动力B、最终动力C、直接动力D、唯一动力59.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B、先进思想的传播C、英雄人物的组织D、人口数量的增多6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6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6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6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64.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65.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6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第8页共28页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67.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6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69.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70.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A、历史决定论B、历史被动论C、历史宿命论D、历史意志论71.区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自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8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