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论当下中日开战可能性
《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即指战争。每当我们翻阅历史,总能在字里行间看到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看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战争一次又一次光顾人类的家园,在饱啖鲜血后扬长而去,留下未亡人的悲啼,留下大地的伤痕,然而。在痛恨战争的同时,我们同样能在动荡与混乱中,看到正义的曙光与人性的光辉。毫无疑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便是其中之一。十四年的抗战,是中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的伟大胜利。从黑龙江畔到腾冲城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担上了守土抗战的重任,涌现出了一批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用血肉筑起了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我们忘不了谢晋元在四行仓库顽强不屈,忘不了姚子青在宝山县坚守孤城,忘不了张锡沽阵中无勇非孝也的坚定,忘不了戴安澜在缅甸丛林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的决绝。忘不了他们驱日寇于国土之东,将和平带回赤县神州的不朽伟业。刚刚过去的抗战胜利70周年,让我们在欢欣鼓舞之际,更应做些深刻的思考。战争已远去70年,可中日之间似乎依旧充满着不和谐的符号,日本内阁右翼化趋势越来越快,在钓鱼岛问题上更屡屡挑战中国的底线,去年更是通过了新安保法案,狼子野心昭然若示,那么这种不和谐是否会演变成战争呢?我们是否应在日本咄咄逼人之际,先发制人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极小,我们中方更不能主动挑起战争。首先,现代战争的方式与后果降低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信息化时代的战争无论是方式还是杀伤力都远不同于过去。短兵相接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就日方而言,中国的第二炮兵部队拥有数千枚东风巨浪系列的导弹及庞大的核武库,足以对地狭而长的日本造成毁灭性打击。对中国而言,日本的海空军同样具有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投放到中国沿海的实力。所以现代武器更倾向战略威慑力量而不是用于实战。其次,中日之间日益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也使双方尽力规避战争。随着上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步伐越来越快,拥有丰富资源,广阔市场,强大购买力和丰富劳动力的中国和拥有先进高技术与成熟现代企业的日本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势不可挡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双方的双边贸易额也快速增长,日企在中国赢得了一块拥有十多亿人的大蛋糕,同时也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中日双方已成了彼此不可或缺的互利共赢的伙伴。战争无疑会对双方的经济合作与发展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所以说,这种密切的经济联系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再从中日双方所处的战略环境来看,中国从藏南到南海,我国与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有一系列陆权海权冲突,而美国亚太驻军更是以三条岛链对中国进行重重封锁。白刃加于胸则不顾流矢,我们缺乏美国那种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的天然优势。日本因历史遗留问题,在择捉等北方四岛和竹岛问题上也与俄罗斯和众多亚洲国家之间存在一系列矛盾,面对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环境,中日双方无论不敢轻易言战。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战后重生的日本都是年轻的国家,肩上分别担着抓紧时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谋求政治军事大国,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的长远任务,“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场战争国家国力和民生的影响难以估量。这是两国均不能承受之重。邦国之交,理性高于感性,所以我们不能被仇恨冲昏头脑,而要努力争取和平,达成谅解。而且在抱定不打响第一枪的原则同时,我们必须加快国防现代化和远洋海军建设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软硬兼施,合作共赢,求同存异,达成共识。