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一必修2第2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试题
高中历史自测题(总分:95.0分)一单项选择题:(总分:61.0)1.(2.0)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主要是因为[]A.牛耕的广泛推广B.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C.曲辕犁的发明D.耕作方式的科学性2.(2.0)史学界普遍认为:到南宋时期,南方正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主要是因为[]A.南宋的都城在南方B.南方是农业区,北方成为畜牧区C.南方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产区D.工商业城市、都会主要集中在南方3.(2.0)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4.(2.0)明清时期我国提高农业亩产量的方式不包括[]A.一年多熟的耕作方式B.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品种C.扩大土地开垦面积D.革新生产工具以提高劳动生产率5.(2.0)(2006山东曲阜师大附中期终考试)《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对这段引文理解正确的是[]A.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B.总结了我国6世纪前南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C.含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D.反映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状况6.(2.0)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主要是因为[]A.牛耕的广泛推广B.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C.曲辕犁的发明D.耕作方式的科学性7.(2.0)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8.(2.0)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A.春秋战国B.西汉末年C.三国两晋D.隋唐时期9.(2.0)北宋时,中国的对外贸易范围涉及[]①东南亚②南亚③阿拉伯④非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0.(2.0)司马迁所说的山东、山西经济区,其地理范围主要是指[]A.今山东省和山西省B.黄河流域C.江淮地区D.华北地区11.(2.0)下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城市经济繁荣的现象,其中在唐朝尚未存在的是[]①一些家用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投入市场,成为交换的商品②商业区不再局限在“市”里,城街中店铺林立③出现了纸质的流通货币④都城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民族,在市场上进行广泛贸易活动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2.0)曹操在许昌屯田大获成功,其有利的客观前提条件是[]①长期战乱出现大片无主荒田②总结了两汉边疆屯田的经验③东汉末年以来流民问题日益严重④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13.(2.0)明朝中后期体现新的社会发展趋向的历史现象是[]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②苏州机工罢工,要求加银③“苏城……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③ABCD下一题14.(2.0)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C.更名天下田为王田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ABCD下一题15.(2.0)唐后期,扬州超过长安、洛阳,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最主要原因是[]A.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B.扬州成为南北交通要冲C.扬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D.经济重心南移ABCD下一题16.(3.0)(郑州)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A.货币由混乱走向统一B.开始建立邮驿传递制度C.商业城市都是政治中心D.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ABCD下一题17.(2.0)“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种生产关系最早出现在[]A.黄河流域B.山东地区C.江南地区D.四川地区ABCD下一题18.(2.0)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灌溉农业的一大进步B.法律上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C.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D.确立了以小块土地为特征的小农经济ABCD下一题19.(2.0)(2006山东曲阜师大附中期终考试)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运用C.桔槔的使用D.筒车的使用ABCD下一题20.(2.0)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纺织业表述不正确的是[]A.元朝以后至清朝前期,松江始终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B.南宋以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麻布C.清中期会织“金宝地”新品种D.明中期以后,丝织业使用花楼机ABCD下一题21.(2.0)《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春秋时期牛耕出现B.战国时期牛耕推广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ABCD下一题22.(2.0)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使B.总税务司C.澎湖巡检司D.理藩院ABCD下一题23.(2.0)(2007山东泰安模拟,19)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及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思想继续盛行[]①反映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②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③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ABCD下一题24.(2.0)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自然经济解体D.商品经济相对发达ABCD下一题25.(2.0)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A.春秋战国B.西汉末年C.三国两晋D.隋唐时期ABCD下一题26.(2.0)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机户、机工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壮大,整个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D.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ABCD下一题27.(2.0)能够反映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A.农民广泛使用铁制工具B.出现初步繁荣的封建城市C.逃亡者“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D.出现了郡、县ABCD下一题28.(2.0)(2006山东曲阜师大附中期终考试)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运用C.桔槔的使用D.筒车的使用ABCD下一题29.(2.0)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器时代”应包括[]A.夏、商B.商、周C.西周、春秋、战国D.夏、商、周ABCD下一题30.(2.0)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基本特征是[]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②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行业多、分工细,长期占统治地位③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④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ABCD下一题二填空题:(总分:28.0)1.(6.0)商朝人善经商,故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________”。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贝和________等。商周时期,商业由________控制。2.(5.0)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________和______,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________区域。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出现了《______》和《_______》等著名的农学著作。3.(6.0)________代,烧制出原始瓷器;________瓷器生产技术进入成熟阶段;_______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________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名窑涌现;_________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器;________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4.(4.0)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________进一步扩大,分工更细,________更多,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________和________增多。5.(7.0)秦始皇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西汉________周流天下,中外贸易发展,都城长安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成都等成为商业中心。三材料简答题:(总分:6.0)明清时期,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有哪些表现?
本文标题:高一必修2第2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9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