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马钢3号竖炉的优化设计及配套系统改造
马钢3号竖炉的优化设计及配套系统改造上传于:1970-01-0108:00:00作者:base来源:张宗华解珍健王富生节永烈浏览:0次评论:0条摘要介绍了马钢一烧3号(10m2)竖炉大修扩容的改造情况及取得的效果。改造后,单炉生产能力由45万t/a提高到100万t/a,球团矿质量达到了高炉炼铁的要求,较好地满足了高炉生产的需要。关键词竖炉改造效果1前言马钢一烧有三条球团竖炉生产线,2006年球团矿产量达到202万t,大部分供给二铁总厂2500m3高炉使用,高炉冶炼效果良好。随着公司新区建成投产,球团矿需求量大增,即使考虑新建200万t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线投产后的球团矿产量,高炉球团矿配比仍不足20%。鉴于这一情况,我厂决定对3号(10m2)竖炉进行扩容改造。3号竖炉建于2004年,设计能力为45万t/a。此次扩容改造是在竖炉大修的基础上将其扩容至16.2m2,主要项目包括:竖炉本体钢结构及炉衬扩容、提高、更换;更换相应的烘干床、燃烧室、导风墙和水梁;布料车提高1.5m及Q-3、S-10皮带机、操作室相应提高;齿辊卸料机由原8根齿辊改为10根;新建.D1400冷却风机、风机房和冷却风管道;电除尘器扩容到90m2,电除尘风机、除尘风管、烟囱相应建设或更换;配套的电气、计器、控制系统改造及完善;烘干、润磨、造球、成品系统配套和检修等。3号竖炉的扩容改造于2007年11月进行,包括停炉及烘窑时间在内,共用了15天。改造后,单炉实际生产能力由原来的45万t/a提高到100万t/a,两座10m2竖炉和一座16.2m2竖炉2008年预计产量将达到240万t。2竖炉本体优化设计结合我厂过去在竖炉扩容改造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内大型球团竖炉的生产经验,3号竖炉改造在充分利用原有钢结构的基础上,对炉型进行了优化设计。2.1竖炉本体改造为了保证燃烧室废气能够穿透球层,竖炉宽度原则上不做大的增加。根据国内的成功生产经验和我厂三座竖炉的生产情况,宽度定为2500mm。焙烧面积的扩大主要靠增加长度方向的尺寸,在保持齿辊间距、辊径、长度不变的基础上,齿辊数量由现有的8根增至10根,使长度方向增加25%。宽度方向改造主要是将竖炉混气室挡墙向东西两侧各移114mm,使混气室宽度由514mm减至400mm,焙烧带宽度相应增加114mm。改造后,竖炉有效焙烧面积由10m2增加到16.2m2。2.2烘干床改造烘干床角度保持108°不变,长、宽分别增加l446mm、761mm,烘干床面积由17.04m2增加到32.3m2;同时,对篦条进行优化设计,改变原来百叶窗式篦条的空隙、角度及宽度,使通风面积由原来的6.94m2提高到8.31m2。改造后,烘干床干燥效果得到改善,促进了球团矿产量提高。2.3燃烧室及烧嘴改造鉴于竖炉平台不便于燃烧室直径增大,故此次改造保持燃烧室直径不变,将南北方向长度各增加1500mm,使竖炉有效焙烧面积由15.34m2增大到26.84m2。原燃烧室烧嘴为漩涡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产量对热能的需求,为了增加煤气和助燃风流量,减少烧嘴堵污,此次改造将漩涡式烧嘴改为FH8000直流式高炉煤气燃烧器;同时对烧嘴上方的煤气管道进行改造,将煤气支管直径由Ø250增大到Ø350,使燃烧室废气量供给能力由16000m3/h提高到22000m3/h以上。2.4导风墙及水梁鉴于导风墙水梁故障率较高,此次改造将大水梁钢管由5根增至10根,采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宽度由764mm增加到1000mm;为了增加冷却风通过面积,减小冷却风速度,导风墙砖厚减少3mm,宽度由760mm增加到1000mm,其内孔长度由424mm增加到466mm,孔内通风面积相应由1.76m2增加到3.64m2。3配套系统改造3.1冷却风系统原3号竖炉配备有D700助燃风机和D850冷却风机各一台,竖炉改造前随着产能的不断提高,冷却风量已感到明显不足,成为生球干燥和产量提高的制约因素。改造后冷却风机采用D1400,同时将冷却风管直径由Ø820加大到Ø1020,原3#D850冷却风机通过管网改造后作为助燃、冷却风机的备用风机,见表1。3.2电除尘系统3.2.1电除尘本体扩容由于竖炉扩容后废气量约增加7万m3/h(工况),电除尘处理能力需要提高。为此,对原有65m2电除尘器进行了扩容。保持电除尘原有宽度7.36m不变,在不改变原有基础的前提下,对电除尘器本体的长高比进行了重新确定。改造前长高比为13.8/8.81=1.59,现改为13.8/(8.812.75)=1.2(电除尘合理的长高比为1~1.5),高度增加了2.75m,电除尘有效面积扩大20.24m2,改造后总有效面积为90m2。改造前电场风速为0.943/s,改造后为0.947m/s,基本保持不变,但处理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此外,还更换了所有阴、阳极系统,改造了进、出口烟箱及阴极振打系统。其它如:灰斗、电气系统、排灰系统及现有壳体等则利旧。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电场烟气流速,为竖炉扩容,增大烟气处理能力提供了条件。投产后除尘效率大于99%,出口浓度小于150mg/m3。3.2.2除尘风机、风管改造竖炉扩容后,风机能力不足,需要重新选型和改造。按照工况处理风量290000m3/h的要求,改造后风机型号为:Y4—73—11№22D,压头3952Pa,风量319000m3/h,配用电机JSQ158—6,550kW。风管在原有支架上进行布置,直径由1800mm增至2200mm,并对所有弯头进行耐磨处理,内贴刚玉陶瓷衬板,以减轻粉尘对管道的磨损。