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马厂中学理想信念教育实施方案
马厂中学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理想信念。信念只有不断地把信息传给脑子和神经系统,才能最终造成期望的结果。所以,如果你相信成功,信念就会鼓舞你成功;如果你相信失败,信念也会让你经历失败。柴科夫也说过:“名人成就在于信念的大小。”可见理想信念对人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而小学时期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在这时开始确立,美好的品德在这时开始塑造,良好的习惯在这时开始培养。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班级这个育人场所,通过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养成教育。二、活动主题坚定理想信念促进自我成长三、活动时间2010年9至2011年7月四、实施过程(一)、宣传发动大造声势首先对学校教师进行思想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然后充分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标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宣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题内容,要注意发现、树立、推广先进典型(校园文明标兵)、努力营造学生自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争当新时期优秀学生的良好氛围。(二)、深入学习了解内涵1、各班级开展“理论集中学习和大讨论”活动利用班(队)会,由班主任或少对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实质教育。让学生弄清楚理想、信念的含义,了解古今中外名人志士有关的故事,明确理想与信念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师自身实例,讲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如何促进自己拼搏努力上进的,理想信念时刻在提醒着自己不断的进步。然后,每个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理想(要切合实际),在班级内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坚定理想信念”主题讨论,来提高活动的时效性。2、各班级开展“树立理想、建立信念”活动在学校各班级学生中,深入开展“树立理想、建立信念”活动。每个学生都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标,明确树立远大理想和制定近期目标的意义,正确认识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的关系。班级也要开好“我的理想”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各自理想,并通过互相评议、小组评议等形式加以教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的理想是以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结合的正确理想。五、活动要求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要求各班级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设活动开展的环境,确保本次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2、树立典型,及时表彰。要认识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典型,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要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人生的信念,要让学生明白:理想信念是人生航程的灯塔,是人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坚信:理想信念的教育之花一定会在实践中绽放。马厂中学政教处2010年9月马厂中学2010学年学生“国情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方案一、目的为配合“概论课”理论教学,深化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国情,把握人生未来,训练动手动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化价值观和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和可靠的新型人才,决定于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以“国情教育”为主题的“三贴近”实践教学系列活动。二、内容1、看专题片《走近毛泽东》、《邓小平》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感想体会评价小论文。2、看专题片《国情备忘录》、《复兴之路》,每人写一篇400-500字的讲演稿(一个小故事或一个热点话题)并上台演讲。3、每人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活动自评总结、收获体会文章,作小组交流发言稿。4、考,此系列活动将作为期末考试的选题之一。三、实施步骤与时间节点1、第一周(2.21-2.25):宣讲动员、布置安排。2、第二—五周(2.28-3.25):结合课本第1-4章教学内容,上学院网站观看专题片《走近毛泽东》、《邓小平》,完成小论文,3.25前提交。教师批阅并记分。3、第六—十五周(3.28-6.3):结合课本第5-15章教学内容,上学院网站观看专题片《国情备忘录》、《复兴之路》,写出讲演稿。此间,每周随堂选4-7人逐一上台演讲,最终完成全部学生演讲。教师当堂逐一评价并记分。4、第十六—十八周(6.6-6.24):学生完成活动收获体会文章,分小组交流并作记录。教师根据记录评分(第十六—第十七周)。活动总结讲评,并汇总考核成绩(第十八周)。5、第十九周(6.27-7.1):期末考试,活动信息将在试卷中体现一题。四、要求1、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活动。2、系列活动中的看、写、说、评、考各环节,均考评计分,计入学期总成绩。3、“看”的环节,不集中组织,望各位同学自主上网观看,并作适当记录,自定选题。4、活动全程任务,按确定的时间节点推进,迟做迟交者将适当扣分,不参加者记0分。五、考核本学期实践教学考核总成绩为满分30分:1、小论文,满分记10分。2、讲演稿,满分记5分。3、讲演,满分记10分。4、小组交流发言及记录,满分记5分。牟定县马厂中学2010年9月马厂中学“五个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校园活动新学期新开始,为推动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校园学生素质教育当中,学校以“五个一”组织开展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成才。一是每月一期专题讲座。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各个班级安排充足课时专题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相关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让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核心、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都能够耳熟能详,进而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每个月读一本好书。