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马岛战争研究马骏同志们,100多年前,也就是在1883年深秋的一天,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为了考察海洋和潮汐,率领一支考察队航行到了南大西洋,当航行到美洲大陆和南极大陆之间,他发现有一个小岛犹如一叶小舟在汹涌的海涛中飘摇,他站在舷窗前向目标望去:只见浓重的海雾笼罩着的这个小岛,乱石间,沙滩上,不见寸草,唯有一群肥笨的企鹅在追逐和嬉闹。达尔文登上了小岛,然而却毫无所获,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船上,心情沉重地在考察日志上写道:这是一个阴森森的荒岛!可是,这位科学家放笔的一瞬间,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百年后,他所描述的“这个阴森森的小岛”,一场战争竟使它为全世界所瞩目,这场战争就是我今天要讲的英阿马岛争夺战。由于教材对前三个问题介绍的比较详细,同志们又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因此时间关系我只简单归纳一下前三个问题,侧重谈一下最后两个问题。一、马岛概况与战争起因(一)马岛的概况达尔文笔下的那座阴森森的荒岛,其实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一个群岛,全称叫马尔维纳斯群岛,它位于南大西洋西部,恰扼麦哲伦海峡通往太平洋航道的要冲,是通往南极大陆的前哨的中转站。马岛战争就发生在马岛及其附属岛屿一带海域。(二)战争起因马岛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主权之争。历史上对马岛提出主权要求的有四个国家:法国、英国、西班牙和阿根廷。由于法国和西班牙先后放弃了对马岛的主权要求,所以马岛主权成为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存在的争议问题。英国认为:我们第一个发现和占领了马岛,马岛应归英国所有;阿根廷则说:我们从西班牙手里继承并第一个对马岛行使了管辖权,马岛应归阿根廷所有。双方各执一端,争议了一个半世纪,但谁也设有足够的法律依据说服对方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马岛问题久拖不决,使阿根廷失去了耐心,他们认为,如果哄不走进入阿根廷草场的英国牛,就用鞭子抽走它!阿根廷之所以这时决心武力解决马岛问题,一是马岛在70年代发现石油,经济价值增大;二是想通过解决马岛问题,2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缓和国内矛盾。英国之所以对阿根廷的诉诸武力的行动立即作出强烈反应,因为一是维护帝国尊严,马岛毕竟是英国昔日殖民辉煌的最后几缕余光之一,二是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马岛的地理位置是一种潜在战略交通资源。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一个要夺,一个不给,最后难免一战。那么,双方是如何运筹帷幄,摆兵布阵的呢?下面就回答这个问题。二、双方企图与作战编组从地质学上来说,马岛属于大陆岛,原为美洲大陆的一部分,因此距阿根廷很近,仅有约510公里,但距英国却有1.3万公里。所以这场战争,对阿根廷来说具有中远海作战性质;对英国来说具有远洋作战性质。(一)阿军企图与作战编组阿根廷战略上判断:英国远离马岛,鞭长莫及,实施远洋作战可能性不大;美英虽是盟国,但与己关系友好,美可能采取中立;夺占马岛有与殖民主义斗争的性质,可以得到拉美及其他国家的同情。根据上述判断,阿根廷决心实施代号为“罗萨里奥行动”的马岛登陆作战。企图:以大陆为依托,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乘英不备,夺占马岛,造成既成事实,迫使英国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根据企图,阿军决心:组建特混舰队,夺占马岛及附属岛屿,然后转入防御。从阿军的战略判断、企图与决心,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1、判断失误,盲目乐观,过于自信;2、心存侥幸,缺乏应战准备。(二)英军企图与作战编组英国战略上判断:马岛归属尚待谈判解决,阿军以不宣而战方式将其夺占,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出兵马岛,将会得到全国朝野的支持;阿虽与西方国家关系密切,但从利害关系考虑,如果与阿一战,这些国家会站在自己一方,而不会支持阿根廷。据上述判断,英国确定了“以军事手段为主、外交与经济手段为辅,重占马岛”的方针,决心实施代号为“共同行动”的远洋登陆战。企图:以强大军事优势,迫使阿军从马岛撤兵,恢复马岛原有状况。根据企图,英军决心:组建南大西洋特混舰队,迅速完成战略展开;实施海空封锁,夺取制空制海权,切断马岛与大陆的联系;登陆马岛及附属岛屿并实施有效控制。