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生态工程与生态城镇规划2
第四章、生态工程与生态城镇规划内容提要1、生态工程概念及其应用2、生态城镇规划一、生态工程的概念与意义第一节、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应用二、生态工程的类型与应用BACK一、生态工程的概念与意义1、生态工程的概念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如形成的有稳定物质能量流动链条的桑基鱼塘生态工程。桑树养蚕养鱼鱼塘底泥种树肥料养鸡蚕蛹养猪桑树叶粪便蚯蚓2、生态工程的意义解决人类面临环境恶化的状况,提高现有生产空间的效率;避免生态资源的巨大浪费,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BACK二、生态工程的类型及应用1、农业生态系统:可分为农田、农业、及农村生态工程三个层次。其对象分别是农田、农业、农村我国典型的农业生态工程——桑基鱼塘桑基鱼塘原理图广东肇庆生态农村系统2、节水与废水处理利用的生态工程:利用生态过程将废水回收、再生、回用、再循环等。以人工湿地为例给大家讲解。深圳人工湿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基地人工湿地的机理以人工方式建设成湿地,并利用湿地中微生物、高等植物、以及动物等的综合作用,在吸附、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下,使污水污染物浓度减低。通常人工湿地使用的植物有:浮游植物系统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人工湿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常作为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挺水植物——芦苇常作为人工湿地的处理污水的浮水植物除了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之外,通常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还会栽培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比较耐湿的植物作为处理用的植物。如:美人蕉、富贵竹、芋类植物等在治理污水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富贵竹风信子马蹄莲芋美人蕉3、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如: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生态工程以防风固沙为目的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除了必要的施工建筑之外,还利用了生物生态系统的防侵蚀的作用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水土保持除了必要的施工建筑之外,还利用了生物生态系统的防侵蚀的作用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淮河入海口的水土流失防护工程高速公路的护坡生态工程垦地周围的防风生态林4、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开发的生态工程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减少废物产生,并合理利用废物。实例:集约养殖场的禽畜粪尿的生态处理。集约养殖产生大量禽畜粪尿堆肥处理太慢直接用于农田施肥太肥产生大量异味生态方法达到零排放6、生态建筑及生态城镇建设的增加绿化面积的生态工程:如建筑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美丽的屋顶花园技术策略1洁净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等无污染型能源。太阳能(发电、取暖)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风能(发电)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图技术策略2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如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势等。尽可能利用天然热源、冷源来实现采暖与降温;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降温、除湿。技术策略3材料的无害化、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建筑材料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技术策略4水的循环利用与中水处理。在适且的范围内进行雨水收集、中水处理、水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特别是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技术策略5结合居住区的情况(规模密集、区位、周边热网状况)采取最有效的供暖、制冷方式。加强能源的梯级利用。技术策略6结合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外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和水体,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声、光、热)。技术策略7使用本土材料、降低由于材料运输而造成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在技术成熟、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住宅的物理性能。技术策略8注重不同社会文化所引发的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住宅设计的影响。提倡基于健康、节约的基础上的生活方式。延伸阅读10座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盘点——NO.1迪拜太阳能垂直村迪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国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除了沙子和创造性外,迪拜还拥有什么丰富的资源吗?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格拉夫特建筑设计事务所(GraftLab)设计的垂直村落便充分利用了这种优势。建筑表面与太阳能收集器呈特定角度。太阳能收集器位于这个多功能建筑群的南端,装有自动旋转枢轴,可让日照时间实现最大化延伸阅读10座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盘点——NO.2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这家淡水工厂由一系列堆叠在一起的生物圈构成,从外观上看,它好像是一堆肥皂泡。这是一座怪异的高塔,其玻璃圆顶结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利用红树过滤海水以获取淡水。红树可吸收咸水中的物质并渗出淡水。宝贵的淡水钻出红树体外后蒸发并凝结成露水,工厂内的淡水池则负责收集露水。