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郑伯克段于(自学检测)
1《郑伯克段于鄢》自学检测【识记与理解】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寤.生(wù)祭.仲(zhài)共.叔段(gòng)缮.甲兵(shàn)B.廪.延(lǐn)滋蔓.(màn)城颍.(yǐng)繄.我独无(yì)C.百雉.(zhì)自毙.(bì)泄.泄(yì)不义不暱.(nì)D.亟.请(jí)虢.叔(guó)遂恶.之(wù)具卒乘.(shèng)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释义错误的一项是:A.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堪:受得了B.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缮:修整C.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施:施行D.夫人将启.之。启:开(门)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姜氏欲之,焉辟害?B.孝子不匮,永锡尔类。C.尔有母遗,繄我独无!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4.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颖考叔为颖谷封人B.姜氏何厌之有C.君何患焉D.乱天子边,欲谁归罪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遂寘姜氏于城颖郑伯克段于鄢B.及: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之: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D.以: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6.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今京不度.,非制也2B.段不弟.,故不言弟C.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7.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武姜)请京,(庄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共叔段)滋蔓!C.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至于廪延。D.公语之故,且告之(于)悔。8.下列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郑伯克.段于鄢克.勤克俭B.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C.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D.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盖失强援,不能独完.。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人将启之.闻之.,有献于公B.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C.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孝子不匮,永锡尔.类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爱其母,施及.庄公10.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大叔完聚.,缮甲兵聚集(粮草)B.段不弟,故不言弟.弟弟C.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同类的人D.其是.之谓乎?这个(意思)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今京不度,非制.也B.初,郑武公娶于.申亟请于.武公,公弗许C.生庄公及.共叔段无庸,将自及.3D.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不如早为.之所12.对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文:不公正不合理的事做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看他的这种下场吧。B.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文:不久,大叔的命运不济,西部和北部边邑同自己有了二心。C.不义不暱,厚将崩。译文: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扩大了,也必将崩溃。D.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文:蔓生的野草尚且不易除掉,何况您受宠的弟弟呢?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B、相传《左传》是由刘向所著。C.《左传》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用来解释和阐明《春秋》的。《左传》重在史实叙述,而后两者则重在义理说明。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郑国姜氏、郑庄公和共叔段母子兄弟之间的斗争,反映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B.姜氏因庄公寤生而恶之,偏爱幼子共叔段,武公在位时,多次请求“立之”;庄公即位后,又帮助、支持共叔段扩大地盘和壮大反叛势力,并打算做共叔段反叛的内应。C.郑庄公对其弟共叔段的骄纵贪婪采取观望放纵、不予批评、更不予制止的态度,共叔段因此而加紧了反叛的步伐,郑庄公最终在鄢一举彻底击败了共叔段。D.颍考叔很孝顺自己的母亲,当他得知郑庄公对自己不及黄泉与母亲“无相见”的誓言后悔的消息后,采取了挖隧道的方式,使郑庄公母子相见,并恢复了母子关系。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2)大都不.过.参国之一4(3)子姑.待之。(4)君将若之何...(5)欲与.大叔,臣请事.之16.翻译下面的句子。(1)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2)姜氏何厌之有?(3)公伐诸鄢。(4)其谁曰不然?(5)其是之谓乎!【阅读与鉴赏】1.兄弟至亲却最终兵戈相向,孰之过?答:我认为是之过,理由是,从文中可以看出。2.庄公真孝还是假孝?5《郑伯克段于鄢》自学检测答案1.C(A共gōng叔段B繄yī我独无D亟qì请)2.C(施,推广,延及。)3.C(辟通避;锡通赐;阙通掘)4.A(A为判断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5.答案:A均为介词,在。B第一个等到;第二个到达。C第一个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代词,他,代指共叔段。D第一个介词,把;第二个连词,表承接。6.答案:C使动用法。其余为名词活用作动词。7.答案:D公语之故,且告之(以)悔。8.答案:D(不是颍考叔挖掘地道,使郑庄公母子相见。而是庄公听取了颍考叔的意见,并采取行动。)9.答案:C(均为送,赠与。A第一个战胜;第二个能,能够。B第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挖地道;第二个名词,地道,隧道。D第一个整治齐备。第二个保全,存在。)10.答案:C(A第一个代词,代共叔段;第二个代词,代指庄公发誓,继而悔之这件事。B第一个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介词,拿,用。D第一个到达,到;第二个延及,到。)11.答案:A(聚集人民)12.答案:D介词,替。(A第一个地名;第二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合乎祖制。B第一个介词在;第二个介词,向。C第一个连词,和;第二个动词,到,遭到。)13.(1)亟:多次,屡次弗:不。(2)不过:不超过。(3)姑:暂且。(4)若之何:拿他怎么办。若何,怎样。(5)与:给。事:侍奉。14.答案:B(命,是命令的意思,不指命运。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北部边区的城邑暗中归附自己控制,)15.B
本文标题:郑伯克段于(自学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1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