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技术交底书编号:2015年9月8日第1页共9页施表工程名称隧道进口工程部位DK234+865~DK236+050交底内容:XX隧道进口超前大管棚施工技术交底一、交底说明XX隧道设计进口、出口共2个工点共同组织施工,隧道进口明暗洞分界里程为DK234+940,天沟设置于临时开挖面以外10m,截水天沟采用梯形截面形式仰坡开挖坡比为1:1.5,仰坡坡比为1:1.75。进口洞口段设50米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隧道进口段洞身采用三台阶法临时仰拱法施工。进洞采用小导管配合大管棚施作超前支护依照设计要求,进洞采用Φ108mm大管棚超前支护,管棚采用壁厚5mm的无缝钢管,共47根,环向间距0.4m,每根管棚长40m,采用127钻头钻孔,引孔顶入法施工;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分布在拱部140°范围,1×1m横断面,按照管棚位置埋设1m长的导向管,导向管采用140无缝钢管,外插角控制在1°~3°,导向墙施工里程为DK234+940~DK234+941。二、施工工艺流程图洞口段隧道主要施工顺序是:洞顶天沟施工→边仰坡开挖→边仰坡喷锚防护→导向墙→大管棚超前支护→小导管配合超前支护→进洞开挖支护。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图2-1三、施工步序与方法3.1洞口开挖洞口段开挖前需对洞口边仰坡以上进行人工排查,将可能滑塌的表土进行挖除,可能滑落的危石移动至山下,体积过大的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移除或直接挖坑深埋,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准备下步施工。洞门顶部设置水沟,天沟设于边、仰坡坡顶以外10m,洞口截水沟开挖需进行测量放线,按照测量放线位置进行准确开挖,不得随意开挖,如开挖时遇到较技术交底书编号:2015年9月8日第2页共9页施表工程名称隧道进口工程部位DK234+865~DK236+050大石块应人工配合机械移除,地表坑穴用粘土填平并夯实保证排水通畅,不得因局部大石改变水沟截面尺寸。挖除表土进行移至洞顶范围以外。洞顶排水沟采用梯形沟形式,施工砼为标号C25的模筑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加强振捣避免出现蜂窝麻面漏筋等现象,水沟截面尺寸及配筋图如下图所示。边仰坡截、排水沟应与洞外路基排水系统良好连接形成排水系统,统一将水排出施工范围,保证工作面安全。3.2边、仰坡防护洞口段边仰坡坡比为1:1.5,边坡坡比为1:1.75,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坡比施工,不得随意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人工配合整修边坡。洞口开挖至导向墙底部设计标高后,采用推土机平整洞口场地。洞门、明洞临时开挖边仰坡及明暗分界直立面采用喷锚防护,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L=3.5m,间距1.0×1.0m,梅花型布置;喷射混凝土采用15cm厚C25网喷混凝土,钢筋网采用φ8,网格25×25cm。根据设计图纸揭示洞口段边仰坡开挖土质为粉质黏土及粗角砾土,施工时做好喷混凝土结构的分幅和防排水措施,技术交底书编号:2015年9月8日第3页共9页施表工程名称隧道进口工程部位DK234+865~DK236+050每向下开挖1m宜进行喷锚防护,防止作业面不稳形成安全隐患。喷射混凝土作业分为初喷、复喷阶段,均采用湿喷法。初喷混凝土应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厚度不小于4cm,喷射时应先填平岩面较大凹洼处。复喷混凝土应在钢筋网片安装后及时进行。复喷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以后进行喷射,应先用水冲洗喷层表面后再复喷至设计厚度;喷射作业应分段。自下而上连续进行;喷射角度应与受喷面垂直,喷嘴与受喷岩面的距离宜为0.6~1.8米。3.3、导向墙施工3.3.1、施工准备按图3-1加工、准备I18型钢拱架、φ140×5mm孔口管(47根,每根长1m)、内模支撑方木、外模板固定钢筋组合模板、预埋钢板、溜槽、堵头板等。施工场地平整,发电机、振捣棒、搅拌机、卷扬机等机具检查、修理。砼原材料的进场、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的原材料才允许拌和使用。3.1.2、施工顺序(1)、根据测量放样开挖护拱基坑,采用直立开挖方法施工,在明暗洞交接里程外起拱线以下100cm明洞土石方留一长约5米的核心土作业平台,基坑底部两侧加宽63cm。