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想执教:漳平实验小学陈玉燕指导:卢范坤程永丽这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童年生活”为主题的第三篇课文。它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细腻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强化的是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读自悟,鼓励学生在前面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中,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在略读课文如何放手让学生去学?怎样“先学后教”?如何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导向?这是我们设计这课时所着重思考的问题。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立了“抓住重点词句自主读书,自主感悟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主要学习目标。这几年我们通过子课题——《自读自悟的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五年级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那么,如何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细读深悟呢?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思想:教师主要在导思、导学、导疑上下工夫,以引导学生能自主应用在前面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抓重点词句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为主要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我们子课题早先确立的《自读自悟的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着力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面的“学习提示”提炼出中心问题导思、导学,在课前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抓重点词句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自主读书、自主感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作者在祖父园中快乐自由的情感,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在学生自行解决了中心问题后,引导学生深入质疑,即“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为什么能这么自由快乐?”继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领悟到这份自由和快乐源于祖父的爱和宽容,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最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阅读收获,并拓展延伸,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语文能力。基于上述的设计思路,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程序: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二、细读品味,感悟心情;三、研读深思,领悟中心;四、猜测内容,阅读延伸。陈玉燕研讨课教学案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及相关生字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作者的自由与快乐,感悟祖父的慈爱和宽容。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运用反复的手法),仿写片段。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在园子里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心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一)检查生字词(二)交流主要内容(三)明确学习要求指名读词,正音指名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1.引出阅读提示的问题,引导提炼出中心问题。2.出示中心问题:读词,互相正音概述主要内容读“阅读提示”,找出问题,明确学习要求。依据预习,交流感扫清字词障碍,积累词语,理解词义。促进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目标引领,明确学习要求,让学生学得有的放矢。整体感知,体会作者二、细读品味,感悟心情(一)自学感悟——自由快乐之心(二)交流感悟——自由快乐之事(三)交流感悟——自由快乐之物“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1.出示问题:从哪儿感受到作者快乐自由的心情?2.引出阅读方法,引导自学,阐述自学要求: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段,作批注。1.引导交流作者在祖父园子里做的快乐自由的事。相机指导朗读。2.出示课件,帮助学生回顾所有快乐的事。3.小结,梳理作者的写作方法。1.依据交流出示语段“愿意……就……”2.引读该句式,引导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3.引导想象“园子里受到的心情。(快乐)依据掌握的阅读方法默读课文,阅读思考,自读自悟,动笔批注。1.交流讨论自己的学习感悟。2.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3.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1.交流“愿意……就……”句段的体会。2.与教师配合朗读,体会反复的表达效果,感悟园子里事物的自由自在。3.用“愿意……的感情,了解全课的感情基调。让学生充分地自主读文,抓住重点词句自读自悟,感受作者的自由快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情,在充分自由的讨论、交流、感悟中,体会作者在园中自由快乐的心情,了解叙事抒情的写作方法。把学生的关注点落在作者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上,聚焦在课文隐含的教学价值上,学生所得就丰厚多了。三、研读深思,领悟中心四、猜测内容,阅读延伸还有哪些事物是自由的。4.引导延伸课外用“愿意……就……”句式仿写。1.引导深入质疑。2.引导交流“作者为什么能这么自由快乐?”1.出示《呼兰河传》封面,引导猜测书中内容。2.出示茅盾对该书评价的话语。引导学生质疑。3.激发阅读原著兴趣,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就……”仿说园子里其他事物的自由。4.用“愿意……就……”句式仿写一段话。1.深入质疑。2.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祖父的句子,阅读体会。3.交流:“作者为什么能这么自由快乐?”领会祖父的慈爱和宽容,是作者自由快乐的源泉。1.猜测《呼兰河传》书中内容。2.质疑3.激起兴趣,课外阅读。引导进一步质疑,深入研读,领悟中心,学生能在自读自悟中把握文本的内涵。引导质疑,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情趣,由课堂拓展延伸到课外,在课外阅读实践中训练语文能力。反思:记得有人告诉我:语文课堂要有成效必须让孩子在每堂课中学有所的。是啊,在我们“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的这样开放自主的课堂中,怎样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为此,每上完一节课,我常常会问自己:这节课我让孩子得到些什么?从语用教学观出发,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学会阅读,学会写作。纵观这个目标,我们每节语文课必定是学生学习语言应用语言的实践课堂,进而我会问自己我教会孩子学习语言了吗?教会孩子会应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了吗?同样这节课上下来,我也问了自己这样的问题。庆幸的是我能回答,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说;一是“方法”,二是“应用”三是“兴趣”方法本课教会孩子应用阅读方法、领悟写作方法,学会读书方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依据单元目标,以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让学生学会应用“抓住关键词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自渎自悟为教学重点,相机引导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入情入镜地读书方法。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中体会情感,从而学习怎样表情达意。接下来是“应用”。学会应用是学习终极目标。它包括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语言表达的运用。这篇课文是独立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应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因此这节课,我放手让孩子应用阅读方法,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在祖父园中的自由快乐。不失时机地让训练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并熟练掌握,直至延伸到课外。本课作者语言表达上极富特点,特别是反复手法的应用,这是语言训练的好机会,为此,我让学生仿写文中的排比句式,从文本内容延伸到课外生活,让孩子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学会运用语言反复手法的语言表达,学会叙事抒情,写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兴趣指的是阅读兴趣。整堂课,我尽力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景,让孩子在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参与学习、讨论、交流。整堂课孩子们兴趣盎然,完全沉静在文本的意境里。另外从矛盾的评价入手,引导孩子质疑“为什么说是一串凄婉的歌谣”设置悬念,激发孩子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孩子们也悻然接受了课外阅读的任务。要说遗憾,我会说“我连孩子都不如。”因为自从我参加我们学校的这个课题研究,把我们研究的教学模式应用实践后,我发现在这样自主开放的堂中课堂孩子们的表现越来越活跃,思维也越来越奇怪,状况不断,往往会搞得你措手不及,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教学机智来应对,而这儿让我常常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另外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中还不够放手,不够相信学生,总想抱着他们走,势必这样他们永远学不会走路,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将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争取让孩子学得更有成效。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憾,希望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本文标题:陈玉燕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1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