让亿兆黎庶不再受四面边声连角起之苦,让一衣带水的友邦不再刀兵相见,干戈相加。送别2015,迎接2016,让我们放眼未来,着力发展,追求和平,在新的一年,给中国梦奠定一个更夯实的基础。正文灯塔国的黄昏:写在美国大崩溃前夜(牛文)导语万字长文,内容丰满,推荐给有耐心的盆友们。一、全球化产业链分工的三元结构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产业链分工,是一个三元结构的体系:分别由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构成。典型的消费国,比如美国,南欧的欧洲各国。典型的生产国,是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典型的资源国,则是俄罗斯,中东石油国,巴西,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等国。[转自铁血社区]美国作为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最顶端,不仅负责向全球提供输出需求,还输出流动性和制度与技术方面的标准和协议,负责全球化的全局统筹与组织。美国输出的制度,由三部分构成,政治的维度上是联合国,经济和金融维度上面是全球货币体系。贸易维度上,是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WTO。这就是全球化生产与协作的顶层设计。同样作为消费国,欧洲各国和美国相比,则是纯粹的债务型消费国,它们并没有对全球分工提供什么有实质性价值的东西,它们只是欧元区内部的全球流动性再循环链条上的一环,负责把德国的国际收支的盈余花掉。这样,欧元区就可以作为整体表面上与美国之间形成均衡,不至于因为德国的盈余积累过多,而导致欧美之间严重的失衡。欧元的升值压力,也就不会过大。生产国,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体系中,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代。第一代是德日,美国选择工业化德国和日本,一方面有这两个国家工业基础好的历史条件,更重要的是,德日都是制衡苏联阵营的最前线。二战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德日作为生产国的最惬意的时期。随着德日的如日中天,生产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和盈余,而美国则被逆差和赤字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下,第一次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美国是怎么应对的呢,一边和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另一边和以德国为首的欧共体,签署了《卢浮宫协议》,《卢浮宫协议》也就是让日本失去了二十年的广场协议欧洲版。为什么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失去了二十年,而德国在短暂的不适之后则能再次奋起了呢,因为德国找到了内部平衡自己收支盈余的一群躺着花钱的欧洲。日本脱亚入欧太高冷,在亚洲的邻居里面,估计连找个躺着花钱的合伙人都找不到。德国人能发起欧元来化解美元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什么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人不发起亚元来制衡美元的钳制呢?有可能想过,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执行落地的国家意志和战略构想。不得不说,日本人就是各种奇技淫巧的匠人命,在战略上,它们一贯的鼠目寸光。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就是战略构想缺席的代价。德日被去势之后,由于忌惮德日继续的积累盈余和资本,会主导区域一体化,在美国的全球帝国版图中形成割据势力,于是美国在1990年代启动了第二代生产国。第二代生产国,就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南亚各国。东南亚这些小国来充当生产国,美国就不用再担心它们将来发达了,会形成割据势力。[转自铁血社区]但是由这些小国来充当生产国,有个比较大的缺陷是,它们对于全球流动性的环流表现的过于敏感,美元的潮汐,一涨一落,它们就纷纷的感冒了。并且由于各个小国之间,缺乏一体化的意识,在美元流动性退潮之时,它们为了将流动性更多的留在自己国家,选择了不顾死活的互相踩踏。与其说是索罗斯们一手制造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如说,这场危机里面,更多的伤亡是来自这些生产国之间互相的恶性踩踏。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东南亚的诸多生产国,一蹶不振。并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升级,这些体量太小的生产国,已经在产能上和效率上,无法在满足全球化大生产。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顶住了索罗斯们的进攻,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对于外资来说,是一个低风险高投资收益的官方承诺,为中国赢得了不少的口碑和信任。