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一地理上册第六章单元测试
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单元检测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988年,美国《时代》周刊的新闻“人物”被评为“处于危险中的地球”,因为“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比这个由石头、土壤、水、空气组成的人类共同居所更令人深思、更被突出报道了”。下列是以上材料所揭示的含义,你认为合理的是()A.《时代》周刊之所以选择我们的地球作为新闻“人物”,主要是因为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对于人类十分重要性B.《时代》周刊之所以选择我们的地球作为新闻“人物”,有哗众取宠之嫌C.《时代》周刊对于地球的态度凸现出了其对地球未来的担心和期待D.虽然环境问题几乎是被人提的最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仍然美好地活着,这说明地球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鉴于此,我们对于地球未来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2、关于全球变暖的说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全球变暖完全是因为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而引起的B.全球变暖完全是一种地球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变化,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C.全球变暖与臭氧层的破坏有直接的关系D.尽管有关全球变暖的真正原因我们还不明了,但是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显然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读下图回答3~4题。3、你认为图中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大体上呈现出了怎样的关系()A.正比例B.反比例C.正相关D.负相关4、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量大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增加原因的说法你认为主要的是()A.全球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造成的B.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C.石油价格的上扬,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燃烧值低的煤炭所致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5、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B.拉尼娜现象频发C.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6、下列各选项你认为不属于环境问题的是()A.撒哈拉沙漠地区沙漠不断南侵B.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C.大气污染D.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森林遭受到大规模的砍伐7、你认为被誉为“生态环境保护伞”的是()A.电离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8、你认为酸雨的酸性是多少()A.pH小于5.6B.pH小于6.5C.pH大于5.6D.pH大于6.59、到目前为止人类仍然没有找到相应替代品的资源是()A.石油B.煤炭C.淡水D.钢铁10、下列关于世界环境保护的说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不突出B.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不突出D.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国家力所能及的,需要国际间的协作11、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A.工业排放的“三废”B.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C.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D.生活废水、废气和固体垃圾12、以下国家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加拿大B.日本C.尼泊尔D.老挝13、某建筑工地昼夜不停地打夯,搅拌混凝土,散装的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到处乱扔乱放,你认为这样有可能对周围的居民造成怎样的环境影响()A.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B.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C.有毒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D.有毒气体、有毒废水、噪声污染14、“尽管人类还不能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是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萌芽。”以上观点诞生于我们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什么阶段()A.史前文明阶段B.农业文明阶段C.工业文明阶段D.当代科技文明阶段15、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自然资源种类少、数量也少③环境危机日益加剧④环境污染正在减小⑤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⑥资源利用率高,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较为发达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⑤16、“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利用本国的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你认为这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什么原则()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长期性原则17、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A.无机农业B.石油农业C.生态农业D.传统农业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18、目前,上海市正在加快开发浦东,你认为这属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中的什么措施()A.分散大城市职能B.建立新区C.建设卫星城D.城市的功能分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初步估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几年以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以上相关材料回答19~20题。19、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后产生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径流量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地减少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D.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20、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是()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B.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C.即将建设的青藏铁路不应穿过此地,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40分)21、(20分)下图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结合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分别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于人类造成的威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类必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才可做到既能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又能__________________;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你认为主要有哪些?(4分)(3)你认为我们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特点各是什么?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你认为该怎样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6分)22、(12分)阅读下面相关的材料并回答以下各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30%~40%,而目前只有10%,1998年,仅雅砻江沿岸就有3000多公顷原始森林被砍光。材料二: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加之围湖造田,使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减少了33.3%,因此,近几年来长江水患频发。材料三:长江流域现有4亿多人,就连泄洪区也住满了人,且发展了相当规模的经济。(1)长江上游的森林对长江流域所起的重要作用你认为主要有哪一些?并请阐明乱砍森林造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一些?(3分)(2)你认为长江流域的湖泊对长江干流主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并请对现状作简单的评价。(3分)(3)根据以上相关的材料,请判断当地的人口发展与流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呈现出了怎样的关系?1998年百年一遇的洪水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4)请根据以上相关的材料和你的知识积累,简要地阐明在长江流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请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简要地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可操作性规划。(3分)23、(8分)读“清洁生产产品周期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问题。清洁生产产品周期示意图(1)参考“清洁生产产品周期示意图”并根据你对工业的理解,请分析传统工业生产与清洁工业生产过程和生产目的的主要差别是什么?(2分)(2)在清洁生产产品周期的各个环节中,对环境影响最大且公众可以普遍参与的是什么?为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我们提倡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2分)(3)你认为在我国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困难体现在什么方面?(4分)答案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1、答案:C2、答案:D3、答案:C4、答案:D5、答案:D6、答案:B7、答案:C8、答案:A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D16、答案:A17、答案:C18、答案:C19、答案:D20、答案:B21、答案:(1)人口急剧膨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枯竭的速度日益加快人口的急剧膨胀给环境的承载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的(2)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①严格控制人口的总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搞好国土整治工作。(例如,城市的环境问题,大多是因为城市规划上的不合理造成的,污染性的企业布局不合理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城市道路的不合理会带来严重的交通问(3)我国人口: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年龄结构不够合理;③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够合理;④经过30多年的“家庭计划生育”措施,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减慢。资源:①资源总量大,但人均数量少;②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③资源结构不够理想,资源质量相差悬殊。环境:限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日益严重,再加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对环境的承载能力的压力日益明显,再加上我国国土整治的工作正处于初级阶段,人口素质较为低下,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国目前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有失去平衡的危险。继续严格控制我国人口的增长,积极寻找资源替代品,大力发展核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规划国土的开发与利用,深化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制约力。(答案仅供参考)22、答案:(1)作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危害:使得在雨季大量的泥沙进入长江干支流,带来严重的干支流和湖泊泥沙淤积严重,从而容易引起严重的水患灾害。(2)作用:主要是起到了重要的调蓄作用。现状评价:通过1998年特大洪水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发现,因为当地人民大面积“围湖造田”和在湖区大量违规建“垸”,人为减少了湖泊的有效面积,直接导致了洪水量得不到必要的缓解;对于此类事件,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教育和阻止当地人民人为减少湖泊有效面积的做法,另一方面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同时继续加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以满足人口增加对粮食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关系: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长江上游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本来环境容量较低的上游地区造成的极大的压力,这些地区出于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大量砍伐森林,结果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启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4)必要性:由第(3)题的相关答案,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①长江上游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起到较大的生态制约性;②本地区因为坡度较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其生态系
本文标题:高一地理上册第六章单元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8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