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案例分析
1第二章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本章关键词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质量守恒定律;供求价格;帕累托最优;博弈论;国际贸易案例分析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趋势与成因分析(选摘)11.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发展趋势(1)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指标和资源种类为研究我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趋势成因,本研究选取了欧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中的几个主要指标,包括直接物质投入量(DMI)、国内物质输出量(DPO)、资源生产率(MP),同时增加资源循环利用率(RRM)作为新的分析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直接物质投入量(DMI)=国内初级材料投入量+物质进口量(初级材料和半成品)物质投入总量(TMI)=DMI+国内隐藏流量物质需求总量(TMR)=TMI+出口物质隐藏流量国内物质输出量(DPO)=污染物排放量直接物质输出总量(DMO)=DPO+国外物质出口量资源生产率(MP)=国内生产总值/直接物质投入量在选取资源时遵循了以下几项原则:国民经济支柱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或可再生但更新速度有限的可枯竭资源;国内保障度低、进口依存度大的资源;在开采使用过程中环境影响严重的资源。据此,本研究选择了矿产资源(成品钢材和生铁、黑金属、10种常用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和水泥)、能源类物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和生物质资源(农、林和渔业资源)3大类资源作为物质流分析研究对象,完全包含在欧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资源种类中。(2)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主要有如下3个途径:其一,国家统计数据。包括化石能源、生物质资源、部分矿产资源(钢材、水泥、10种常用有色金属、部分非金属非能源类矿产资源)以及各种污染物数据和资源循环利用数据。其二,行业协会报告。包括部分非金属非能源类矿产资源、部分有色金属和纸张循环利用量等数据。其三,文献。包括部分钢铁和非金属非能源类矿产资源数据来自相关文献。1段宁,李艳萍,孙启宏,沈鹏,毛玉如.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趋势成因分析.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68~72.2(3)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趋势第一,资源输入和输出量随经济增长呈线性增长模式(见图2-5)。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3年我国GDP为1990年的3.34倍,DMI为1990年的2.12倍,两者总体上呈线性增长模式。DPO直接表征了我国资源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1990年为基准年,2003年我国DPO为1990年的1.38倍,虽然1998年以前DPO增长速度小于GDP增长速度,但1998年以来二者基本呈线性增长关系。图2-5.1990~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直接物质投入量以及国内废物产生量第二,矿产资源投入量大幅增加,1990~2003年DMI中矿产资源投入总量和投入比例均大幅上升,分别增长了14.91亿吨和17.22%,特别是2002年以来超过生物质资源,成为直接物质投入量中第2大类投入资源。虽然生物质资源投入总量缓慢增加,但在直接物质投入量中的投入比例却呈下降趋势,2003年较1990年下降8.04%(见表2-1)。表2-11990—2003年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指标时间(a)直接物质投入量(亿t)化石能源矿产能源生物能源资源循环利用量资源循环利用率资源生产率量(亿t)比率(%)量(亿t)比率(%)量(亿t)比率(%)(万t)(%)(元/t)199025.7611.9646.434.9419.188.8634.3983153.131324.60199127.1212.5646.315.5020.289.0633.4199123.531373.14199229.2413.0844.736.6922.889.4732.39126204.141454.86199332.3013.9743.258.6326.729.7030.03120613.601494.79199433.5114.6143.609.0126.899.8929.51140284.021623.88199536.5215.9843.769.6626.4510.8829.79145933.841646.48199638.8816.7443.0610.1826.1811.9630.76140223.481694.69199740.0816.8742.0910.5626.3512.6531.56156303.751789.27199839.7015.6039.2910.7827.1513.3233.55157053.801947.47199940.6415.4638.0411.6828.7413.5033.22169264.002038.00200041.5615.7937.9912.3829.7913.3932.22177114.092152.69200143.4415.9336.6713.6531.4213.8631.91205704.522213.62200247.9617.3736.2215.9733.3014.6230.48224284.472171.62200354.5320.3137.2519.8536.4014.3726.35264034.622088.0332.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发展趋势的成因分析(1)重化工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消耗型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以重化工的第二产业为主,除1990年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GDP贡献率基本持平外,1992~2003年间,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一直维持56.47%~70.53%,占绝对优势,且2003年较1990年第二产业GDP贡献率增长了66.67%。重化工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以大量消耗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的资源消耗模式。