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训练伤浅析及常见病防治全军上下深入贯彻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重要指示要求,部队训练强度持续加大,实弹训练、比武演练、对抗演习等大项活动不断增多,训练伤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基层官兵对训练伤防护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部队军事训练伤致伤因素极为复杂,既有人体本身的内因,也有训练场环境和气候的外因,因而制定预防措施,进行科学的训练和组织实施,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和教育,保证健全的心理健康等显得尤为重要。一、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和影响因素(一)、训练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2)软组织损伤。(3)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4)其它:肌腱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囊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按损伤病程分:(1)急性损伤:短时间内遭受暴力所致的损伤。(2)慢性损伤:多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来。按损伤程度分:(1)轻度损伤:有较轻功能障碍,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2)中度损伤:有明显功能障碍,需停止患部练习。(3)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训需住院治疗身体素质和解剖结构因素: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操作的保证。入伍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士兵,其训练伤的发生率低,身体耐力相对较强。一些骨关节的结构因素也是造成训练伤的原因,如先天髋过度外旋、足过度旋前等。身高与身体质量的比值越大,损伤的机会越多。一般认为,身材矮小的人易发生训练伤;肥胖也被公认为是训练损伤的危险因素,其显著增加下肢在运动中的负荷,增加损伤机会。此外,吸烟、食物摄入限制都是危险因素。女性肌肉含量比男性少,支持性也小,受伤率高于男性,而且女性内分泌因素也可能影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训练科目的影响: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科目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训练科目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为训练伤的致伤因素。不同的科目发生不同的训练伤:夜行军易致踝关节扭伤,投掷手榴弹训练易致肩关节扭伤和肱骨骨折,双杠倒立的跌伤易产生胸颈部的外伤等。训练环境的影响训练场地是否符合要求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或跌倒损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单双杠、独木桥等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起效等。训练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韧性,并促进思维活动,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训练成绩并预防训练伤发生。睡眠不良、思想麻痹、精神紧张、未做准备活动、未从易到难、技术动作不熟练及组织工作不力均显著提高训练伤的发生率。二、训练伤的预防原则和处置方法(一)、日常训练中各类受伤的表现①训练性“膝关节痛”:即训练所致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②胫骨内压增高症:即训练后小腿内侧痛。小腿内侧痛的重要原因为胫骨髓腔内压增高,多发生在进行5公里越野长跑③下肢应力骨折即疲劳骨折:据有关资料显示,外军的应力骨折50%以上发生在训练的第2—4周。我军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调查认为,应力骨折发生有两个时期即第2、4周为多。④踝关节韧带扭伤及骨折:我军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训练性足踝部损伤发生在基础训练的2—4周内,发生此类损伤多与训练环境和着地因素有关。另外,软组织损伤及挫伤也较为多见。由于场地适应性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训练中易导致软组织的摔伤及挫伤,症状多较轻,一般对症处理均可继续参加训练。⑤肌肉、韧带挫伤或撕裂伤:各类器械训练时,易发生皮肤擦伤和肌肉、韧带挫伤或撕裂伤;部队进行战术训练时,除了可能发生上述损伤外,还可能发生骨折和关节脱臼(二)、最容易受伤的战士类型分析训练中受伤的情形,四类人员伤情突出。一是体质差。一些战士入伍前锻炼较少,体能素质差,入伍后由于训练强度大,节奏快,难以完成全部课目,勉强而为之,训练强度超过承受能力,加上耐受力差,容易形成累积性疲劳而受伤。