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一生物教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
1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高一生物教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摘要】在高一的生物学习中,学生往往遇到不少障碍,学习效率低,进而导致学习动力逐渐减小,甚至厌学。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并从教法和学法上阐述初高中衔接的措施。【关键词】高一生物教学知识衔接教法衔接学法衔接在高一的生物学习中,学生往往遇到不少障碍,在困难、疲敝、焦虑等打击下,学习动力逐渐减小,甚至厌学。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学习内容、方法和能力要求上,初高中生物存在着明显的“台阶”,高一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二是家长、学生甚教师不重视初中生物教学与学习,大多学生生物知识基础很差、学习方法单一、学习习惯不好。三是高中生物教师考虑高考的需要往往对教学内容进行深挖和拓展,因此也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四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忽略了一些常见的概念和原理的详细讲解,导致学生对这些概念或原理一知半解,从而埋下了学习的障碍。刚上高一的学生基本还处于初中的学习状态,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扶一下,使他们更顺利地上好这个“台阶”,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才能让学生做好高中学习的胜利开篇。2一、初高中生物知识衔接(一)初高中生物知识的特点初高中生物教学在知识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初中生物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范围很广,对动植物、人体、微生物、遗传、变异、进化以及生态学等都有介绍,但侧重于对生物种类、生命现象的描述,以形象具体的内容为主,大多只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如对遗传变异等内容只描述了遗传现象以及遗传与基因有关等较浅显的知识,并没有深入到遗传规律和遗传的本质。高中生物教材是建立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基础上,知识范围变化不大,但从事物的表象深入到原理机制和生命的本质,具有抽象度高、逻辑性强的特点,因此学习深度和难度大大增加。例如初中生物有涉及到生物营养方面的内容,但高中则从分子水平上学习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如何组成细胞并起作用,由于学生缺少有机化学的基础,内容显得抽象难学。再如初中生物有介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等内容,但只简单描述了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而高中生物学则深入到叶绿体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影响因素等方面。此外在能力上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图表分析能力以及资料综合分析能力。高中生物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能力上的要求都比初中高了许多,这样就造成高一学生学习的“台阶”。3(二)把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点,架起学习的桥梁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时对生物学科有了初步的认知,但这些认知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前知识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效果,因此首先教师应了解初中生物教材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好知识衔接。如初中阶段学生虽然已经初步接触到DNA、基因、细胞核、染色体等概念,但这些内容是分散的,甚至是混乱的,因此高中教师需要有条理地把这些内容组织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从而进一步加以理解和拓展。其次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在适当地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如尽管初中教材有安排低倍镜下观察动植物细胞这个实验,但考虑到学生可能对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操作已经生疏了,因此在学习高倍镜的使用前教师还是需要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再次教师还需要在初高中知识之间的空白点补充必要的知识,清除学习障碍。如学习神经调节时需要复习或补充神经元的结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需要补充根尖结构。教师认真分析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和空白点,灵活组织内容,为学生架起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学起来更加容易。二、教学方法的衔接(一)借助直观教学,化解疑难知识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尤其是微观领域的相关知识,如光合作用的过程、DNA分子结构、4转录翻译过程以及遗传规律等,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逻辑思维、动态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1],这些内容往往成了学习难点。初中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以识记为主,并且需要具体形象来支持,否则他们就往往不能正确的领会这些新知识[2],因此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尽量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实物直观就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实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观察实物、标本、演示实验等,如学习物质运输方式时把墨汁滴入清水中,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到分子扩散的过程,从而联系到物质进出细胞也有类似的过程。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例如通过制作细胞膜结构、细胞结构模型,强化对结构类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言语直观是在比喻、举例或形象化语言描述的作用下,学生对语言所描述的对象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如学习细胞核时把核膜比喻成墙壁,核孔比喻成门口。虽然比喻教具与实物有较大的差距,但却有相似性和趣味性,用比喻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无论用哪种手段的直观教学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联系已有的知识,达到更容易也更好地理解抽象内容的效果。5(二)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形成乐学氛围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协同发展的过程。情意因素对认知意向的定向、维持和调节上具有重要的作用[3]。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认知活动并使学习热情维持更长久。营造乐学氛围首先建立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上。