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车轮的生产流程及相关检验标准
车轮的生产流程及相关检验标准时间:2010-8-2814:58:17来源:点击次数:543铝圈和钢圈由对照图可以比较一下钢圈和铝圈的不同和优劣。不再赘述各自的优缺点,只探讨一下强度问题:如果指成品的硬度,钢圈可能会高,如果指强度,则一定是铝圈好些。因钢圈是焊接成型的,焊接的强度是有局限性的。同样的冲击力对同样尺寸的铝轮和钢轮,钢轮的变形也会大些。铝轮是整体造型,抗冲击能力更强的。但无论是什么材质的轮圈,形式试验标准基本一样的。(冲击/弯曲疲劳/滚动疲劳)一定要达标才是合格的产品,使用中钢圈和铝圈都不会有强度问题。如不考虑用的轮胎不同,同样也是铝轮更耐用,钢轮的缺陷同样是在焊接点。大车(载重/大客)不用铝圈,这完全是成本问题。现在能在大巴/载重车使用的铝轮基本是锻造的,和同样尺寸的钢圈比,一个的重量差就有20kg以上,如果是8轮或10轮的车是非常可观的。强度上,5cm变形的压力试验,美铝ALOCA的锻造大巴轮据称能承受71200kg,而钢轮只能承受13600kg,就已有5cm的变形。但用于载重车的锻造铝圈和钢圈的价格相差极大,厂家考虑成本也极少使用。但国外一流品牌的大巴车已有原装用铝合金轮的。3.轮毂轮圈法规就汽车的设计理念而言,各国都有其本国文化的影子。德国车的设计推崇主动安全性,讲究驾驶舒适,方便。尽量把出事故的概率降低。美国车注重被动安全性,讲究车身宽大,厚实。把出事故时的伤亡概率降低。日本车的设计少有自己的理念,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节省够用,各项指标都和法规定下的要求刚刚好,很少留有余量。在国外轮圈轮胎的安全认证机构早已诞生,相应法规较为健全。如美国STL、DOT.,SFI,德国TÜV、英国MARl、日本JAWA,VIA等。不同的设计理念也体现在轮毂的相关法规要求上。4.轮毂轮圈试验A、熔炼(Melt)将原材料铝锭(A356)经过熔炼设备,合格的铝水必须经过抽样成型后放到光谱仪(Spectrumeter)里检查成分,只有成分符合标准才允许转下一工序。B、铸造(Casting)如采取低压铸造方式,铝水在下,模具在上,用低压方式使铝水进入型腔,透过浇口铸造成形。X光检测(探伤检查):检测铸件的缩松、气泡、渣滓等情况。C、热处理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车轮的机械性能,即提高车轮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硬度。D、机加工用数控车床对铸件毛坯进行机械加工,包括对轮辋、安装面、中心孔的加工;用加工中心加工螺栓孔、气门孔及装饰孔等。径向/横向跳动量测试:目的是检验车轮机加工的精确性,用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车轮平衡测试:目的是检测车轮的平衡性,用以保证汽车的平顺性。三坐标测量:目的是检查PCD的位置度,以使车轮能准确地装在汽车上。气密性试验:对每个车轮做气密检测,用以确保车轮装上轮胎后不漏气。全尺寸检验:是用于检查新品是否符合客户图纸要求。5、表面处理——涂装和电镀表面处理也就是给每一个车轮穿上漂亮的外衣,并使车轮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不变色、不腐蚀、不老化。涂装也就是最为常见喷漆工艺,ARAYS产品全面采用世界一流涂装技术和设备,确保每一个车轮都完美无瑕。电镀——经抛光、前处理、镀亚光镍、镀铜、镀半光镍、镀铬后,一个个时尚美丽的电镀产品就面世了,电镀产品由于其特有的光泽,可以让座驾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奢华飘逸。盐雾试验:对车轮成品做试验,看看是否脱漆和电镀不稳定,目的是考验车轮的抗腐蚀能力6.轮毂的形式试验要求有三项:A.冲击试验(ImpactTest)轮毂装好轮胎,以13度或30度的角度迎受上方重锤的冲击,要求轮胎不得泄漏。此试验模拟行车中车辆撞上马路边沿或路上障碍的情景。B.弯曲疲劳试验(CorneringFatigueTest)不用轮胎,将轮毂周边固定,在安装盘上循环加扭力。要求不得有裂纹。此试验模拟行车中不断有的转向时给轮毂加扭力时的情景。C.滚动疲劳试验(CorneringFatigueTest)就是装好轮胎,在转鼓上滚动,测试轮毂的使用寿命。此试验模拟正常行车时轮毂的滚动状况。对AFTERMARKET市场,各国的要求就有很大的差别:美国只强制要求冲击试验合格就可销售,其他辅助要求。德国TÜV和日本VIA都要求必须有三项试验,但要求也不一样。以德国最重视的弯曲疲劳试验来说,德国TÜV要求100万次为合格,而日本VIA/JWL只要求25万次为合格。径跳公差要求,德国为0.3的公差,美国/日本0.6公差即可。德国轮毂较重,也是为达标而已。这和各国的相应汽车政策法规限制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德国高速没有限速,对疲劳要求就高。而欧美国家对车辆设计失误导致事故的赔偿又非常厉害,车辆设计强度余量就大些。8.标准铝合金轮毂生产已完全全球化,您买到同一品牌轮圈轮胎,可能是德国美国生产(越来越少),也可能是中国,土耳其,巴西生产。只要符合采购销售地的相应法规。国内有关轮毂轮胎的标准,因国内产品主要出口或和车厂配套(请注意国内的车厂技术方面几乎全是外方的天下),基本全部参照国外标准制定。对轮毂轮胎升级来说,欧美/日本的法规都十分健全,国内要相对滞后很多。如欧洲轮胎轮毂协会(ETITO),对轮胎轮毂升级的规定是,升级后直径变化:总直径加高不得超过1.5%,降低不得超过2%。而国内根本没有相应的改装法规。国内有关轿车子午线轮胎的标准,GB9743-88,还只有扁平比80,70系列的数据,对现在市场较多使用的低扁平比轮胎没有相关数据可查。以后大家看到轮毂上的VIA/JWL,DOT/SFI,TÜV/KBA等标示,就能理解其中含义9.轮圈认证标示A.美国DOT-T的标示:SFI认证是标贴粘在气门嘴的下方。美国市场的轮圈还要求有最大允许载荷和产地B.日本VIA,JWL的认证:图示日本VIA,JWL的认证标示。表示轮圈达到日本VIA的质量标准。下面的圆圈标示生产年份和日期。VIA-JWL:不少轮圈VIA-JWL标示在正面。C.德国TÜ的认证;V认证的KBA号码,德国的汽车工业很发达,汽车技术也是领先水平。对汽车零部件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所有零部件必须经过德国的TÜV认证才能销售,否则既是违法。TÜV会对相应产品做严格的测试,合格后才能取得一个KBA编号。此编号和产品一一对应,一般在产品上注明。可通过TÜV查到。对轮圈来说,通过TÜV认证即可是最高质量标准的表明。小尺寸的轮圈KBA号码都会刻在轮圈的较明显处。17inch以上的可不刻在轮圈上。【返回上一页】
本文标题:车轮的生产流程及相关检验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7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