二是感觉不协调。往往因自我保护意识和个体动作悟性不同,训练中的动作协调性不够,在训练中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而造成受伤。三是心理素质差。这类战士对耐力、爆发力、反应能力要求很高、高强度体能训练课目、尤其是进行器械训练时往往产生恐惧、紧张等,产生心理障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训练水平,容易受伤。四是性格内向。这些战友在受伤后,往往不好意思表现出来,忍着,结果耽误治疗,小伤引发大伤。(三)、训练受伤最常见的处置方式在训练场上万一不慎发生了损伤,应及时科学处理,常用的处理措施如下:首先,要及时让受伤官兵休息,停止患部活动。通过休息减轻疼痛,防止损伤加重;如果有了渗出和肿胀,应进行局部冷敷,损伤24小时内不能热敷或按摩、揉搓及药酒类涂擦,因为这些方式会加重组织渗出,加重肿胀。(四)、训练受伤最常见的处置方式可用弹力绷带或普通绷带对伤处进行压迫包扎,防止皮下小血管破裂发生皮下血肿。其次,抬高受伤的肢体,利于肢体远端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对于皮肤的破损,则可用碘酒和酒精局部消毒,以防止感染。当急性期过后,要抓紧时机,及早治疗,早日康复。根据损伤的状况,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三、常见的军事训练伤防治1、训练性晕厥训练性晕厥是指在军事训练中,由于大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它极易造成参训者外伤,也是猝死的高危因素之一。(1)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乏力等,血压特别是收缩压下降是训练性晕厥的常见症状,而脉搏很少有变化。(2)紧急处理:1、发现参加训练的官兵面色苍白、恶心、眩晕等症状是时,让他扶着慢走或慢跑一段时间;2、严重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除武器装具,松开衣扣、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抬高下肢,自小腿向心脏方向作推摩和揉捏,按压人中、内关穴,放松肌肉,并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情况;3、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者立即吸氧(4~6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4、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或平衡液;5、抽搐者给予肌肉注射安定10mg;6、若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低于80mmHg),出现休克,可用多巴胺20mg+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7、在救治过程中若发现脉搏极不规则或双肺底有湿罗音,应减慢补液速度,静脉注射呋塞米(速尿)20~40mg,静脉注射毛花苷丙0.2mg。并宜边救治边后送。(3)预防措施:①强调训练后放松活动。训练后的放松活动有利于人体从训练的紧张状态逐步过渡到正常生理状态,防止血液的突然再分布而使脑组织处于短暂缺血状态。②运动性晕厥多发生于初始体格健康水平较低、训练前饥饿、准备活动不充分有关。因而应加强运动性晕厥预防知识教育,增强科学练兵意识,做好高强度训练前热身练习,注意训练过程中的体力分配,重视剧烈运动后的减速运动。2、训练性低血糖军事训练引起的低血糖称为训练性低血糖。多发生在急行军、越野跑等科目的训练过程中或结束后。主要原因是:训练紧张.强度大,体内能量稍耗过多.导致大脑皮层糖代谢的功能紊乱,胰岛素的分泌过多。(1)临床表现:参训者感到明显的饥饿、极度疲乏、头晕、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较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语言不清、呼吸急促、脉搏增快、瞳孔散大。血糖明显下降。(2)处理:使患者平卧,喝些浓糖水或吃些食物,一般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对不能口服者,应静脉注射50%葡萄糖,剂量视情而定;如有昏迷或休克时,可用针刺或手指掐人中、合谷等穴急救。(3)预防:①剧烈训练前可食足够的含糖食品,或饮糖水及含糖饮料。②空腹或患病初愈的参训者应避免长时间和较大强度的训练3、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训练中发生急性软组织损伤时,初步处理原则是减轻疼痛、限制肿胀、预防炎症、防止进一步损伤。具体措施是休息、冷疗、压迫或推散血肿,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等。对疑有骨折发生者,要及时予以制动、固定,抓紧送医院请医生诊治。急性软组织损伤,多为拉伤或扭伤,损伤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局部肿痛,多数伤员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此时,首先应采取冷敷治疗。冷敷常用的方法有冰袋、冷水浸泡等。可在头24h进行,每次持续时间15-20分钟。因为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疼痛和体液的渗出。并可降低细菌活力和细胞代谢,制止炎症扩散和化脓。