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谈贵州苗居建筑摘要:本文在研究贵州传统民居环境自然生态特点的同时,关注传统民居在历史、文化、地理的综合作用下,分析传统民居的生态特点,挖掘传统民居中普遍而朴素的生态价值,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关键词:苗族建筑生态观念文化内涵现实价值1苗族建筑的研究背景苗族,作为中华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一个分支,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因长期受到其他强势民族的驱赶,逐步形成一个好斗性很强且勇敢的民族,这从苗族人民的斗争史中可以得到佐证。为躲避战乱和保存实力,几经迁徙,从最初的长江中游西迁到了我国的西南山区,居住位置也从山下逐渐搬到了半山腰。而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之称的贵州,由于山形复杂地势不平,苗族人因地制宜,智慧性地创造了吊脚楼民居。也正因为地理及生存环境的苛刻,加之部落间争夺土地的事件时有发生,使得苗族人民空前团结(这从他们的大团结舞蹈、聚落中心空间“铜鼓坪”以及民居建筑中具有强烈中心感的堂屋就可以察觉到),至今苗寨还以同一血缘和姓氏聚居。苗族传统干栏式建筑,在我国传统建筑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穿斗式结构和特有的上楼下畜居住形式,能够诠释苗族各个发展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很有民族特色2传统的苗式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保坎。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5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穿连,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2.1苗家吊脚楼的形成的原因2.11历史原因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2.12地理气候原因贵州多山多丘陵,使得传统的民居建设力求依山傍水,避风朝阳,讲究自然的形势,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合理的布局,处于山区则利用坡地,既节省土方,又能建造成建筑群体高低错落的优美气势,于水边则利用河道,组成水网交通,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依是贵州传统民居设计的总体思想.贵州苗族的吊脚楼都是因时因地来创造人之根本居所.在寻求居住环境时,一般都是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背上可以阻挡冬季的寒风,前方开阔可以得到良好的日照,可以接纳夏日的凉风,四周丘陵可以提供木材,燃料,山上的植被又能很好的保持水土流失.从自然生态,建筑技术角度出发,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是古代民居建筑的优秀特征和经验.2.2苗家建筑民居空间解析苗族由于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既要考虑到对外的防御,又要考虑人居住的上尊下卑、崇宗敬祖、礼乐相济,从而表现出上人下畜的吊脚楼空间、堂屋为中心的对称布局等。2.2.1苗居建筑的结构负一层为伺养牲畜的生产空间;一层主要是堂屋和起居厅、通廊的公共和半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厨房辅助空间;二层主要是居住空间;阁楼主要用于杂物存放和晾谷物。屋子的底层伺养牲畜,与上层空间严格分开,具有隐蔽性,其入口除直接与户外相通外,一般在厨房也设一个入口,方便村民使用。一层一般由厨房、卧室、火塘间、堂屋和退堂组成。其中,火塘间是用于冬季取暖的房间,它与厨房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厨房的辅助部分,相当于起居厅,是苗族居民对内公共活动的空间。2.2.2苗居建筑的堂屋苗居住宅中堂屋面积比重最大,中心感非常强,集会客、就餐、家庭聚会以及拜祖祭神活动为一体。它是家族延续的精神空间,是一个家庭对外社交的活动场所,也是全宅的交通枢纽,它不仅仅是一个穿堂,更重要的是通向室内外和内部上下左右的联系。堂屋位居平面的中心,且为通进深,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在立面上,通过退让和抬高进行了空间的放大,加强中心感,形成了非常好的休憩纳凉之地。每当苗族节庆的时,家家户户开始串门,在堂屋中摆吃长桌饭,独具苗族特色。堂屋正前方墙面上,通常苗人用以布置其宗族亲缘的灵位,尊奉祖先,师拜伟人,祈福求祥,以其朴实的民情风俗,展现了苗族祭祖敬祖的独特习俗文化。2.2.3苗居卧室苗居的卧室不大,且大多位于光线并不好的二层,室内只放有少量家具,仅供夜间寝卧之用。可见,苗族居民对寝卧的要求并不高,似乎这是一种向心性集体意识的反映。2.2.4其他养畜间一般是有独立的出入口的,厨房可以与之有垂直交通联系,方便喂食牲畜;主入口在架空一层,由于地形和风俗的原因并不从正立面进入,而是从吊脚楼侧面进入。室内也不直接穿入重要的堂屋公共活动空间,而是先通过厨房或者火塘间进行空间上的过渡和缓冲,如同玄关的作用;垂直交通的楼梯一般也在住宅的两侧或者位于厨房和火塘间;起居厅和堂屋作为整个住宅活动与精神的中心,与辅助和私密功能空间紧密联系;外廊和退堂可以作为室内外空间联系的纽带,但是其不会直接进入卧室;2.3建筑内部通风设计中在建筑内部植入了两个贯穿建筑竖直方向的天井,使得在建筑内部形成一个通高的拔风口。