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GPS-CR住宅电梯简介GPS-CR系列住宅电梯,是中日双方针对中国住宅楼宇的特点,精心设计的高性能电梯。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先中国市场住宅使用电梯低档次、性能差的局面。大大提升了电梯的可靠性。它集交流变压变频驱动技术、微机控制、数据网络、模块系统及先进的自检程序为一体,运行安全、舒适,维修方便,人性化的设计加以优越超凡的性能,并以其先进的节能技术,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急剧提升贵楼盘的品质及附加值。·矢量控制的交流变压矢量控制的交流变压变频(VVVF)调速技术,是整台电梯强健的心脏。日本三菱电机是全世界首家成功地将此技术应用于电梯产业并由此开创电梯驱动新纪元的公司。VVVF技术实现了曳引驱动的矢量变换控制,通过变压变频的精确调速,按照现代人工学原理,利用电脑优化设计而成的理想速度曲线运行,令电梯运行平稳、安全、高效,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体对乘坐舒适感的要求。成熟的变压变频(VVVF)系统与专用的马达相匹配,减少了马达运行时的振动和噪音。应用最新的全数字化PWM脉宽调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能有效抑制低频转距脉动,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很接近正弦波形。轴套式数字测速编码器直接套装在电机主轴上,与主轴同心,不打滑,测速精确,从而使电梯运行更平稳、舒适。大功率开关器件使用了IGBT(隔离栅双极性晶体管),开关频率极高,通常达到10kz以上,开关频率超出了人类听觉范围,大大降低了电机的噪音,从而运行寂静无声。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IGBT的体积也越做越小,因而使得控制柜尺寸随之变小,相应加大了机房使用面积。·电气控制系统高度集成化设计。随着模拟电路技术和数字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设计、工艺和制造设备的不断改进,使大规模的表面贴装技术(SMT)及大型高集成电路(LSI)专用芯片在本产品中得以广泛使用,从而极大程度地缩小了控制电路的印版面积,降低功耗,延长使用寿命,减少了印版的数量,因此使控制屏尺寸大为减小。另外,单面维护设计的控制屏,增加了维修的便利性。·采用日本三菱电机首创的数据网络信号传输系统。把大量的微机分布在电梯控制屏、轿顶站、轿厢操纵箱及各个层站等部位。各台微机之间的通讯以计算机串行通讯方式连接成一个网络,从而实现大规模、高速率、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每台微机处理器都是为特定的要求而专门设计的,保证了整个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大大减少了各部件之间的连线和接口,故障发生率被降到最低点。·采用新型的无连杆式门机结构。通过一个微机控制专用变压变频(VVVF)调速驱动系统控制门机,并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无连杆式同步带门机结构,实现电梯层门开关的轻缓、平稳和安全。同时,此领先技术,大大减少了门机这一电梯主要部件间的连线和接口,使门机系统从根本上摆脱了事故频发的局面。·GPS-CR的群控系统。两台电梯的群控制,是在充分考虑了住宅楼宇建筑特点,精确计算大楼的实际交通流量和电梯的运载能力后得出得设计思路。取消了独立或专用的群控部件(群控柜和群控印板),而采用了二台电梯中微机通过光纤直接连接,实现群管理控制;削减了部分群控AI智能高级功能,如高峰交通控制。GPS-CR的群控功能使用户得到高技术和低价格的双重享受。这一改进,进一步体现了上海三菱客户至上的企业生存理念。·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原先的SDE(安全触板),与AMS(光幕)相结合,改进为MBS(带双侧安全触板的光幕),即非接触门保护装置。更增加了整个运载过程的安全性。体现了上海三菱以客户为上帝,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适合住宅楼宇的操作方式和功能GPS-CR轿厢的设计不仅是功能性、实用性的,更带有了独特简约的风格。