教师不是权威,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若教师以气势压人,这样学生只是被迫学习,并容易导致厌学。因此教师不能以惩罚来警示而以愿景来促进,做到平等而尊严地对待学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课堂上自觉创设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情境,营造一种积极欢乐的心里氛围,促使学生在情趣中进行学习,在愉悦中克服困难,在满怀热望中不断取得成功。再次在课堂教学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课标中明确提出的:“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如学习光合作用的应用时,可与经济活动联系;在学习细胞癌变时,可与医疗保健联系。这样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增强学习热情。(三)注意教学节奏,消除学习疲敝和焦虑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节奏比较慢,课堂上进行练习、板演、口答、讨论等的时间比较多[2],复习巩固时间比较宽裕。而高中生物教学知识量大,深度也大为增加,这就要求学生在比6较短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知识和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要充分考虑这种时间和学习节奏上的变化,引导学生适应由慢到快的转轨。教师不能只是依照自己的知识量、知识水平和思考方式去教授知识,这很容易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脱节。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调节教学节奏。教学节奏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课时安排的内容总量要恰当,既要充分利用好时间,但也不能让学生过于疲劳;二是要合理安排好课堂教学的知识讲授与学生活动的时间比例及时机,让一节课就演奏乐曲一样既要有节奏明快的时候也要有平缓的时候。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能消除学习的疲敝感和焦虑感,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信心,效果也更好。三、学习方法的衔接由于初中生物成绩不记入中考升学考试总分,因而不少学生学习生物十分被动,自我要求较低,还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更多地依赖教师。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善于思考,触类旁通,因此在高一阶段要改变只通过单纯的记忆或教师反复强调来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学会利用好生物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旧教材强调的是系统完整的普通生物学知识,前后内容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以知识介绍和解释为主。新教材为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材7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写法,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在教材中,设置了“问题探讨”、“旁栏思考”、“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思考与探究”等多种提问方式,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深化对材料内容的认识,同时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这些内容却往往被学生所忽略,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另一方面,由于新教材的这些特点,使得知识的重点不够突出,但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本节聚焦”栏目作为辅助。“本节聚焦”是以问题的方式突出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学生可带着问题看书,就清楚重点关注什么内容,方向更明确,效率也更高。(二)学会图文结合读懂教材文字与图形图像各有优点,文字与插图相互配合更好地阐明概念或原理。图形图像形象直观,信息容纳量也很大。对一些抽象复杂的结构、过程等内容,可通过图形图像化抽象成直观,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如原核细胞结构这部分内容,既有文字的描述,也有模式图展示。文字描述精简扼要,描述了原核细胞的最重要特征,但十分抽象,因此必须配合图片“细胞模式图”(人教版必修1P9),才能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内容,帮助理解。再如学习多糖的常见种类有淀粉、糖原和纤维素时,学生总存在着这样的疑问:淀粉与纤维素从外观上如此不同但都属于多糖?8若认真分析教材上“几种多糖的分子组成示意图”(人教版必修1P31),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培养学生图文结合看书的习惯,不但能让更好地掌握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三)学会找出关键词理解重点在学习概念时,通过找出关键词有助于理解概念的要点。一个概念中的关键词不一定就一个,可能是多个,具体要看概念的内涵。如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概念中的关键词有“活细胞产生”、“催化作用”、“有机物”、“绝大多数”等。“活细胞产生”说明了酶的来源是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因此还可进一步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没有合成酶的能力,从而更好的理解病毒繁殖方式;“催化作用”与“有机物”说明了酶是一种催化剂,其作用与二氧化锰等无机催化剂作用相同,但化学本质不同;“绝大多数”说明有些酶不是蛋白质,因此针对性理解这些词才能更好更全面地理解酶的概念。学会找出关键词理解重点,不仅促进理解重要概念和原理,还有助于做习题时快速准确的把握题意,抓住关键,增强审题能力。(四)学会提问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提问是独立思考的开始,是思维活跃的9表现。在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问,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善问。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是由于有心里顾虑。许多学生担心:我的问题如果别人都懂了,同学会讥笑吗?我的问题如果跟内容联系不大,老师会批评我吗?我的问题会不会打乱老师的思路遭到老师的责怪?这些心理都禁锢着学生,让学生有问题也不敢问,从而渐渐失去提问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开展无拘无束的交谈。”因此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会问。提问也有一定的技巧,在生物学科中最常见的有针对事物问是什么,针对原理机制问为什么和针对过程问怎么做或怎么样。此外还可通过观察活生生的事物发现和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对比相似事物或概念提出问题,通过对某一事物进行联想发散提出问题等,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尽可能清楚明白地表述问题,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参考文献:[1]徐红雁.浅议高二生物教学与初中课程的衔接[J].教学月刊,2006,1:28-29.[2]张文荣.初中《自然科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衔接[J].物理教学10探讨,2003,21(191):6-8.[3]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2:193.
本文标题:高一生物教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0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