如因基岩无法下挖,则基底欠挖应控制在50~60cm以内。如设计基底范围内为松散堆积体,则由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处理方案。3.3.2、采用木模板浇筑护拱C25混凝土,模板采用方木顶撑及对拉加固。混凝土浇筑工艺采用一般混凝土施工工艺,现场及时振捣。砼浇筑至设计顶面后,按交底图所示位置插入预埋钢板及预埋钢筋,钢板及钢筋预埋形式如图所示。砼终凝2h后,覆盖、洒水养护。3.3.3、基础砼养护期间可进行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脚手架两侧每1.5~1.8m高技术交底书编号:2015年9月8日第4页共9页施表工程名称隧道进口工程部位DK234+865~DK236+050设置砼浇捣作业平台。不合格不合格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安装导向管、浇筑套拱搭设工作平台、钻机就位钻孔清孔钻孔验收顶入管棚、安装止浆塞管棚加工喷混凝土封闭工作面连接注浆管路、调试压水试验注浆作业补孔注浆效果分析封孔、连接钢架结构原材料进场检验初选浆液配合比初配浆液试验注浆确定浆液配合比浆液制备调整注浆参数技术交底书编号:2015年9月8日第5页共9页施表工程名称隧道进口工程部位DK234+865~DK236+050图2-1管棚引孔顶入法施工工艺流程图结束技术交底书编号:2015年9月8日第6页共9页施表工程名称隧道进口工程部位DK234+865~DK236+050图3-1、导向墙施工图3.3.4、护拱基础砼强度达到5Mpa后,即可安装拱架。人工配合装载机安装拱架,型钢拱架直接同预埋钢板焊接固定。3.3.5、拱架、外模固定钢筋间采用纵向连接钢筋焊接成整体。内、外模板分别采用铁线同型钢拱架拉牢固定,模板间以及模板同固定钢筋均需连接牢固。堵头板安装时,将孔口管留在堵头板以外,以便安装φ108钢管及注浆。3.3.6、护拱砼必须分层对称浇筑,两侧砼浇筑高差不得超过1m,以防止拱架侧移。3.3.7、内模板、堵头板根据浇筑速度边浇边安装。3.3.8、护拱顶部1m左右高度内的砼从拱顶向下浇灌,操作人员可在孔口管上固定木板作为操作平台。3.3.9、护拱砼强度达到5Mpa后即可拆除模板,护拱砼应养护不少于7d。3.4、管棚施工3.4.1施工准备(1)管棚施工前首先进行导向墙的复测工作,检查孔口管的倾角和位置。(2)测量定位,标示孔位,机械就位。3.4.2钻孔(1)为了让管棚顺利顶进,钻孔直径比管孔直径稍大,现场采用φ127mm钻头。(2)岩质较好的可以一次成孔。若钻进时产生坍孔、卡钻时,需补注浆后再技术交底书编号:2015年9月8日第7页共9页施表工程名称隧道进口工程部位DK234+865~DK236+050钻进。(3)钻机开钻时,低速低压,待成孔10m后可根据地质情况逐渐调整钻速及风压,岩性好时刻加快钻速,岩石破碎时应减缓钻机速度。(4)钻进过程中应经常采用测斜仪量测钢管钻进的偏斜度,发现偏斜超过1°时,及时纠正。(5)施工中先钻设编号为单号的钻孔,待单号管孔钢花管埋设并注浆完成后钻设双号管孔并埋设钢管,以便检查注浆质量。3.4.3清孔验孔(1)用钻机进行反复扫孔,清除浮渣,确保孔径不小于管棚套管外径、孔深在±50mm之间,防止堵孔。(2)用高压风、水从孔底向孔口清理钻碴。(3)用全站仪、测斜仪等检测孔深、倾角、外插角。3.5制作钢花管1、编号为单号者采用钢花管,双号者采用钢管,钢花管上钻注浆孔,孔径10~16mm,孔间距150m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留不钻孔止浆段150cm。按编号,奇数的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为4m,其它为每节8m,双号每节均为8m管。2、为了提高导管的抗弯能力,在钢管及钢花管内设置钢筋笼,钢筋笼由四根主筋和固定环组成,主筋直径为A22钢筋,固定环采用短管节,节长5cm,将其与主筋焊接,按0.5m间距设置。3.6安装管棚钢管(1)棚管顶进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合管棚机钻进,然后用装载机或挖掘机在人工配合下顶进钢管。技术交底书编号:2015年9月8日第8页共9页施表工程名称隧道进口工程部位DK234+865~DK236+050(2)接长钢管为满足受力要求,相邻钢管的接头前后错开。按照管棚编号,奇数的第一节与最后一节管采用4m钢管,以后每节均采用8m长钢管。偶数的每节均采用8m钢管。隧道纵向同一截面内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接头至少错开1m。3.7注浆(1)注浆材料:注浆材料用水泥浆,水灰比1:1,由拌合站统一供应。(2)注浆压力初压宜控制在0.5~1.0MPa,终压宜控制在2.0MPa,持压15min后停止注浆。