以学校精选推荐或由家长和学生自行选择的方式,选择适合学生阅读或学生感兴趣的书籍,由家长督促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并在家长指导下每月写出300字以内根据年级年龄段而定的读后感,且由家长签名后交到学校,学校每月将评出上月的优秀读后感并进行表彰。三是每月一次生命感恩教育家长学生专题讨论会。针对当前不断出现的一些校园刑事案件、一些学生自杀事件等现象,针对当前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和不珍惜生命等社会问题,以班为单位,分期分批的用一些或一个事件来开展家长学生讨论会,增进家长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感恩生命、珍视亲情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四是每天讲一句文明礼貌用语。要求学生每天讲一句文明礼貌用语,懂得什么是文明。并由每班同学监督,对不用文明礼貌用语者点名提醒,且记在记录本,每周由老师在小结会上进行汇总点评;进而培养学生从小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文明观念习惯。五是每周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求每个家长为学生准备一小本“家务劳动记录本”,由学生对自己所做的家务进行简单的描述登记,家长每月签名认可,班主任每月检查,以培养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体贴父母的回馈感情。马厂中学“学会感恩、尊敬师长”主题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学会感恩、尊敬师长二、活动时间:2011年5月20日—9月30日三、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学校中层领导班主任四、指导思想与宗旨1、指导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遵循学校德育贴近同学们、贴近生活的原则,通过让同学们关注、反省自己的现实生活,培养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他人、感激社会的情感,进而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断进取、奉献的精神。2.感恩教育的宗旨本次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旨在针对同学们中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不知感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又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现象,通过多层面的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使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培养同学们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意识,引导同学们养成热爱科学的求知精神和感恩心态,唤醒同学们的感恩意识,使同学们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增强同学们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五、活动内容:1、教育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学生体惜父母的辛劳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苦心愿,让学生体会做人的艰辛,处世的艰难,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从而唤起为父母争气,为家庭争光的报恩良知,自觉主动地愿意读书。2、教育学生感激师恩,让学生崇敬师道、崇尚师德,理解老师平日严格管教学生的良苦用心,真正体会师恩如母乳的道理,从而理正师生关系,浓厚师生感情,消除对立情绪,尊重老师,听老师的话。一般情况下问题学生大多与老师关系不协调,心态不正常,他们误解、抵触教师,甚至憎恶教师,不把教师放在眼里。教师威信不树立,师生关系不融洽,教书育人是无法实现的。3、教育学生感激学校,珍惜学习时光,培养学生大家庭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宽容,懂得与人为善,与人亲近,爱护公物,自觉和谐人际关系,善待同学,珍惜友情。4、教育学生感谢党和政府。整个活动过程力求以情感为主线,以“感恩”为主题,以教化学生尊亲情、敬师恩、重友情、爱学校、爱国家为目的。六、活动形式:1、召开班主任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学会感恩”主题活动的相关事宜。2、召开两次“学会感恩”主题班会;3、出版歌颂父爱、母爱、师恩、友情的主题墙报,通过校园广播开设“感恩”主题专栏,以渲染校园的“感恩”气息;4、分批组织“爱心社”成员到清泉镇敬老院献爱心。5、开展“学会感恩”征文比赛;6、开展“学会感恩”演讲比赛;八、活动要求与计分办法(纳入创先争优活动评比):1、主题班会:要求开展两次(本学期第十三周、下学期第三周)。各班要提前做好准备,选择好素材。第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第二次以感恩国家、学校、老师、同学为主题。领导小组巡视听课检查,能按要求完成的计7分,有开展但只是马虎应付的计3分,没有开展的计0分。2、墙报:由活动领导小组(班主任除外)评分,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计分分别为5、4、3分。未按时完成计0分。3、征文比赛:每人写一篇“学会感恩”的文章,全部上交到学生科统计后转交各班语文老师批改,上交率100%计6分,90—99%计5分,80—89%计4分,70—79%计3分,60—69%计2分,50—59%计1分,50%以下计0分。然后每班选送两篇(限两篇)以电子文档形式上交到文学社,由文学社组织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评比,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6篇,获奖计分分别为3、2、1分。4、演讲比赛:各班选出1名选手,进行“学会感恩”演讲。由团委、学生科组织。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计分分别为5、4、3分。5、活动结束后,根据各班活动总得分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计分分别为7、5、3分。九、活动时间表:时间主要工作完成部门(5.20-5.23)(5.24-5.30)召开班主任专题会议。各班召开“学会感恩”主题班会(1)学生科各班级(6.1-6.8)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开设“学会感恩”主题专栏出版“学会感恩”墙报团支部广播室(6.9-6.15)安排第一批“爱心社”成员到敬老院献爱心团支部爱心社(6.16-6.22)“学会感恩”演讲比赛团支部学生科(6.23-6.29)组织第二批“爱心社”成员到敬老院献爱心团支部爱心社(6.30-7.5)(9.1-9.7)各班召开“学会感恩”主题班会(2)各班级(9.8-9.15)“学会感恩”征文比赛团支部、学生会(9.16-9.23)组织第三批“爱心社”成员到敬老院献爱心团支部爱心社(9.24-9.30)评比、奖励马厂中学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日马厂中学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活动方案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结合我校
本文标题:马厂中学理想信念教育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2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