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2.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ABCD3.一部当红网络小说中这样写道:“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4.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他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C.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D.罗马法可以管理社会,稳固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5.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③议员政治权利受到法律保护④“威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6.有人说,德国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B、“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皇帝有权任命帝国宰相”7.假设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竟然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最主要体现在A.以反封建斗争为目标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C.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D.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9.关于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上胜利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标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0.“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伴随着一声响亮呐喊,《共产党宣言》发表了。这标志着A.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第一个工人政权出现D.国际工人运动达到高潮11.巴黎公社最终失败的根源在于A.放弃暴力斗争原则B.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C.敌强我弱,力量悬殊D.没有掌握革命的武装1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一战激化俄国各种矛盾,推进革命的发生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条件13.之所以说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是因为:①由无产阶级领导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③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④体现了社会的公正和平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4.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5.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16.我国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大不同是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B.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后者实行资本主义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17.“文革”造成了严重后果,人民无法安居乐业,国家建设遭到严重损失。在中国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A.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18.下图反映的是毛泽东主席的一次出国访问,它体现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至今仍富有极强生命力的外交原则和方针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不结盟”政策③“求同存异”方针④“一国两制”方针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③20.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建立APEC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图为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时与斯大林在一起作组织21.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按时间排序主要有:(1)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3)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中日签署建交的联合声明A.(2)(1)(3)B.(3)(2)(4)C.(1)(4)(2)D.(1)(2)(4)2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两个德国的形成23.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的主要的力量中心有:(1)美国(2)欧洲共同体(3)日本(4)俄罗斯(5)中国A.(1)(3)(4)(5)B.(2)(3)(4)(5)C.(1)(2)(4)D.(1)(2)(3)(5)24.2010年4月30日,“世博会”在上海开幕,共228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包括尚未与中国建交的21个国家。这表明.①世界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②和平发展问题成为世界主题③中国外交政策获得世界各国一致认同④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已建立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③④2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已得到了西方支持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完全的遏制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26.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27.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这位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元D.明清28.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江宁织造局生产的手工业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为缴纳赋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入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29.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看到贩卖五彩瓷和珐琅彩的店铺B.城市中出现徽商等大商帮C.在开封城中有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D.在四川地区可以使用纸币30.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B.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C.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D.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20分,第32小题20分,共40分。)31、(20分)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材料二: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材料三: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材料四: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请回答:(1)根据所学内容,简述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发展的过程。(3分)与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相比,近代英法的民主政治有什么明显不同?(2分)(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在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思路方面,美国和中国有何相似之处?建国初我国建立了哪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8分)(3)列宁所说的这种“不同的办法”是指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新生政权和促进社会发展?(3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4分)32、(20分)浅浅的台湾海峡,是国之大殇,乡之深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他追随孙中山先生,一生爱国,风范长存。他晚年羁留台湾,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曾动情地诵读了这首哀歌,称其为“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材料三:“历史应该是一面镜子,而不是一条绳子。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做为,看到前人的教训,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绳子是一种纠缠,让过去的冤孽影响到现代人理性的思考,两岸的历史和未来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包括在座的所有的台湾和大陆的同胞们跟相关的政治人物能有更大的智慧,让中国人共同处理自己中国人的问题。”——宋楚瑜清华演讲节选材料四: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在一年之内陈江三次会谈签署了9项协议。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游,从当初的每天数百人,激增至现在的每天三四千人,促进台湾经济的回复与发展,受到台湾绝大数人民的欢迎与支持。请回答:(1)材料一诗中的“割台湾”是指什么事?(2分)此后台湾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2分)(2)材料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意愿?(2分)目前影响最终消除诗人离愁和痛苦的因素有哪些?(4分)(3)根据材料四中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提出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这一方针的含义是什么?(4分)这一方针在我国已有什么成功的实践范例?(2分)(4)材料四的文字说明了什么?(4分)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卷纸第Ⅰ卷(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31、32、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历史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BDDDDC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CCACCC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ABDBDCD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
本文标题: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4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