从英军战略判断、企图与决心来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31、判断准确,决策迅速,目的明确,目标有限;2、集中兵力,三军联合,统一指挥,速战速决。双方摆兵布阵停当,已成剑拔弩张之势,战争风云在南大西洋上空愈来愈浓重,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我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三、作战简要经过自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占领马岛起,到同年6月14日英国夺回马岛止,马岛战争共历时74天。这次战争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历时29天,从4月2日阿军占领马岛起,至4月30日英军完成战略展开、对战区实施海空封锁止。主要作战行动有:1、阿军占领马岛及附属岛屿;2、英军特混舰队向战区开进;3、阿军增兵马岛,加强防御;4、英军抵达战区,夺占南乔治亚岛;5、英军完成战略展开,实施海空封锁。该阶段行动有以下特点:1、阿军行动突然,出其不意,但准备不足;2、英军反应迅速,行动坚决,战备程度高;3、军事与外交并重,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二阶段历时20天,从5月1日全面封锁战区起,至5月20日英军基本达成海空封锁目的、完成登陆作战准备止。主要作战行动有:1、英军对马岛实施火力打击,削弱守军防御;2、英军实施封锁作战,切断阿军海上交通线;3、阿军以空制海,实施反封锁作战;该阶段行动有以下特点:1、外交努力失败,军事打击为主,交战程度激烈;2、海空封锁与反封锁是主要作战样式;3、以空制海是主要作战手段。第三阶段历时25天,从5月21日英军在马岛登陆起,至6月14日英军重占马岛及附属岛屿、阿军战败止。主要作战行动有:1、英军在马岛实施登陆作战;2、阿军实施抗登陆作战;3、阿军航空兵继续实施空袭作战;4、英军向纵深发展进攻,占领全岛。4该阶段行动有以下特点:1、以联合作战方式实施登陆作战;2、避开强点登陆,实施纵深机动作战;3、主岛作战的胜利决定战争全局。随着英军重占马岛及附属岛屿,马岛战争也结束了。这场战争的硝烟散了,但却给世界军事界、政治界留下许多值得总结与思考的问题: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交战双方各有哪些强点与弱点?从理论上看,有可能战败的英军为什么胜利了?同样,从理论上讲,有可能胜利的阿军为什么却失败了?下面就这些问题谈点肤浅认识。四、战争特点与经验教训首先回答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即这场战争的特点问题。1、目的有限,时间短这场战争中,虽然双方投入大,意志坚决,但是作战目的有限,仅限于马岛及其附属岛屿,避免战争进一步扩大,始终没有正式宣战。由于目的有限,作战条件先进,所以战争时间短,仅有二个多月,为二战之后局部战争所仅有。2、作战条件现代化这场战争使用了除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以外的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双方对抗的空间不仅在陆海空,还有空间战场和电磁战场。作战样式复杂,即有传统的火力战,而且还有电子战、信息战、空间战、心理战等等,即使火力战也有不接触、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3、作战双方力量不等这场战争是在作为弱国、小国的阿根廷与作为强国、大国的英国之间进行的,而且阿根廷得到的外援基本上是道义上的,而英国却得到了美国等盟国的实际上的援助,因此阿根廷战败有着客观必然性。当然,从理论上讲,任何一场战争作战的双方力量都不是均等的,在一定条件下,弱国、小国能打败强国、大国。但是在高技术条件下,弱国、小国打败强国、大国的难度大为增大。下面分析一下双方的强点与弱点。阿军强点有:一是距离作战地域近,最近处仅510公里,可以以逸待劳,依托岸上基地与劳师远征的英军作战;二是人员与飞机占有较大优势,阿军共有地面部队1.3万人,英军有地面部队9000人,双方比为1.44:1;阿军共有飞机371架,英军有飞机200架,双方比为1.9:1,飞机的作战性能各有所长,大体相当;三是战争具有民族性,军民士气高。阿军弱点有:一是作战经验不足,阿军有100多年未打过仗,无论从素质、技能上,都有明显不足;二是装备总体上不及英军,电子战能力有限;三是主5要武器装备依赖西方,弹药供应受制于人。英军强点有:一是作战经验丰富,官兵素质与技能高,作战能力强;二是海军实力强,作战中期双方舰船兵力比为1.24:1,由于英军海战能力强,因此弱化了阿军地理上的优势,阿军反到成了远程空中作战;三是能够得到西方盟友的支持。英军弱点有:一是距离作战地域远,劳师远袭,作战难度大;二是缺少前进基地,舰载机少,保持空中优势困难。从双方作战的强点与弱点分析,在理论上阿军并不是没有胜利的可能,英军也并不是没有失败的可能,那么是什么因素中断了双方的这种可能性呢?