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测试第12课
一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肇.()缅.怀()毅.力()彷.徨()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1)瞭()(2)儒()缭()孺()[来源:学科网ZXXK]燎()懦()(3)悟()(4)徨()捂()煌()晤()惶()3.填上适当的词语,将下面的四字短语补充完整。手旁观不知所一风顺4.“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这“四书”指的是《》《》《》《》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致知“一词的含义是:。·阅读感悟·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来源:学|科|网Z|X|X|K]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6.第1自然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来源:学_科_网Z_X_X_K]7.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8.第5自然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社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9.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意义是什么?10.作者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拓展探究·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王松石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但要打破常规造型,强调求异思维,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学生绞尽脑汁,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运载工具,可总摆脱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状和结构,唯独有一位学生构思奇特,他设计的作品像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样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上“爬行”。这件作品在所有参赛作品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虽然这一设计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评委都给他亮了最高分。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实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到了异常突出的地位。因为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来源:学_科_网Z_X_X_K]那么,怎样培养创造力呢?科学巨匠牛顿说,他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可以理解为无数前人所创造的知识的化身。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学文科的学生应懂一些理科知识,学理科的学生也应涉猎文学艺术。法国化学家利希腾贝格说过:“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应该成为当代有志中学生共同的追求。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但我们对某一事物的传统意义知之太多,又会阻碍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形成智力屏障,导致创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勤奋刻苦,但终其一生,有积累而无创造,为知识所累,为知识所困。同学们要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为思路的开拓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识能灵活地聚合、置换、跳跃、碰撞,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善于捕捉热线,随时记录灵感。“热线”就是酝酿成熟了的想法和思路,一旦有“热线”闪烁就要抓住不放,深入挖掘。当然也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一闪之念”,对于那些突然闯入脑际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要随时摘记,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发创造。化学家诺贝尔就是受到笔记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的启发,成功地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自己准备一本思想记录本,当新的思想、新的灵感在头脑中闪现的时候,及时把它记下来,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出众的创造才能就能逐渐培养出来。1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1)开拓.()(2)碰撞.()(3)迸.发()(4)闪烁.()12.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3.为什么说“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14.如何理解“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15.文中第6自然段举诺贝尔的事例说明什么道理?16.结合实际,试举一例来谈谈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性。·综合实践·17.学习了格物致知,我们是不是该对语文学习方法有所思考呢?如何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呢?请谈谈你的看法。[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一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略。2.略。3.袖手旁观不知所措一帆风顺4.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来源:学科网]5.推究事物的道理获得知识6.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通过消极的观察,而是要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竹子的生长过程和进行科学的观察。7.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8.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属于举例论证。9.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来源:学&科&网Z&X&X&K]10.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袖手旁观,而是进行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来源:学#科#网]11.(1)(2)(3)(4)12.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13.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14.不被知识束缚,在头脑中留有创造的空间。15.善于记录灵感,才有利于激发创造。[来源:学科网]16.略。17.略。
本文标题: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测试第12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5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