·GPS-CR电梯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系统能自动计算出层站之间的最佳速度曲线,并根据负载和速度的需要,对电源的电压和频率连续不断地进行调节控制,即在实时计算的基础上,满足高效运行性能的要求,并实现节能约。·称量起动采用称量起动,即起动时根据轿厢的实际重量(通过轿顶上的差动变压器检测轿厢实际载重量)给电动机预加起动力矩(按连续线性关系),使起动冲击减到最小。具体地说,如果未给电动机预加启动力矩,例如当轿厢空载上行时,对重侧(重量为轿厢自重+50%额定载重)比轿厢侧重,当电动机抱闸放开时,轿厢会突然上提;相对应地当轿厢满载上行时,轿厢侧比对重侧重,当电动机抱闸放开时,轿厢会突然下沉,其它情况亦然。按一般闭环控制系统当出现上述情况时才施加力矩控制,而以前的SP-VF系列电梯也只能根据轿厢重量分三段(非连续线性关系)预加起动力矩。但GPS-CR电梯在启动时,先通过轿顶的检测器预测轿厢的实际重量,经分析计算,按连续线性关系对电机预加起动力矩,最大程度得减小起动冲击力,做到真正地称量起动,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因而在电梯起动时,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感和平稳性第一章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各类曳引驱动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木质样板应选用无节、干燥、韧性强、不变形的木材。并且应四面刨光、平直。2.1.2根据提升高度不同,样板横断面不小于表5-1中所列数值。样板横断面要求表5-1提升高度(m)厚度(mm)宽度(mm)≤2020~606040506080100100注:表中要求尺寸为加工后净尺寸。2.1.3加工后横断面不小于100×100mm;的木方(架设样板)、角钢,M16膨胀螺栓或M16的钢筋,薄铁皮,钉子,琴钢丝,8#钢丝等。2.2.1主要机具:电锤、铁锤、水平尺、直角尺、钢板尺、盒尺、线坠、墨斗、钢锯。2.2.2木质样板在制作时要确定电梯的主轨间距,副轨间距,门宽三者的数据。制作样式如(图1.1).图1.1样板固定是要根据电梯的门与主轨,门与副轨之间的距离来确定三者之间的位置如(图1.2).脚手架的搭设不得妨碍样线和导轨的安装。副轨样板主轨样板门样板图1.22.3作业条件2.3.1井道内脚手架搭设如(图1.3AB),并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装部门提供的图纸要求。图1.3A图1.3B2.3.2脚手架平台最高点位于井道顶板下1.5~1.7m处为宜,以便稳放样板。顶层脚手架立管最好用四根短管。拆除此短管后,余下的立管顶点应在最高层牛腿面500mm处,以便于轿厢安装。2.3.3脚手架钢管档距以1.4~1.7m为宜,为便于安装作业,每层厅门牛腿下面200~400mm处应设一档钢管,两档横管之间应加装一档横管,便于上下攀登,脚手架每步最少铺2/3的脚手板,各层交错铺板,以减小坠落危险。2.3.4脚手扳两端探出排管150~200mm,用8#铁丝将其与排管绑牢。如(图1.4)图1.42.3.5脚手架必须经过安全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2.3.6现场施工用电、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国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2.3.7各层厅门口必须设有良好的防护门或防护栏;并且各层厅门口及每步脚手板上应保持干净、无杂物。2.3.8实际测量顶层高度,底坑深度应与图纸相符,并核算是否能满足该梯工程的要求。3操作工艺3.1.1搭设样板架:3.1.1.1在井道顶板下面1.2m左右处用膨胀螺栓或钢筋将角钢或者是托木水平固定于并道壁上。3.1.1.2若井道壁为砖墙,应在井道顶板下1.1m左右处沿水平方向剔洞,稳放样板木支架,并且端部固定。3.1.1.3样板支架方木端部应垫实找平,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3/1000。3.1.2测量井道,确定标准线3.1.2.1预放两根厅门口线测量井道。两线间距为门净宽度。