热敷是一种急性软组织损伤后期及慢性损伤常用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利用热的效应使皮肤和皮下组织温度升高。能减轻局部组织充血。使肌肉松弛、血管扩张而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有消炎、消肿止痛作用,利于损伤的愈合。热敷法有干热、湿热两种。干热比较方便,湿热穿透力强,消炎作用好。一般干热用热水袋或塞紧的葡萄糖水瓶装满热水代用,放在需要的部位。湿热敷法先在需热敷的局部皮肤上涂上凡士林或食用油;再盖上一层薄布.将小毛巾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敷在患处;上面再盖毛巾,保持热度。热敷时间为20-30min.每日可进行数次。热敷时水温要适中,防止烫伤,如用热水袋不要直接和皮肤接触,水温控制在50-60℃。4、训练后出现的肌肉酸痛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会使肌肉耗氧量增加.糖无氧代谢增加.肌肉内酸性代谢产物积累,肌细胞肿胀,导致肌肉内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产生肌肉酸痛。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训练、执勤.甚至发生肌肉损伤。预防或减轻肌肉酸痛首先是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肌肉的血流量.改善循环功能,提高肌肉对乳酸的适应能力和氧化能力。其次要重视训练中和训练后的放松练习,加快肌肉中乳酸的排除和氧化。第三,训练要科学,开始训练要按排上下肢交替训练,降低肌肉负荷减少乳酸的产生。第四.训练量应从小到大,有条件的单位训练后可洗热水浴,按摩肌肉丰富处。可用热毛巾热敷。擦些松节油,都可起到缓解和预防肌肉酸痛的目的。5、如何正确处理抽筋?所谓抽筋,是指局部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制收缩而不能主动放松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现象。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肌肉突然猛力收缩时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和活动障碍;二是长时间的剧烈训练,身体大量出汗,热量及盐的丧失,引起肌肉的不自主强直收缩而发生“抽筋”;三是寒冷刺激、疲劳、饥饿、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诱发的肌肉痉挛。一旦出现“抽筋”,不宜立即牵引或按摩,应平卧或坐于舒适位置,缓慢牵引痉挛肌肉或做伸展运动,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轻缓牵引。但对付抽筋,关键在于预防,只要训练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大部分抽筋现象都是可以避免的。6、急性韧带损伤急性韧带损伤是训练中较为常见的损伤之一。多为关节扭伤所引起。一般无明显关节症状。仅为局部轻微肿,严重者发生韧带完全断裂,且有关节囊部分破裂,关节出现明显不稳.此时应及时根据具体损伤情况予以制动和手术修复。急性韧带损伤最常见的部位是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还有膝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因为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主要依靠其周围坚固丰富的韧带来维持稳定。所以比较容易发生损伤,一旦损伤,均可使关节稳定性受到影响。7、疲劳性骨折疲劳性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指剧烈运动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轻微骨折,是军事训练中常见且严重的损伤之一。其发生原因是由于骨骼受到长期、反复的直接或间接的伤力,并不断积聚,一旦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就会使骨产生微裂纹所致,最后出现裂断。预防要点:①避免长距离、持续性、大运动量训练;②训练中避免局部负担过重,同时应掌握良好的动作要领,如跑步的落地缓冲和正确的蹬跨动作;③有条件的情况下,改善鞋的性能;④加强训练中的医学监督,早发现早处理;⑤调整训练手段,必要时停止患部的负重练习消除战士训练后的疲劳,对预防疲劳骨折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常用的消除疲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充足的睡眠;(2)训练后进行温水浴和局部热敷;(3)采用手法按摩和器械按摩;(4)合理配制饮食营养;(5)合理安排训练科目和训练量;(6)劳逸结合,适当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括动;8、肩关节脱位早期应如何处理肩关节脱位多发生于单双杠及战术(低姿匍匐前进)训练中。在战术训练中,胸部压的过低紧贴地面,上臂过度外展肘部屈曲时,使肩关节处于井展、外旋的位置.加之躯干向前用力,极易导致肩关节脱位。脱位后肩部畸形、疼痛、活动受限,诊断比较
本文标题:训练伤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7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