延伸阅读10座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盘点——NO.3土耳其One&Ortakoy建筑群这个名为“One&Ortakoy”的多功能建筑群位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它拥有弯曲的有机形态以及被绿草和鲜花覆盖的起伏屋顶,与所在的美丽山区融为一体。这个建筑群位于奥尔塔科伊附近地区,现正在建造之中。它由两座建筑构成,正面使用天然石头打造。其中一座是住宅建筑,另一座则是商用建筑。延伸阅读10座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盘点——NO.4法国绿屋顶中学马塞尔·塞姆巴特中学位于法国索特维尔·莱·鲁昂地区,紧挨着一家公园。这所中学巧妙地与周围的绿草和树林融为一体,让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存在。它的扩建项目由一家餐馆、学生宿舍、员工宿舍以及工作坊构成,绿色屋顶波浪起伏,能够起到天然的隔热作用。延伸阅读10座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盘点——NO.5苏丹摩天水塔在面积广阔的苏丹沙漠,淡水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获取淡水的难度超乎人们想象。有意思的是,沙漠地下深处也隐藏着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湖,如果能够有效加以利用,当地居民的生活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波兰建筑事务所H3AR提出了一种解决之道,即建造外形好似当地猴面包树的水塔群并利用地下泵抽水。水塔内建有一个水处理厂、一所医院、一所学校以及一个食物储藏中心。延伸阅读10座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盘点——NO.6集雨摩天楼如何让建筑在最大程度上收集雨水?H3AR设计的集雨摩天楼可能给出答案。借助于覆盖整个外部的水槽网,雨水将直接流入一个处理厂。处理后获得的生活用水可用于冲马桶、洗衣服、其他清洗工作以及浇灌植物。根据H3AR的设计,摩天楼的皮肤与屋顶上一个巨大的碗状雨水收集设施结合在一起,在最大程度上获取雨水。延伸阅读10座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盘点——NO.7法国第戎多功能生态区不妨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充满绿色的社区从垂直花园和绿色屋顶到自行车道和生态友好型运动场,所有这一切都毗邻市中心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在世界范围内,类似这样的生态区设计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就包括法国第戎的多功能生态区。延伸阅读10座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盘点——NO.8分散式可持续社会这一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打造一栋建筑或者一座城市,而是针对整个社会进行的一次重新构想。打造者CTRLZ建筑师事务所表示:“我们相信建筑不再是有关形式或者功能,而是有关各种各样的联系。网络系统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链接与联系的力量。”商业设施、食品生产、装饰性花园、住宅、公共空间以及能源获取都能以一种强调居民合作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延伸阅读10座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盘点——NO.9英国萨里地下绿化带酒店英国萨里赫斯哈姆高尔夫俱乐部的地下五星级酒店由ReardonSmith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酒店内建有豪华温泉会所以及高尔夫设施。为了防止不必要的土地开发,英国建立了绿化带。通过栖身地下这种方式,这家五星级酒店满足了有关城市发展的限制条件。此外,这一设计也同样能够降低对交通流量的影响。由于地上建筑栖身于现有林地之内,附近当地居民的视野不会受到影响,可以尽情欣赏那不可触摸的自然景色。延伸阅读10座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盘点——NO.10北京创意区绿化带北京是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并且正在饱受空气污染之苦。这座城市急需富有创造性的绿化带出现,在为北京居民提供自然空间的同时防止进一步开发。不久之后,北京便将迎来一个由Unstudio公司设计的绿化带。这个绿化带不仅让当地居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同时又通过配备商店、餐馆以及公共交通等设施保持生活的便利性。在设计“创意区”的比赛中,Unstudio公司递交的方案最终胜出。他们打造的创意区将成为实验性建筑的一个展示平台。第二节、生态规划的概念及应用一、生态规划的概念与意义1、概念: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着重贯彻生态学的科学原理,强调生态要素的综合平衡,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2、生态规划的意义:以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制定原则整体化原则:生态规划与区域规划目标一致;适度性原则:以适应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力为依据;协调共生原则:保证规划过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二、生态规划的制定因区而异原则:根据不同规划区域物理条件与历史条件的不同确定生态规划。生态平衡原则:以生态平衡理论为依据,重视好水土、大气、人口社会等各个因素的平衡发展;高效和谐原则:生态规划应以生态原理为依据,保持低能耗与高效率的效果;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规划应突出即满足当代发展还要满足后代人发展。2、生态规划的主要目标经济社会生态三、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生态功能区划分: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不同划分不同类型的单元。应遵循如下原则⑴应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⑵利于居民生活;⑶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土地利用布局:在土地利用布局中应注意土地开发种类的选择与开发次序的选择四、生态规划的子项4.1生态产业体系建设4.2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4.3生态人居体系建设4.4生态文化体系建设4.5能力保障体系建设附件1、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2、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3、案例(滁州市南谯区建设规划)山东省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广州大学城第五组团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本文标题:生态工程与生态城镇规划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