每层测量两组数据.测量方法如(图1.5)图1.53.1.2.2根据井道测量结果来确定基准线时,应注意的问题:a井道内安装的部件对轿厢运行有无妨碍,如限速器钢绳,选层器钢带,限位开关,中线盒,随线架等。同时要考虑到轿门上滑道及地坎等与井壁距离,对重与井壁距离,必须保证在轿厢及对重上下运行时其运动部分与井道内静止的部件及建筑结构净距离不得小于30mm。b确定轿厢道轨线位置时,要根据道轨架高度要求,考虑安装位置有无问题。道架高度计算方法如下.H=L-A-B-CH——L——A——B——C——道架高(左);轿厢中心至墙面(左)距离;轿厢中心至安全钳内表面距离;安全钳与导轨面距离(3~4mm);导轨高度及垫片厚度之和。c对重轨道中心线确定时应考虑对重宽度(包括对重块,最突出部分),距墙壁及轿厢应有不小于50mm的间隙。d对于前后开门(贯通门)的电梯,井道深度≥厅门地坎宽度×2+厅门地坎与轿厢地坎间隙×2+轿厢深度。并应考虑井壁垂直情况是否满足安装要求。e各层厅门地坎位置确定,应根据所放的厅门线测出每层牛腿与该线的距离,经过计划,应做到照顾多数,既要考虑少剔牛腿或墙面,又要做到离墙最远的地坎固定后,其门立柱与墙面的间隙小于30mm而定。f对于厅门建筑上装有大理石门套以及装饰墙的电梯,由于它们的施工在后,因而确定厅门基准线时,除按照上述e进行考虑外,还要参阅建筑施工图,同时考虑门套及装饰墙的施工。g对两台或多台并列电梯安装时应注意各电梯中心距与建筑图是否相符,应根据井道建筑情况,对所有厅门指示灯,按钮盒位置进行通盘考虑,使其高低一致,并与建筑物协调,保证美观。h对多台相对并列电梯确定基准线时,除上述应注意的事项外,还应根据建筑及门套施工尺寸考虑做到电梯候梯厅两边宽度一致,两列电梯厅门口相对一致,以保证电梯门套施工或土建大理石门套施工的美观要求。i确定基准线时,还应复核机房的平面布置。曳引机、工字钢、限速器、极限开关、选层器等电气设备的布局有无问题,维修是否方便,并进行必要的调整。3.1.3样板就位,挂基准线:3.1.3.1样板加工制造如(图1.1)。样板的木条应四面刨光、平直,按图纸要求组装,并用胶粘牢,将样板就位。如(图1.6)图1.6基准垂线共计14根,其中:轿厢导轨基准线6根对重导轨基准线6根厅门地坎基准线2根样板的定位要根据图1.4中的ABCD四条线来定位置。保证左右相等。线的长短可以根据电梯的门宽,主副轨间距以及门与主轨,门与副轨的间距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来。为了简化施工,挂基准线也可以不采用整体样板,而采用在木方上直接钉木条法。但所采用材料必须符合本章第一节要求。3.1.3.2无论采用样板法或直钉木条法,首先应按照第3.1.2条要求进行通盘考虑后,确定出梯井中心线,轿厢架中心线,对重中心线,进而确定出各基准垂线的放线点,划线时使用细铅笔,核对无误,再复核各对应线尺寸是否相等,偏差不应大于0.3mm。样板或木方上木条的水平度在水平面内不得大于3mm。3.1.3.3在样板处,将钢丝一端悬一较轻物体,缓缓放下至底坑。垂线中间不能与脚手架或其它物体接触,并不能使钢丝有死结现象。3.1.3.4在放线点处,用锯条或电工刀,垂直锯或划一V形小槽,使V形槽顶点为放线点,将薄铁皮覆盖在V形小槽上固定并用钢锯条在上面锯一开口至样线位置将线放入,以防基准线移位造成误差,并在放线处注明此线名称,把尾线用铁钉固定在样板上。ABCd3.1.3.5线放到底坑后,用线坠替换放线时悬挂的物体,任其自然垂直静止。如井道较高或有风,线坠不易静止时,可在底坑放一水桶,将线坠置于水或机油中,增加其摆动阻力,使线坠尽快静止如(图1.7)图1.73.1.3.6在底坑上600~1000mm处用木方支撑固定下样板,待基准线静止后用U形卡钉将线固定在样板木上,然后再检查样板上各放线点的固定点的各部尺寸、对角线等尺寸有无偏差,确定无误后。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4.1.1基准线尺寸必须符合图纸,各线偏差不应大于0.3mm。检查方法:尺量。4.1.2基准线必须保证垂直。检查方选:吊线、尺量。4.2基本项目:4.2.1样板架水平偏差不得大于3/1000。4.2.2并列电梯、厅门中心距偏差不得超过20mm。4.2.3相对电梯、厅门中心线偏差不得超过20mm。5成品保护5.1各层厅门防护栏保持良好,以免非工作人员随意出入。5.2作业时防止物体坠落,避免砸坏样板。5.3作业出入井道时,注意不碰厅门口线;井内作业时,特别是电、气焊作业时,注意爱护基
本文标题:电梯安装施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