(3)为保证注浆达到饱满状态,一般注浆量为钻孔圆柱体的1.5倍;若注浆量超限,未达到压力要求,应调整浆液浓度继续注浆,确保钻孔周围岩体与钢管周围孔隙充填饱满。注浆结束后由双号钻孔检查注浆质量,个别注浆质量不合格时应重新进行注浆,以达到设计要求。3.8检查验收及封孔在注浆过程中,现场要有专人留守检查,看注浆量、注浆压力是否达到上述要求,以避免从返工序。注浆完成后,采用砂浆及时封闭注浆孔,避免出现空漏现象。四、施工控制要点(注意事项)2、导向墙的模板安装时,模板、堵头板及与围岩接缝应堵塞严密,确保浇灌过程中不漏浆。3、拱架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浇筑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加固,特别是堵头模板。4、砼浇筑时,应安排有经验的捣固手操作,确保砼密实。砼浇筑应连续灌注,如需间歇,其时间不得大于1.5h。技术交底书编号:2015年9月8日第9页共9页施表工程名称隧道进口工程部位DK234+865~DK236+0505、砼搅拌时,应按砂-水泥-碎石或碎石-水泥-砂的顺序进行投料,6、为保证进洞安全,均采用φ108mm长管棚超前加强支护。洞口段边仰坡开挖支护至明暗洞交界处满足大管棚施作高度时,形成台阶,作为超前大管棚施作平台,在平台上进行超前大管棚施工。7、大管棚施工前,首先进行导向墙施工,然后通过导向墙φ140mm套管打设超前管棚,完毕后预注浆加固地层,再进入洞身施工。五、质量标准5.1钻孔前,精确测定孔的平面位置、倾角、外插角,并对每个孔进行编号。5.2钻孔外插角1°~3°,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钻孔仰角的确定视钻孔深度及钻杆强度而定,一般控制在1°~3°。施工中严格控制钻机下沉量及左右偏移量。5.3严格控制钻孔平面位置,管棚不得侵入隧道开挖线内,相邻的钢管不得相撞和立交。5.4经常量测孔的斜度,发现误差超限及时纠正,至终孔仍超限者封孔,原位重钻。一般钻孔的方向角控制在误差1°以内,孔口距±30mm,孔深±50mm。5.5掌握好开钻与正常钻进的压力和速度,防止断杆。5.6大管棚套拱必须使用模筑砼,不得采用喷射砼。六、安全保证措施6.1施工前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6.2施工时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的料具,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6.3施工作业平台必须搭设牢固,平整。6.4注浆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配带防护用品,不得直接接触浆液。技术交底书编号:2015年9月8日第10页共9页施表工程名称隧道进口工程部位DK234+865~DK236+0506.5施工的各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6.6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现场有专人指挥;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场。6.7将管棚每个钻孔都作为地质预探预报的手段,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地质资料及时整理,为安全施工提供依据。6.8施作大管棚预支护的过程中应设置必要的监测项目,根据监测反馈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6.9在钻孔作业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孔口突水突泥发生,如有迹象发生及时处理。6.10钻孔中发生卡钻、掉钻、孔斜、坍孔等故障,要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处理。6.11所有从事钻孔注浆作业的人员必须听从机长统一指挥。机长有权处理钻孔现场发生的紧急事宜,直至停钻和撤离施工人员。6.12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牌,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6.13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本文标题:进洞技术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2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