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北京旧城改造研究——以菊儿胡同改造为例姓名:李泽宇学号:13121107课程名称:城市设计任课教师:汪坚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日期:2016年4月北京旧城改造研究——以菊儿胡同改造为例李泽宇13121107【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进程。但现行的改造模式引发了众多的矛盾冲突,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当前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科学合理的实施旧城改造,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菊儿胡同为例,分析其改造理念与在旧城改造中的得与失。【关键词】旧城改造人文精神庭院交往模式1概念解读与理论基础1.1城市设计概念城市设计主要关注的是作为整体存在的形体环境和行为环境。保护不仅意味着保护现存的城市空间、居住邻里以及历史建筑,而且要注意保护有助于社区健康发展的文化习俗和行为活动。1.2旧城改造概述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旧城区的设施不健全、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达不到城市生活水平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对旧城区进行有计划地改造。旧城改造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对旧有城市基础设施实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有规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主要包括再开发、整治、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旧城区改造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布局合理和完善的必然要求。旧城改造合理则能促进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改造不当则造成诸多不利局面,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1.3国外旧城改造模式的经验借鉴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存在于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之中。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外旧城改造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全盘改变,以新换旧这种旧城改造接近于建一座新城,改变城市的宏观布局与城市风格。(二)保留旧城不动,新建卫星城这种模式保留旧城不变,然后选择在附近的地域建立卫星城,用来充实完善旧城的现代功能,维持城市跟高要求的运转。意大利的罗马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三)维持旧城原样不变,只做局部维修在国外城市,对保存较完好,有着大量历史文化沉淀旧城区的改造,往往采用这种方式。为传承历史文化,采用精雕细凿,很少有大规模拆建。(四)保留旧城的形式与精髓,更换外表的材质这种模式是把破旧的旧城变为全新的旧城,这样既保留了城市原有的人文和特色,又迎合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日本东京的“团地再生”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团地再生”是对功能、设施已经严重落后的集体住宅进行翻新、改造,使居住质量得到提高、价值得以提升的一种城市规划活动。它决不是简单地对旧建筑进行加固翻新,而是要给旧城市实行一次整形外科手术,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提供高品质生活的新型社区。可以看到,国外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的模式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些模式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国内旧城改造大多采取前两种模式,改造方式粗放,以“大拆大建”为主,严重制约了旧城改造的进程,长久以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尚未得到完全解决。菊儿胡同特色许多人高度评价“菊儿胡同”,因为它白墙黛瓦、绿树成荫之美,因为它与周边北京胡同肌理之和谐统一。然而,在吴良镛看来,“菊儿胡同”改造最根本的实质却是:老住户依然回迁到原址,但与原来的大杂院相比,有了集中供暖、独立卫生间和良好的上下水系统,原来的邻里交往并没有疏远……1.4吴良镛的人文精神人居,需要情感的交流!当代中国的人居问题,令吴良镛最为关切,也敦促他不断思索、不断实践。吴良镛认为:“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不同于西方,外国理论不能解决中国的复杂问题。城乡建设亟须适应时代和符合国情的科学创新。”“建筑师首先要具备对人的关切,因为建筑是面对人的。人的需要是最重要的,不是一个个体的需要,而是一个群体的需要、一个社会的需要。人的居住问题要求,无论在城市在乡村,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还是改革开放初还是现在,都是存在的。”吴良镛在对建筑师职责的阐释中,表达着他对人居的关注。吴良镛坚信“人文精神的复萌是当代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他所称“人文精神”,一方面是建筑追求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另一方面则是建筑对社会的关切。他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可以让建筑师、规划师‘借题发挥做文章’的城市、地段几乎所在皆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城市建设史中,有极为丰富的人居环境科学和人文思想。”这不大的“菊儿胡同”,浓缩建筑大师毕生的情怀与追求。由吴良镛主持的菊儿胡同危房改造项目1992年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2实例研究2.1改造前后状况2.2改造原因-----旧城居住区的住房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口拥挤、住房困难2住房严重老化,生活设施落后与不足3居民希望改善住房条件。因此,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工程担负起旧城改造和改善住房条件两方面的重担,也是北京市旧城改造的试点之一。2.3改造理念在改建中,吴良镛先生采取了更多的进深数来强调庭院中“进”的概念,而且在院的形态上又不断出新。胡同吸取了南方住宅“里弄”和北京“鱼骨式”胡同体系的特点,以信道为骨架进行组织,向南北发展形成若干“进院”,向东西扩展出不同“跨院”。有的在传统厢房的位置用过街楼联系两个庭院,使整个建筑群交通方便,由此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两条南北信道搴东西开口显得更四通八达,解决了院落群间的交通问题。院落作为建筑群体,新四合院通过灰瓦白墙、大屋顶十字地面、基座处理和细部处理等手法取得和周边四合院和谐、统一的风格。同时,新四合院建筑则根据现代居住生活的需要巧妙的组织,形成灵活丰富的建筑形态2.4建筑形式:巧妙的运用退台作为屋顶的休息平台和阁楼,不但可以弱化建筑体量感,而且形成了凹凸变化的建筑空间,成为居住者非常喜欢的空中花园;楼梯问和过廊等连接构建都是开放式的,建筑形态虚实相间,人的游走成了建筑灵动的要素;院落入口、楼梯间的门厅以及院落之间的节点这些灰空间,缓和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使建筑空间的节奏疏密有致。这些灵活的建筑形式形成了多样化的空间形态。建筑特色和空间特性:(1)向心性:中心的的围合庭院。(2)封闭性:院落空间的封闭性一方面容易让人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人产生“聚合”的心理取向,在这一点上,四合院和传统院落有着同样的限定作用--安全感。(3)开敞性:与自然界交流的开敞空间院落空间的开敞性使进入其中的人产生开朗、旷达的心理感受,并实现了院落的生态功能。2.5“菊儿胡同模式的挖掘1.强调和城市有机协调发展2.提高密度、科学用地3.保持传统的邻里街坊的骨架4.增加路网密度,完善步行体系5.从传统中寻找空间原型,创新的继承;6.通过城市设计,使住区形态统一中有变化7.通过混合满足需求,对经济活力予以肯定8.完善街道空间,引导户外交往生活9.为邻里交往营造合理的认知规模、交流距离和半公共空间10.对居住文化的承续与整合3设计不足:(1)设计时对相邻院落进行了连通的设计(2)内院本阳光不甚充足,显得略微压抑,院内植物也成为了遮挡阳光的因素,而且因内院的偏小尺度,前后对面的住户私密性受到一些干扰。(3)公共空间,如过廊和庭院等,存在堆放杂物、私搭乱建和临时占用的情况。同时因为不同院落间的桥接和融合,使得管理较为困难,很多地方存在死角,居民选择自行加装防盗措施,使得内院的景观品质受影响,整体的观感也变得杂乱。(4)在户型面积和舒适度上欠佳,停车位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结语菊儿胡同危改小区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次尝试.虽然菊儿胡同存在一些不足但如何从政策上去扶持这种有益的研究设计工作,探讨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旧城改造的道路是值得设计师们研究的。参考文献【1】李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旧城改造模式探讨【2】虞大鹏,吕品晶,旧城街道的生与死【3】吴良镛,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昆仑出版社2009-01-01【4】吴良镛,吴良镛论人居环境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9-01【5】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01-01
本文标题:菊儿胡同改造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0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