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物理试题_1_1-12
高一物理试题第1页(共6页)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春水相对于水中划动的小船在运动B.“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于月亮在运动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说时针相对于钟表表盘在运动D.“太阳东升西落”是说地球相对于太阳在运动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而速度不可能等于零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可能比较小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速度方向一定向东D.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速度也一定比前一阶段小3.2011年8月27至9月4日在韩国大邱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比赛项目有撑杆跳高、帆船、110米栏、铁饼等。这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运动快慢C.110米栏决赛中教练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D.铁饼比赛中研究铁饼被掷出后在空中的旋转情况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及答题卡上.3.作答非选择题须使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选择题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高一物理试题第2页(共6页)4.位于同一地点的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前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4s末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小5.居住在某住宅楼高层的一居民不慎碰落一花盆,花盆在空中依次经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3,图中直线为花盆在空中的运动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盆通过第3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B.花盆通过第1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短C.花盆通过第3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小D.花盆通过第1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小6.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当时利用“斜面”进行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直接测量A.小球运动的速度B.小球运动的时间C.小球运动的路程D.小球运动的加速度7.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去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120公里每小时,已超速。”这位女士反驳道:“这不可能!我才开了10分钟左右,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120公里呢?”针对上述对话中的相关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120公里每小时指瞬时速度B.10分钟指的是时刻C.一小时指的是时刻D.120公里指的是位移8.某同学在饮料瓶靠近底部的侧面戳一个小孔,瓶中灌水,再把它悬挂在静止电梯的天花板上,他移开手指,有水流从小孔中射出。若某时刻该同学观察到水流的速率突然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可能正在加速上升B.电梯可能正在加速下降C.饮料瓶处于失重状态D.饮料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高一物理试题第3页(共6页)9.某同学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也推不动,他回忆起物理课堂上学习的“力的分解”知识,便想了个妙招,如图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被推动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不可能,因为该同学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B.这不可能,因为无论如何该同学的力气也没那么大C.这不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该同学的的重力D.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可以足够大10.2012年尼斯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将于2012年3月26日至4月1日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举行,中国双人滑选手张丹/张昊,加紧备战此届世锦赛。在一次训练中,两人原来静止在冰面上,他们被对方推向相反方向运动时,体重较轻的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张丹受到对方的作用力较大B.张昊受到对方的作用力较大C.他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两人的惯性相同11.一位同学学习过摩擦力知识后,研究一只墨水瓶在不同情况下所受的摩擦力。下列情况下墨水瓶不受摩擦力的是A.墨水瓶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上B.墨水瓶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C.墨水瓶被握在手中,瓶口朝上D.墨水瓶压着一张纸条,扶住瓶子快速把纸条抽出12.三个质量均为1kg的相同木块a、b、c用两个相同的劲度系数均为500N/m的轻弹簧p、q和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弹簧形变均在弹性限度内,g取10m/s2)A.4cmB.6cmC.8cmD.10cmabcpqF高一物理试题第4页(共6页)13.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若tan,则粮袋从A到B一定一直是做加速运动B.粮袋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g(sinθ-μcos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不论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匀加速运动,且agsinθD.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4.(8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⑴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极限法⑵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⑶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有▲。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保证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CABO甲F1F2OFF′乙高一物理试题第5页(共6页)15.(10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组同学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且组装完成,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⑴下列对此组同学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不应该固定在长木板的最右端,而应该固定在靠近定滑轮的那端,即左端B.打点计时器不应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C.实验中不应该将长木板水平放置,应该在右端垫起合适的高度,平衡小车的摩擦力D.小车初始位置不应该离打点计时器太远,而应该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⑵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⑶砂和砂桶质量m▲小车质量M时,才可以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的大小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A.远大于B.远小于C.接近(相差不多)D.大于⑷某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打点1时小车的速度是▲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FOa高一物理试题第6页(共6页)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8分)一物体从某时刻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v0=4m/s,加速度a=2m/s2,求:⑴2s末物体速度的大小;⑵开始运动后2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17.(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向右匀速行驶的车箱,车箱内用绳AB与绳BC拴住一个小球,BC绳水平,A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小球质量为0.8kg,小球在车中位置始终不变(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⑴AB绳对小球的拉力的大小;⑵BC绳对小球的拉力的大小。18.(12分)滑板运动是以滑行为特色,崇尚自由的一种运动方式,给滑者带来成功和创造的喜悦。若滑道简化为倾角为θ=37°的斜面AB及水平面BC,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运动员简化为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水平面上的D点。DB间距d=7m,木块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μ=0.2,将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8N作用在该物体上,t=2s后撤去该力,不考虑物体经过B点时的碰撞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斜面足够长,求撤去拉力F后,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经过B点?
本文标题:高一物理试题_1_1-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4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