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走在理解途中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后现代性研究
3A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3A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走在理解途中——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后现代性研究/****************************************************************************/亲爱的朋友,您好,此文档为我站的宣传信息,若需查看部分资料或者购买此套资料,请联系我们的客服或登陆我们的网站--3A学习网万分感谢您对我站的关注与支持!!!/****************************************************************************/001年),章启群的《意义的本体论一哲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张能为的《理解的实践——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彭启福的《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论著基本上侧重于整体上对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及其与艺术、历史等关系的研究,涉及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后现代性研究的非常少。有些学者只是简单地谈到了伽达默尔后现代转向的问题,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后现代性特征的具体内容及其深刻的思想精神和积极意义的研究相当不足。同①[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83页.2引言样,研究后现代哲学及后现代性问题的专著和论文就更多了。但大部分作者要么对哲学解释学只字不提,要么仅把伽达默尔归入后现代哲学家队伍中,对哲学解释学的后现代性特征和表现的研究不够深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治河的《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其中有专门研究后现代解释学的一章,但他将德里达、罗蒂等都归入到后现代解释学家中,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研究并不突出。搜索中国期刊网和人大复印资料,也仅有个别论文能从后现代性角度阐释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理论。如刘文旋的《新解释学及其后现代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二期),张法的《作为后现代思想的解释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五期),但是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未能深入研究,给人的印象都不够深刻。因此,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说只是刚刚起步,具有较广阔的研究空间。第二节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从西方历史上说,“现代’’是指紧随中世纪之后的时代。现代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以追求知识的更新和人类的进步为己任,以经验和科学方法为基础的运动;现代性就是在这场现代主义运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伐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意识导致对方法论的着迷与推崇,主体试图运用各种方法论去认知客体,控制客体。2、崇尚理性,相信借助人类的理性,可以建立有效认识世界的原则和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的知识和真理。3、否认传统的作用,把过去看作是缺乏理性和知识的黑暗时代,因此试图超越自己的过去,摆脱传统、风俗、习惯和神圣信仰的束缚。20世纪五、\n《圣3A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3A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经》被看作是负载上帝旨意的神圣文本,一般的教徒们是不能领悟和解释蕴含于具体文字和内容中的神谕和真理,他们需要通过牧师或神学家们对《圣经》文本的解释来领悟上帝的旨意并依照这种领悟来安排生活。在对《圣经》解释的过程中,神学家们曾提出圣经》文本的多重意义说。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圣经解释学往往固守“教会传统是圣经》解释的原则和指南弦的观念,表现出独断论的特征。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圣经解释学有了新的发展。反宗教意识的日益蓬勃生长和对理性的高扬,趋向于把《圣经》和宗教圣典看作是文化和历史现象等研究对象;主张解释世俗古典作品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解释理解宗教圣典。宗教改革家们为了打破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对圣经解释学也进行了某些革新。伟大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了著名的“《圣经》自解原则’’,即《圣经》是自身解释自身的。既然《圣经》自己解释自己,教会传统也就不再是圣经》理解和解释的原则和指南;宗教圣典也就不享有独特的理解方式。这种宗教圣典世俗化的解释取向,使解释学不再局限在圣经理解的狭小天地而扩大到世俗著作中。于是,试图从语言学和文献学角度对古典文本进行理解和解释的一门学问——语文学解释学慢慢发展起来。它相对于圣经解释学独断论的传统出现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意识:“这种意识试图成为一种客观的、受对象制约的,摆脱一切主观意愿的方法。一呵以说,这种方法论意识深深影响了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等传统解释学家。在语文学解释学的推动下,神圣著作和世俗著作一样也被看作了具有历史源泉的著作。对它们的解释,不仅要遵从语法的规则,而且要遵从历史的原则。①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477页.5走在理解途中——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后现代性研究\n适用于一切文本的解释,不应该受到特殊文本的局限。换言之,普遍解释学的任务就是构建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使读者避免对所有流传下来文本的误解。2.理解是重构作者的思想施莱尔马赫认为,解释学作为避免误解的方法,其目的就是要像作者一样好甚至更好地理解文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或重新构造作者的思想。在施莱尔马赫看来,理解对象,即我们所要理解的东西,并不是作品所显示的内容,而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一种作者个性的表现。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就是作者的意向或思想,理解就是要重构作者的意向或思想。我们应当把理解对象置于它们赖以形成的那个历史语境中,以使它们与我们现在的理解相分离,从而达到重构作者思想的目的。在重构过程中,许多原作者尚未意识到的东西可能被解释者意识到,解释者有可能比原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因此,读者要想真正理解和正确解读文本,把握作者的原意就不仅要熟知语言学知识,而且还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诸方面有相当的了解。关于具体的方法,施莱尔马赫提出两种重构,即客观的重构和主观的重构。客观的重构是一种语言的重构,是外在的;主观的重构则是对作者心里状态的重构,是内在的。两者在理解作者原意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彼此相互结合。当然,对于施莱尔马赫来说,主观的重构是更为重要的一种重构。他主张只有我们重构了作者的心理状态,我们才算解释了作者的文本。所谓“重构作者的心理状态,3A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3A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就是努力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作者的原意或原思想。在伽达默尔看来,主观重构也就是心理学解释,“归根结底就是一种预感行为,一种把自己置于作者的整个创作中的活动,一种对一部著作撰写的‘内在根据’的把握,一种对创造行为的模仿。这样,理解就是一种对原来生产品的再生产,一种对已认识的东西的再认识。一圆施莱尔马赫认为,重构式的解释,不管是客观的还/****************************************************************************/3A学习网------专业提供交通土木专业论文、体育专业论文、教育专业论文、法律专业论文、计算机专业论文、美学专业论文、宗教学专业论文、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刑事法专业论文、伦理学专业论文、科技技术与哲学专业论文、管理类专业论文、传播学专业论文、汉语学文学专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机械模具专业论文、文学专业论文、生物专业论文、物理专业论文、数学专业论文、材料化工专业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艺术专业论文、经济方面专业论文本文档为3A学习网宣传资料,如需全套资料,请上网站选择,我们的网站是-----3A学习网/****************************************************************************/
本文标题:走在理解途中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后现代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7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