3.3烘干混匀系统改造我厂三座10m2竖炉配备Ø3m×25m、Ø3m×20m两台烘干筒,处理能力分别为150t/h和170t/h。3号竖炉扩容改造后,针对1#烘干筒运输能力偏小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选用优质轴承,提高托轮运行可靠性,适当减少扬料板,以减轻设备荷载;而对于2#烘干筒干燥效果不佳的问题,采取将烧嘴由114000改为H5000,增加了助燃风和煤气流量,使2#烘干筒长期正常过料达到200t/h,保证了烘干效果。3.4润磨系统三座10m2竖炉生产时,我厂理想的磨料比为60%,竖炉产能提高后,润磨系统若维持现状,其磨料量只能达到40%,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此,我们对磨机篦板进行了改型,将两端孔间隙由原来的45、30减小到40、25,孔数由原来6孔增加到7孔,增加了开孔率,减少了小钢球堵塞磨机篦板的现象,保证了磨料比在3号炉改造后达到60%以上。3.5混合料矿槽改造原有混合料矿槽存料量太少,只能维持3号炉生产10~15min。此次改造将矿槽上沿加高1m,使每个混合料矿槽容积扩大15m3,提高了存料量,有利于生产稳定。3.6造球系统3号竖炉扩容改造后,球团矿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每小时需要生球量为70t,而3号竖炉对应的2台Ø6000造球机设计能力为56t/h,实际生产能力只有50t/h。为此,我们进行了提高造球机生产能力的摸索试验,以寻求将单机产量提高到70t/h的最佳运行参数,并根据试验结果对造球盘转数、倾角、边高等进行了调整,见表2。3.7生球筛分系统随着竖炉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人炉生球量不断提高,其中的大块和粉末含量也大幅增加,而与其配套的生球筛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了解决大块在竖炉焙烧过程中容易产生粉末,使竖炉透气性变差影响炉况这一难题,我们在3号竖炉生产线上采用了生球大块和粉末筛分工艺流程。新增的上道筛间隙为25mm,主要筛出大球和大块,然后通过500宽皮带送入润磨破碎后返回重新造球;下道筛由30根辊子组成,筛宽由原来的1020mm增加到:1320mm,辊间距由7mm调整为8mm,有效筛分面积提高了47.9%。双道生球筛分工艺的应用,使生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筛分后粉末、大块大幅度减少,竖炉透气性得到改善。3.8成品系统原3#链板机运输能力为80t/h,不能满足竖炉扩容后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利用原链板机基础的前提下,将链斗宽度由800mm增加到1000mm,高度保持不变,使运输能力达到了140t/h以上。由于施工工期和投资费用的原因,本次改造未涉及成品矿槽,为了适应扩容后的生产需要,尽可能减轻矿槽工的劳动强度,我们在成品系统增设了监控设备,使矿槽操作工能在室内工控机上操作,并根据各矿槽的料位,自动选择向那个矿槽打料,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4改造后的生产情况及效果3号竖炉扩容改造工程于2007年11月23日完工,投料生产后第3天就实现了达产达效,球团矿产能提高了40%左右。为了获得强度高、还原性好的球团矿,同时在高产条件下尽量减少湿球人炉,确保炉况稳定顺行,我们在生产操作方面重点抓了生球质量和竖炉工操作。为了提高炉内透气性,我们将生球粒度由原来的10~16mm调整为12。18mm,落下次数要求大于5次,上料量保持均衡稳定,小时上料量波动≤5t/h。针对不同原料和生产条件,还制订了不同的竖炉焙烧热工制度。一是根据巴西矿配比加大和产量提高的情况,适当提高燃烧室温度和废气量,为球团焙烧提供足够的热量;二是尽量增加空煤比,使炉内保持强氧化性气氛,降低FeO含量;三是尽量增加冷却风量,提高烘干床温度和生球干燥速度,杜绝湿球人炉,正常生产时要求烘干床上1/3以上为干球,以减少粉末,改善炉内透气性,提高球团矿产质量。3号炉操作参数列于表3。从投产后半个月的生产情况来看,球团质量指标比改造前略有下降,但仍能满足公司2500m3高炉的要求(抗压强度≥2500N/个,转鼓指数≥88%,筛分指数≤3%,1000N/个比例≤3%),见表4。按照改造后3号炉每天提高产量600t计算,扣除大中修(年作业350天),一年可提高球团矿产量30万t,使单炉生产能力达到100万t/a,进入了全国大型竖炉行列。每吨球团矿降低成本60元,年降本1800万元,一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费用。5结语马钢一烧通过对3号10m2竖炉及配套设备进行改造,使球团矿产能和产量大大提高,预计2008年3座竖炉将生产合格球团矿240万t。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1)针对3号炉改造后质量指标略有下降的问题,需重点进行攻关,以提高球团矿质量。2)我厂带式冷却机外排废气温度在300℃左右,可利用其余热(通过空气换热器)来提高助燃风温度至100℃,以减少煤气消耗。3)3号炉投产后,生球需要量远高于现有造球盘的设计能力,拟利用3号竖炉造球机现有的厂房结构和上料运输皮带系统,新建一个混合料矿槽和一台直径为5.5m左右的造球机,使3号炉对应三台造球机,造球能力扩大到140t/h,确保生球质量稳定、设备运行可靠。
本文标题:马钢3号竖炉的优化设计及配套系统改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3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