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4道路勘测复习知识点1.根据公路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2.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3.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4.设计交通量:设计年限末的年均日交通量。5.公路功能:干线集散地方。6.设计速度:又称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行驶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水平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的行驶的最大速度。7.城市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8.作为道路勘测设计依据的车辆:小客车载重车鞍式列车(车高车宽车长)。9.道路通行能力:指道路所能承担车辆通过能力。10.汽车的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11.坡度阻力上坡为正,下坡为负。12.惯性阻力加速为正,减速为负。13.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1)牵引力不小于行驶阻力(2)驱动力不大于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14.横向力系数:汽车行驶在弯道上单位车重力的横向力。15.D动力因数: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16.平面线性: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17.直线最大长度:20V18.同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6V,反响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2V。19.切曲差:J=2T-L。20.R=)(1272biV“+”倾斜向内;“-”倾斜向外。21.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的稳定性:先滑移,后倾覆。22.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23.圆曲线半径的选定:*在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横坡度为2%~4%的圆曲线半径。24.平曲线段内圆曲线计算:180)2(0RLy2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1)RVLs3035.0(2)2.1V(3)双车道新建公路绕内边缘旋转:piBb双车道改建公路绕中心线旋转:piiBbh)(2(4)9RLS26.不设缓和曲线的情况:(1)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2)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27.平曲线的极限最小长度:当条件受限时,按汽车6s行程设置曲线,将缓和曲线在曲率相等处直接连接,此时的圆曲线长度等于0。28.路基的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宜采用路基边缘标高。29.纵坡及坡长设计:(1)最大纵坡(2)最小纵坡(3)平均纵坡(4)合成坡度(5)最大坡长(6)缓和坡段(7)最小坡长30.最大纵坡:由车辆类型、自然条件、设计速度等因素所限定的路线坡度最大值31.最小纵坡:为了保证排水和防渗,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32.平均坡度:在一定长度段内,路线在纵向所克服的高差值与该路段的长度之比。33.合成坡度:路线纵坡与超高横坡所组成的坡度。34.最大坡长: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车速下降到最低容许速度(1/2~2/3设计速度)时所行驶的距离。35.缓和坡段:当陡坡长度达到极限坡长,应该安排一段缓坡,用以恢复在陡坡上降低的速度。36.最小坡长:最小坡长通常规定汽车以设计速度行驶9~15s的行程为宜。37.竖曲线要素:(二次抛物线)(1)LRRL(2)22RLT(3)竖距Rh22(4)外距RTE2238.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最主要的控制因素:行车视距。39.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径向离心力。40.例题4-1必考41.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设置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意一点都不要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或圆曲线内。42.纵断面设计方法:(1)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3)试坡(4)调整(5)核对(6)定坡(7)设置竖曲线(8)计算设计高程43.整体式断面(路幅):车道中间带路肩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分离式没有中间带)44.路幅布置形式: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双向单车道。45.城市道路断面形式: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46.设置加宽:圆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47.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即曲线上的超高。48.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1)绕内侧边缘:新建公路(2)绕中心线:改建公路(3)绕外侧边缘:改善路容49.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常用)50.超高值:平曲线上设置超高以后,道路中线和内、外侧边线与原中线上的设计高程值高差h。51.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需要能及时看到前方相当一段距离,以便发现前方障碍物或来车时能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这一距离称为行车视距。52.行车视距:(1)停车视距(2)会车视距(3)超车视距53.停车视距:指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经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住所需安全的最短距离。54.会车视距为停车视距的两倍。55.超车视距:指在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上,后面的快车超越前面的慢车的过程中,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向来车并能超越慢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56.行车视距的保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视距采用停车视距。57.公路建筑限界是为了保证公路上各种车辆的正常运行与安全,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又称建筑净空。58.公路用地:指修建、养护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土地。59.路基横断面设计两图一表: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计算表60.横断面设计方法:(1)画地面线(2)填挖高度(3)画设计线(4)计算填挖面积61.土石方调配原则:先横向调配,后纵向调配62.土石方调配复核检查:挖方+借方=填方+弃方63.平均运距:指土石方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64.计价土石方: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65.沿(河)溪线:沿着溪岸布置的路线66.沿溪线布设要点:(1)河岸选择(2)桥位选择(3)线位高度选择67.越岭线:(1)垭口选择(2)过岭标高确定(3)垭口两侧路线的展现条件(展现形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68.分流点:指一条交通流线分为两条交通流线的地点。69.合流点:指来自不同方向的交通流线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70.冲突点:指来自不同方向的交通流线以较大角度或接近90°角相互交叉的地点。71.冲突点主要产生在交叉口相交的公共区内,左转、直行交通流线之间。72.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73.平面交叉的类型:(1)加铺转角式(2)分道转弯式(3)拓宽路口式(4)环形交叉74.渠化交通:指在行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的行驶。75.交通岛: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76.视距三角形:各自停车视距所组成的三角区内不得存在任何有碍通视的物体。77.行车最危险冲突点:(1)对十字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2)对于T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直行道路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一条左转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78.立体交叉组成:(1)跨线构造物(2)正线(3)匝道(4)出口(5)变速车道(6)辅助车道(7)集散车道(8)绿化地带79.左转匝道:(1)直接式(2)半直接式80.左转弯匝道的基本形式:小回大回壶把环圈81.根据构造特点,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分为:(1)明沟系统(2)暗管系统(3)混合系统82.根据排水方式不同,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分为:(1)分流制(2)合流制
本文标题:道路勘测设计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9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