一方面将底层牲畜圈养产生的气味及时从建筑内部排出,另一方面在建筑内部形成一个环流的冷热空气交换层。有利于夏日凉爽的空气从室内穿过、降低室内气温,在冬季则将一层的热空气带入二层的居住空间,充分改善内部通风条件和热环境。3苗式建筑的生态观3.1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和资源贵州传统的村落常用石头砌成,院内铺地用卵石.石块拼花,石块间的缝隙有利于雨水渗入.这样强调了植被和土壤通过吸收水分来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村落中树木,池塘,草地来储蓄雨水,净化污水.通过土壤滤掉污染物,缓解洪水压力,还可补给地下水存量.依山而建的苗寨房屋沿等高线的分布,使得采光面往往能得到大面积、充足的日照。通过在屋顶设置太阳能光电板,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沼气是良好的气体燃料,也可综合用于照明.贵州传统民居现在在大量开展沼气建设,人畜排泄物经沼气池处理后,产生沼气外,其残留物还可以用作有机肥返回农田,这还有效的解决了燃料,肥料的循环利用,用生态的方法避免了环境污染问题.4.苗居建筑的文化内涵苗族民居是情感意志的物态化。其中凝聚了苗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生活美学情感和文化意识,如堂屋中祭祖牛角的堆放、门窗花格的制作、走廓扶手的排列、楼下雄柞的安装等等,无不体现出约定俗成的民族气派,成为广大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居住形式。因而,说苗族民居充分地昭示了“勤劳勇敢”这个苗族人民的形象,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一种聚合。也是不为过的。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建筑也是这样。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都能反映出当时当地的生活习惯、道德情操。苗族特有的历史、民旅心理素质、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也融铸出了苗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它只有根植于文化的土壤,才会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建筑,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人类创造,体现了人自身,又体现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因此,文化渗透到建筑语言表达的方方面面。苗族建筑是苗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讲求实用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苗族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承载着他们的心灵归属和寄托。5.结语与自然和平共处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德前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在创造如此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严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至今也无法解决的严重问题.贵州苗居所特有的生态设计理念使我们不得不仔细思考如何运用和借鉴传统居民的生态精神,利用一定的现代理论和科技手段来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良性生态循环和民族特色的生存空间,努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参考文献1潘国华。风格独特的苗族民居。《装饰》,2003年9月总第125期2巴娄(苗)、黄琳(彝)。苗、布、仡族民居横向扫描。《贵州文史丛刊》3贾晔、邵志忠。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4王秀盈(苗族)。苗族的建筑艺术。《民族艺术》5永华。苗族吊脚楼。《民族风情》6麻勇斌。苗族建筑艺术简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1期(1997年第1期)7吴治清。苗族芦笙文化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27卷(总第129期)8梁子。山地文化的一种景观:苗族的居住和建筑。《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9辛克靖。古朴多姿苗族民居。《华中建筑》,1993.Vol.11N0.111潘定智。从苗族民间传承文化看蚩尤与苗族文化精神。《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1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013王科奇,激进形式的探索——拓扑与分形,建筑科学,2005.814李传成,库金杰,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双重尺度.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6
本文标题:浅谈贵州苗居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