1990~2003年,我国资源投入量从1990年的25.76亿t增长到54.53亿t(见表1),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1990年投入量占DMI的65.61%,2003年达到73.65%,而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投入比例却由1990年的34.39%下降到2003年的26.35%。(2)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我国资源生产率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我国资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消耗模式,表现为资源生产率低的现状。由表1可见,1990~2003年间的我国资源生产率总体上升,从1990年的1324.60元/吨提高到2003年的2088.03元/吨,增长了57.66%,与国外相比,我国资源生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1990,2000年我国资源生产率分别为日本同年的9.01%和10.9%。同时我国资源生产率近几年出现下降的趋势,2001年达到历史最高值2213.62元/吨,2002,2003年分别下降到2171.62,2088.03元/吨,较2001年分别下降了1.90%和5.67%。对于占主导地位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生产率低且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第一,能源生产率在投入量增加的情况下呈下降趋势能源在我国资源利用投入中占绝对优势。20多年来,我国能源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我国能源生产率从1990年的3456.19元/吨标煤提高到2003年的6817.1元/吨t标煤,提高了0.97倍;与此同时,我国整体资源生产率由1990年的1324.6元/吨上升到2001年的2213.6元/吨,整体上升了67.1%;近几年,我国能源总生产率也出现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7213.10元/t标煤下降到2003年的6987.67元/吨标煤,下降了3.13%,与此同时我国整体资源生产率也下降了5.67%。第二,矿产资源生产率在投入大幅增长后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矿产资源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以钢铁为例,以2000年不变价格,2003年较1998年钢铁资源生产率下降了36.84%。除技术因素外,我国钢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其资源生产率低的重要原因。在我国钢铁工业主要产品的进出口中,附加值较高的成品钢材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1993年逆差额最大为2914万吨,2001年逆差额仍高达1247.59万吨;而1994年至今,附加值较低的生铁连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1997年贸易顺差额最大为548.26万吨。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明显处于低端的初级加工环节,进口原料及产品的附加值明显高于出口。1990年以来,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资源生产率从1990年的160.73元/吨下降到2002年的112.28元/吨,下降了30.14%。(3)循环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导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的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尚不成熟,直接导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率低,特别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由表1可见,1990~2003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总体水平不足5%,2003年达到4.62%,较1990年的3.13%总体上升了1.49%。1992~1996年我国循环利用率在1992年达到4.14%后呈下降趋势,下降到41996年的3.48%;1996~2001年呈线性递增;2002年达到4.47%,较2001年略有下降。我国DMI中不可循环利用的化石能源占最大比例,影响了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率。同时,我国资源消耗中矿产资源投入量和投入比例大幅增加,特别是2001年以来已经上升为我国的第二大类投入资源(见表1)。我国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率低,以钢铁和有色金属为例,2003年我国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为5096万吨,占粗钢产量的比例为2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3%;有色金属与其高速增长的产量相比,循环利用量的增长却相对缓慢,发展滞后。10种常用有色金属的循环利用率却从1990年从11.24%降到了2002年的8.33%。再生铜产量93万吨,占铜产量的2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7%;再生铝产量145万吨,占铝产量的2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0%。3.结语1990~2003年我国重化工发展阶段、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是直接导致我国现有经济系统直接物质投入量、国内废物产生量与经济发展呈线性增长趋势以及矿产资源大幅增加的主导成因。未来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仍旧会处于重化工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为保障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中国资源消耗应该重点提高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生产率,完善物质流流动方式;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资源再生行业特别是提高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率,改变物质流流动方向,促进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本文标题: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6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