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我们先从阿军分析,也就是说分析一下阿军失败的原因。1、战略判断失误,战争准备不足阿根廷在这次战争中有两个没有想到,一是没想到英国会不远万里与自己征战。的确,劳师远袭不利于作战,因为作战要有一个良好可靠的基地,若米尼认为:“所谓作战基地,就是一个国家的全部领土或部分领土,其军队可以从这里获得进行战争所需的物质及增援部队”(《战争艺术概论》第97页)。而劳师远袭是难以获得这种“良好可靠的”基地的。在马岛战争之前发生的非世界大战性海战中,还没有一次胜利属于劳师远袭的一方。例如,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帝国海军三次远征希腊,均被弱小的希腊海军所击败;1588年,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吉利海峡,也被处于弱势的英国海军所击败;1905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远征远东,同样在对马海峡全军覆没。从这点意义上讲,阿军的判断不能说没有道理。阿军的错误在于其把英国不出兵的“可能性”,认作是“必然性”,进而在思想上、物质上、心理上缺少准备,阿根廷报纸就曾自信地认为:“女人不会走入战争!”然而,恰恰相反,女人真的走入了战争。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使我们这个星球变小了,当“铁女人”派出的庞大舰队用20天的时间,走完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波罗的海舰队222天的海程来到马岛海域时,阿根廷和世界惊呆了。加尔铁里总统事后曾对意大利记者说:“我断定那是几乎不可能或完全不会有的事。无论如何,我决没有料想到英国会如此大动干戈,谁也没有料到!”阿军第二个没想到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偏袒和支持英国。战前,阿根廷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密切,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最坚定的盟友,因此,阿根廷认为一旦自己与英开战,这些国家会保持中立。然而,现实将阿这个幻想击得粉碎,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保持中立,他们对英国的偏袒与支持使阿根廷雪上加霜。比如,阿军的武器装备来自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对阿实行禁运,使阿军武器装备6的消耗得不到补充,战争难以长期持续下去;战前,阿海军具有一定的反潜作战能力,每年都与美舰队进行反潜演习,但是其反潜侦察系统却依赖美国,战争爆发后,因没有独立的反潜侦察系统,而无法有效发挥反潜作战能力,海军舰船受英军潜艇威胁很大,5月2日,当“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英军“征服者号”核潜艇击沉后,阿海军基本避战不出,直到战争结束。面对这个“没想到”,阿根廷人不仅是惊呆,还有愤怒!加尔铁里总统6月12日就曾说:“我对他们很痛心,我要说,欺人太甚了,这是一种背叛!”这种马后炮式的认识,又与事何补呢?2、战略指导错误,没有持久作战这个问题同上个问题有关。由于战略判断上的失误,阿根廷对战争的前景十分乐观与自信,加尔铁里一是不相信英国人能来夺占马岛,二是即使来了,也不相信英国人会真打,三是即使真打英国人也不会取胜。当一位阿议员提醒他英国人会来算账时,他笑了,回答:“来吧,斗志昂扬的阿根廷人管叫他们有来无回!”当一位将军建议应立即在马岛修筑空军基地,否则阿军飞机只能从大陆起飞,留空时间只有两分钟时,他不耐烦地回答:“够了,以色列人一分钟就可以打一个漂亮的空战。”当有人报告马岛粮食储备不足,建议在英军到达之前组织大规模补给时,他仍不介意地回答:“马岛上有65万只羊,完全可以就地取食,梅嫩德斯将军绝不至于蠢得连这点都想不到吧!”面对初期的胜利和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阿根廷最高决策者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事情:自己与英国的实力差距!因此,阿军没有也不可能有打持久战的战略指导。大家知道,战略上的速决战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必须在总体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从英阿双方力量的对比来看,阿军是弱军,不可能速战取胜。阿军要
本文标题:马岛战争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8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