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月文化”与诗人情愫天上的圆月,地上的月饼,人间的团圆,这三个圆构成了天、地、人的连环关系,其中月亮是中心环节。人们早就把月亮纳入中国文化的源流。古人说,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在中国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不说那诗人之众、诗作之巨、流派之多,单是那和谐的韵律、严整的对句间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皓月当空,长风拂面乃自然界之一物像,然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缀入,便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而成为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明月之诗”。由此,在诗人笔下月亮就成为一个包括相思在内的多重意象。有月下徘徊、月下孤独的生命漂泊之感,有月下相思、月下怀人的缠绵悱恻之情,悠闲自在、高洁的情怀,有仰望宇宙天人合一的时空永恒之理。月亮,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明月之诗”,这是一种文学现象,但其内蕴的丰富又超过了一般文学现象而具有独特的价值定向。它不是一个文学流派,但其影响之大,却是任何一个文学流派都难以比拟的。本文主要从借月寄托思念之情、借月表现诗人的寂寞与孤独、借月表达志向的高洁、由月引发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喟叹、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等几方面来阐释由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一)悠悠苍天,月亮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就写出了明月永伴无穷尽的代代人生的邈远意境,那周而复始地盈亏圆缺的明月,在历代不同诗人笔下,是那样地充注灵性和神奇魅人。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月光如金波流溢,月轮如飞镜横空,这是多么优美的画面!同样的月光在张孝祥的笔下则银辉闪烁,照澈诗人的心灵世界与宇宙万物:“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在这里,诗人冰晶玉洁的情怀与开阔壮丽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有的诗人还常用水(“月光如水水如天”)、用练(“月华如练”、‘铁门关西月如练”),用霜(“空里流霜不觉飞”、“月照平沙夏夜霜”),用银(“天上月,遥望是一团银”)来形容月光、月色,自然而贴切地创造了许多不同的优美意境。更妙的是有的诗人不直接写天上的月,而是把镜头转到湖面上:“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或转到酒杯中:“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苏东坡《月夜与客饮杏花下)。前者尚属白描,后者则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苏东坡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几句全是议论,把真挚的情感、美好的愿望、人生的哲理和自然的规律包蕴其中。而李贺所写的“蟾蜍碾玉挂明弓”(《春怀引》)一句则是将飞腾的想象,瑰丽的神话与客观的景色自然地铸为一炉。这些咏月佳句,使人既能得到美的感受,又能得到哲理的启迪。陆游的《长相思·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一词,把月亮写得格外有情:“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诗人听说前方作战形势有利,饮酒高歌,与月儿一道憧憬胜利,盼望凯旋,乐观的情绪溢于笔端。再看唐朝诗人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同样是多情的月,表达的感情却与陆游的词相反,深深地衬托出离别人的怨恨和感伤。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呢?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古人写诗填词,常把月亮作为描写对象,描写月华之美,抒发内心感情。他们写月亮多不直呼,而是借助神话传说、形状、亮度,或用借代、比喻,给予种种美好的别称。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还派生出许多生词: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月亮的许多别称,都来源于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如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吴刚伐桂——“桂”字系列别称。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沈约《登台望秋月》)嫦娥奔月——“娥”字系列别称。传说后羿之妻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月亮的“娥”字系列别称: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姱娥、娥月、娥影、娥灵……“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范成大《枕上》)“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谢庄《月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李郢《中元夜》)蟾蜍成精——“蟾”字系列别称。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成了精,由此产生了“蟾”字的系列别称: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李白《初月》)“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李贺《梦天》)“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诗·秋》)“孤蟾久未上,五写不成归。”(宋·司马光《停月亭》)“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方复回。”(刘商《胡笳十八拍》)在以上四个系列别称之外,还有由“兔”、“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新的别称: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罗隐《旅梦》)“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由此形成的别称非常丰富。传说为月亮驾车的神叫“望舒”,月神名叫“结鳞”(又叫“结璘”),月中的五夫人名“月魂”,月亮的归宿处为“月窟”,月亮中有宫殿名叫“广寒宫”……这些都成了月亮的别称。“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曹丕《在孟津》)“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杜甫《瞿塘怀古》)“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唐朝鲍溶《六宿水亭》)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张映光的《论古典文学中“月亮”意象的审美内涵》)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二)月亮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月出》,抒写月下怀念美人之情,可以说是写月亮最早的一首诗。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里,当写到他在“漫漫而修远”的路上“上下求索”自己的理想时,就是“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让月亮在前头开路,让风神在后面快跑跟随),表现了诗人瑰丽的想象。诗仙李白一生创作的上千首诗中,竟有320首是写月亮的。后人受其影响谱写了《浔阳夜月》,创作了《春江花月夜》,民歌《阿细跳月》,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广东音乐《三潭印月》,瞎子阿炳创作了《二泉映月》等。现代词作家创作的优秀歌曲《十五的月亮》,表达了前方战士和后方妻子托月言情,互相理解、互相勉励的挚爱之情。有些自然景物是以其人化了的自然属性引起欣赏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以曲折、隐晦的形式显示着特有的社会功利效果,即自然界的自然物属性以人化的中介同社会功利价值联系起来。如一弯新月,冉冉无声,娇嫩羞怯,给人一种恬美的诗情。一轮园月,清辉满地,银光似水,它使孤寂者感到冷冰冰,倍添惆怅之情,引起无端的思绪。它也使顺心者绵绵柔情,引起无穷纯美的回忆。而明月的阴晴园缺,又往往成为人间悲欢离合的象征,引起观赏者对社会人生深刻内容的感情波澜。月亮之所以被世世代代视为审美对象,正因为内中暗含着美这一特质。自然美的这种特点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所以说如果自然界的美不能用眼睛去发现它,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就不会去欣赏自然的美景了。正是这种间接的功利性,才决定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评价。可见功利性是审美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看起来是非功利的审美欣赏,实际上却潜伏着深刻的功利性。就古代诗歌中的“月”意象而言,归纳起来,主要有:1、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契合着生命的轮回,因而古人常以“月”来感伤生命的易逝,岁月的飞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的慨叹。2、月的边塞意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清……我们还可从盛唐边塞诗中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浑融苍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3、月的相思意象。如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孤寂凄恻;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深沉蕴藉;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的郁怀难耐……在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渴念甚为空灵,同样,爱情也甚是挚热。“待月西厢下”(崔莺莺《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的空虚寂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的深深痴情……月似乎是爱情的最佳见证,凄迷的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总之,“月”的意象是时光的飞逝,是情爱的寄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这其中蕴涵着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人生观。一、借月寄托思念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代表着团圆,寄寓着和亲人相聚的心愿与期待。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期盼,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月以其惨白凄清的光辉,孤独孑然的身影,唤起并契合了诗人们寂寞孤独的感伤之情。无论他是在踯躅旅途,还是在独守客舍寒窗,只要在月光的沐浴下,就会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从表达方法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摹月下之景,借月渲染;一类是拟月为人,向月倾诉。从思念的对象上说又可分为三类。1、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表现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该诗写于李白听闻挚友王昌龄被贬之时,李白借助与月亮的对话,向月亮倾诉自己的心声,含蓄的表达了对朋友的忧虑和思念之情。2、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汉魏时期曹丕的《杂诗》中有“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的诗句。到唐朝时借月表达思乡之情已经屡见不鲜,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诗。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主人公钟情于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象征,借助“月”意象强化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处境与感受,从而离开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阳刚之气,产生了阴柔之美。每当我们读到“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本文标题:论月文化与诗人情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1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