这次危机过后,中国成为了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分工体系中的第三代生产国。中国作为生产国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相比东南亚这些第二代的生产国,中国的全要素的优势,一下子就把这些竞争对手甩的没影了。让中国成为生产国,难道美国不担心德日曾经的那一幕会重演吗?说不担心那是假的。美国估计做梦都会担心,把中国变成生产国,早晚有一天,随着中国的产能、技术和资本完成了积累,就一定会形成美国全球帝国版图中的割据势力。所以,美国一直死死的卡住入世这一关。在入世前后,美国不停的对中国进行各种底线测试和底牌测试,让中国纳投名状,表忠心。96年台海危机就不说了,银河号,炸大使馆,南海撞机事件三大辱,都是这种测试的具体表现。中国忍辱负重没有辜负美国的战略预期和判断,终于在2000年初拿到了正式入场券,成功入世。在全球化分工体系这盘棋里,中国这名选手,就像一个一贫如洗的泥腿子少年一样,从来没有参加过正式比赛。美国则是几十年以来的久经沙场和考验的常青树冠军,从来没输过。中国说,我可以下一盘吗?美国斜了一眼过来,对着这个寒酸少年啪啪啪就是一顿耳光。少年不为所动,继续问美国,请问我可以下一盘吗。美国以为,怎么打都不还手,这少年真老实啊,好像没反骨,政审关这就算过了。光政审关过了,还不行。美国在战略上,并没有像日本那么缺心眼,他们知道让中国这个巨人选手入局,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所以,美国对中国说,现在你可以参加这一局了,不过,我要先拿掉你的一个的车。一个从没下过棋的业余选手,和一个从没输过的世界常胜冠军下棋,棋还没开始下呢,就先让了世界冠军一个车。这就是中国原始积累的起点。每每想起,仍不免感到心酸。[转自铁血社区]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不会赢。包括中国人自己,大部分都认为中国不会赢。如果当时有个外星人在旁边看棋的话,估计连外星人都会认为,中国不会赢。在美国的预想和愿景中,中国应该一方面会成为它的血汗苦力,另一方面,则会沦为它的经济殖民地,在这盘棋中,美国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中国将输得连裤衩都不剩。从2001年中国入世到现在,已经15年过去了。这盘棋也终于下完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国不仅没有输,还赢得很漂亮,非但没有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并且无论在产能技术和资本各方面,都完成了积累。对此,美国的反应是什么呢,他要悔棋。要求重新再下一盘,让中国让他车马炮再下一盘。这就是美国TPP的战略意图,重新制定规则,让中国再次成为规则的接受者,出让更多的利益,并大幅抬高中国再入局的代价和成本。中国会接受让美国车马跑再和他下一盘吗?显然不可能了。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一贫如洗的寒酸少年了。中国长大了,他志向远大,他要去闯世界。这个形势对于美国而言,已经不仅是在它的全球帝国版图中出现割据势力这么简单了,而是出现了一个可以和它分庭抗礼的竞争对手。用当年阉割德日的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那一套,对中国也不太顶用。虽然,中国在美国的一再施压之下,礼节性的让人民币有序升值,但这也仅止于礼节,并无法根本性的消除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美国现在要捋着袖管要重整旗鼓,决心跟中国再下一局。可是这新的一局,和15年前开始的上一局,完全不一样了。这一局的基本盘面状况是什么呢,全球化一分为二,美国主导的两大海洋版,和中国主导的欧亚大陆版。美国主导的海洋版,规则是亚太区的TTP,和跨大西洋区的TTIP。中国主导的陆版,规则和标准则是一路一带。这两个版本,将展开竞争,这一局,再过15年,谁会赢呢?上一局,美国占尽优势和先机的情况下,都没赢,这第二局在中国已经羽翼丰满的情况下大家展开公平角逐,要说美国能赢,估计它自己都不信。二、美元环流的潮汐与剪羊毛游戏国家的疆界,是战争的结果。每一条边境线,都是历史上长期以来用血与火,用刀与剑,用飞机大炮画出来的。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经济的版图,则是用美元画出来的。美元流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繁荣,美元抽离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萧条。这是全球流动性的区域分布规律。同时,美元的全球流动,还有一个周期性潮汐规律。美联储开动印钞机进行货币扩张,全球经济开始涨潮,风险资产价格节节攀升。美联储进行货币收缩,全球经济变会哀鸿遍野,风险资产价格频频崩溃,避险资产价格,转瞬暴涨。风险资产能跌多少,避险资产就能涨多少。[转自铁血社区]在这一涨一落的美元潮汐中,美国通过通胀税,作弊一样地赖掉了旧有债务。赖掉债务之后,再通过美元回流机制,重新借入低息廉价的美元。借入廉价的美元之后,再对外进行货币扩张,继续向其他国家收取通胀税。这个过程,俗称剪羊毛。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剪羊毛行为,有明剪,这
本文标题:论当下中日开战可能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9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