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一暑假自主学习生物
1高一暑假自主学习生物(三)一、选择题1.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A.苏丹Ⅳ染液,红色B.班氏试剂,砖红色C.苏丹Ⅲ染液,橘黄色D.双缩脲试剂,紫色2.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分别为A.糖类、脂质、核酸B.蛋白质、磷脂、核酸C.蛋白质、糖类、核酸D.蛋白质、核酸、磷脂3.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核糖、碱基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核糖、碱基、磷酸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5.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⑤能进行光能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A.①③B.①④C.③⑤D.②⑤6.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不含有,但核酸中含有。关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染色体的重要组成元素B.这两种元素是组成ATP分子不可缺少的C.这两种元素是构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D.这两种大量元素也是动物生命活动必需的7.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合物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8.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组是()①性激素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③淀粉④唾液淀粉酶⑤纤维素⑥胰高血糖素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9.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加温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10.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A.真核生物B.异养生物C.无核膜的生物D.有线粒体的生物1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2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12.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掉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A.抑制有氧呼吸B.促进有氧呼吸C.抑制无氧呼吸D.促进无氧呼吸1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细胞内ATP生成量与氧气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是14.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B.在光下,如果有气泡产生,可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速率15.为促进植物根系吸收必需的矿质元素,农田和花园中一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光照B.增加灌溉C.大量施肥D.疏松土壤1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17.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8.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19.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A.①无色②绿色B.①红色②绿色C.①红色②无色D.①红色②红色20.将置于阳光下稳定进行光合作用的盆栽植物,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和突然移至黑暗处,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分别是A.增多、减少B.增多、增多C.减少、增多D.减少、减少321.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叶绿素a、胡萝卜素B.叶绿素b、胡萝卜素C.胡萝卜素、叶绿素aD.胡萝卜素、叶绿素b22.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2∶2时,该细胞处于A.中期或后期B.后期或末期C.前期或后期D.前期或中期23.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清晰可见的细胞结构是A.染色体、纺缍体、细胞壁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壁C.纺缍体、核仁、细胞壁D.纺缍体、细胞壁、细胞膜2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纺锤丝附着于染色体正中央,将染色体引向两极B.细胞膜中央部位向内凹陷,完成细胞分裂C.细胞核的核膜和核仁在细胞分裂前期会消失D.着丝粒及中心体分裂为二后,染色体即完成分裂25.果蝇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经过四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有染色体A.8条B.4条C.2条D.1条26.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B.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C.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7.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此提出的以下结论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28.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照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A.叶片全变蓝B.遮光一半变蓝C.照光一半变蓝C.叶片全不变蓝29.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发生在A.前期和中期B.末期和后期C.前期和末期D.末期和中期30.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A.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细胞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4二、非选择题31.下图表示保持生活状态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在[]中填写①、②、…等标号,在上填上适当文字内容。(1)若该细胞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具有的结构有[](只填图中标号)。根据该细胞有[](只填图中标号)、无(填名称)可判断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而不是其他生物的细胞。(2)[5]的主要成分是和。(3)该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其功能是。(4)与该细胞相比,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和的场所。32.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2)过程②和③发生的场所分别是和。(3)上述①~⑤过程中,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图中能够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两空均用图中数字回答)。(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被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时,既在接受释放的能量,又要被还原(两空均用图中字母回答)。(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假如该植物从光下移到暗处,e量的变化是。33.如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0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2)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3)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5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D.B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4)AB段表示C0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6)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0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7)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左右。34.完成以下有关实验的题目Ⅰ.请利用下列材料用具,完成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有关实验。材料用具:直径为1cm的打孔器1个,注射器1个,蓝色玻璃纸和绿色玻璃纸若干,小烧杯4个,新鲜菠菜叶片若干,装有60W白炽灯泡的台灯1个。方法步骤:(1)用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并用注射器抽出叶片内的气体,将其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1个烧杯中待用。(2)取3个洁净的大小相同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3)分别向小烧杯中加入10片小圆形叶片。(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分钟后进行观察。3个烧杯内叶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影响实验效果的无关变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作为溶剂时,需要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以除去乙醇中的水分。为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应向研钵中放入少许__________。在层析结果的滤纸条上,相邻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35.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可观测的指标是。(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4)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要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36.下图A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过程,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变化,并回答:6(1)图B中有_____个染色体、_____个DNA分子、________个染色单体。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2)图B表示的分裂时期相当于图A中_________段,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___________。①和②两条染色体是经过_______和_____所形成。(3)现要非常清晰地观察该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择图A中________段。(4)上述细胞分裂全过程中,参加分裂的细胞器除(2)中提到的外还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DDDCCCACCC11—20DABCDBCBBC21—30DDACAADCCA二、非选择题31.(1)⑦⑩①⑦⑩中心体
本文标题:高一暑假自主学习生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2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