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辽宁省大石桥市一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辽宁省大石桥市一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的表格里。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我国的人类社会历史可以追溯到()A.三四百万年前B.二三百万年前C.一百七十万年前D.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2.下列远古人类遗址,哪一个不是黄河流域的?()A.元谋人B.北京人C.陕西蓝田人D.山顶洞人3.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4.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日常吃的主食最有可能是()A.水稻B.粟C.小麦D.玉米5.对华夏族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是()A.尧和舜B.舜和禹C.黄帝和炎帝D.黄帝和禹6.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的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他是()A.黄帝B.尧C.舜D.禹7.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8.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得益于商王盘庚迁都,他迁都到()A.阳城B.亳C.殷D.镐京9.使西周产生众多诸侯的制度是()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10.青铜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历史悠久,其光辉灿烂的历史在()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C.商朝D.西周1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12.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A.晋国B.齐国C.东周D.楚国1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14.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的()A.老子的学说B.孔子的学说C.墨子的学说D.孙子的学说15.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推行儒学教育C.破格录用人才D.窒息学术空气16.西汉的大一统出现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17.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2模农民起义的是()A.陈胜吴广B.韩信C.刘邦D.项羽18.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19.发明水排的是()A.杜诗B.张衡C.王景D.郦道元20.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是在()。A.公元前119年B.公元119年C.公元前1世纪中期D.公元1世纪中期二、识图读图题(10分)21.阅读下面三幅图片后,回答问题:(1)图一、图二、图三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3分)(2)指出图一中的人物创立什么学派?(1分)其思想是什么?(1分)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成一本什么书?(1分)(3)图二中的人物属于哪个学派?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当中?(2分)(4)图三中的人物属于哪个学派?他的主张是什么?(2分)三、材料解析题(10分)22.阅读记载某皇帝功过的四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铜方升铭文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材料三见下图图一图二图三3材料四:“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1)材料中的“皇帝”是指谁?材料一、二表明该皇帝创建了什么制度?(3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4分)(3)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又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4)依据材料分别概述该皇帝的功、过。(3分)四、读史有感题(10分)23.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材料二: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但也椎动了社会向前进步。—一选自《图说天下春秋·战国》材料三如右图(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从此以后,哪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3分)(2)根据材料二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四次战役。(4分)(3)材料三中是哪位皇帝把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1分)昭君出塞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4七年历史参考答案AADBCDACCCAADBBDACAB二、(1)孔子,老子,韩非(2)儒家,“仁”的学说,《论语》。(3)道家,《道德经》(4)法家,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三、(1)秦始皇,中央集权制,郡县制。(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作用:对我国以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3)焚书坑儒;百家争鸣。(4)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等;过:焚书坑儒等。四、(1)逐鹿之战,炎帝部落和皇帝部落,秦朝。(2)城濮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3)汉元帝,促使了汉凶之间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凶之间的文化交流。
本文标题:辽宁省大石桥市一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6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