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1届高三一模考试(历史)
北大清华状元、一线名师真人在线互动家教平台-1--2010-2011学年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一模”考试试题历史命题单位:清原高中命题人:李孝莲校对人:马天鹰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史记》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C.商朝卜辞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C.维护宗法制度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3.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4.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5.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岁)在邑,十七(岁)在天下”。康熙、乾隆年间,沿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B.明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基本情况C.明代徽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D.明朝地方政府对社会风俗变化所持态度6.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7.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北大清华状元、一线名师真人在线互动家教平台-2--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8.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南京保卫战9.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将举全市之力筹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辛亥革命对我国的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最主要表现在A.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0.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11.2010年1月19日,运送八位中国维和英烈灵柩的灵车经过天安门前时,民众打出“沉痛悼念海地地震遇难的中国维和警察”横幅。中国参与海地维和行动说明当前我国A.一贯坚持无论大国、小国一律平等原则B.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D.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12.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建立国民自卫军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13.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举足轻重14.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B.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北大清华状元、一线名师真人在线互动家教平台-3--D.雅尔塔体制、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15.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16.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近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首富、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自5月份以来,下跌了近三分之二。这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经济全球化使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C.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拉大了南北差距D.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17.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18.2008年9月27日16:43,翟志刚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19.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20.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21.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北大清华状元、一线名师真人在线互动家教平台-4--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梭伦D.彼特拉克22.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住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23.“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A.蒸汽机B.发电机C.电动机D.内燃机24.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A.王韬B.康有为C.粱启超D.陈独秀25.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②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③与欧美国家建交④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第Ⅱ卷(5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传教士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之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圣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帝国(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当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论法的精神》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笼统含混的责难……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伏尔泰《风俗论》北大清华状元、一线名师真人在线互动家教平台-5--材料三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视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因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来治理国家。对一个被启蒙思想鼓励过的理想的开明君主来说,与绅士阶层一起商议国事是一个本质特征。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美)孟德卫《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共同之处。他们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其用意相同,请指出其相同的用意是什么?(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伏尔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途径。他们两人都没有到过中国,你认为谁的观点更贴近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现状?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27.(18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端。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英国和苏联为例,简要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与其相适应的经济理论是什么?(4分)(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①简述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及其成因。(4分)②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中
本文标题: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1届高三一模考试(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3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