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遥感练习题 - 副本
-1-复习思考题一、填空:1.遥感系统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2.NASA的全称是(中文)_____________,英文全称是_____。它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成立于1958年。负责美国所有各种_____、_____以及_____和_____的研究及装备建造工作。3.___年___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发射成功。4.遥感分类中按遥感平台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按工作方式可分为:_____和_____。按RS的应用领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遥感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6.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_____到_____。7.黑体的性质是吸收率为___,反射率为___。8.在通过地球大气时,太阳辐射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和____现象。9.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中散射类型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10.地物对电磁波的反射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11.水体的反射主要集中在_____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强,近红外吸收更强。12.根据卫星的轨道高度,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13.Landsat系列卫星迄今为止共发射了___颗,其中最后一颗或取的数据分辨率可以达到__米,Spot系列卫星迄今为止共发射了___颗,其中最后一颗或取的数据分辨率可以达到___米。14.传感器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按照记录方式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15.常见的遥感平台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16.Landsat7共有8个波段,其中第1-5、7波段的分辨率是__米,第6波段的分辨率是__米,第8波段的分辨率是___米。17.SPOT-4影像总共有5个波段,其中第5波段的分辨率为___米,第1-4波段的分辨率是__米。18.微波遥感分为_____和_____。19.与多光谱传感器的分辨率不同,衡量微波传感器的分辨率有_____和_____两种。20.雷达影像中的变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顶底位移。21.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22.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23.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24.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25.遥感图像几何畸变来源可分为两大部分:_____、_____。26.遥感图像几何校正中,图像灰度值需要通过插值(重采样)方法进行采取,常用的三种插值方法是:_____、_____、_____。27.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便构成了电磁波谱,电磁波谱以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可以划分为射线、X射线、______、______、______、无线电波。-2-28.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通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______。29.多波段数字图像是从多个波段获取的遥感数字图像,多波段数字图像的存储与分发,通常采用三种数据格式,它们是___数据格式、___数据格式和BIL数据格式。30.3S集成一般指____、____和____的集成。31.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数量要求,一次项最少需要__个控制点,二次项最少项需要__个控制点,三次项最少需要___个控制点。32.HIS中的H指_______,I指_______,S指_________。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1.绝对黑体的___。①反射率等于1;②反射率等于0;③发射率等于1;④发射率等于0。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___。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3.大气窗口是指___。①没有云的天空区域;②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③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④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4.大气瑞利散射___。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④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⑤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⑥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⑦与波长无关。5.大气米氏散射___。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无关。6.卫星轨道的升交点和降交点是卫星轨道与地球___。①黄道面的交点;②地球赤道面的交点;③地球子午面的交点。7.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___。①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②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③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8.卫星重复周期是卫星___。①获取同一地区影像的时间间隔;②经过地面同一地点上空的间隔时间;③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9.TM专题制图仪有___。①4个波段;②6个波段;③7个波段;④9个波段。10.数字图像的___。①空间坐标是离散的,灰度是连续的;②灰度是离散的,空间坐标是连续的;③两者都是连续的;④两者都是离散的。11.采样是对图像___。①取地类的样本;②空间坐标离散化;③灰度离散化。12.量化是对图像___。①空间坐标离散化;②灰度离散化;③以上两者。13.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___。①32个;②64个;③128个;④256个。14.BSQ是数字图像的___。①连续记录格式;②行、波段交叉记录格式;③象元、波段交叉记录格式。15.垂直航线方向距离越远比例尺越大的影像是___。①中心投影影像;②推扫式影像(如SPOT影像);③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④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影像。16.真实孔径天线侧视雷达影像上高出地面的物点其象点位移(投影差)___。①向底点方向位移;②背向底点方向位移;③不位移。17.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时必须有___。①1个控制点;②2个控制点;③3个控制点;④4个控制点。18.多项式纠正用二次项时必须有___。①3个控制点;②4个控制点;③5个控制点;④6个控制点。19.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可以改正图像的___。①线性变形误差;②非线性变形误差;③前两者。20.垂直航线方向距离越远比例尺越小的影像是___。①中心投影影像;②推扫式影像(如SPOT影像);③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④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影像。21.图像增强的目的___。①增加信息量;②改善目视判读效果。22.图像增强___。①只能在空间域中进行;②只能在频率域中进行;③可在两者中进行。23.标准假彩色合成(如TM4、3、2合成)的卫星影像上大多数植被的颜色是___。①绿色;②红色;③蓝色。24.图像融合前必须先进行___。①图像配准;②图像增强;③图像分类。25.图像融合___。①必须在相同分辨率图像间进行;②只能在同一传感器的图像间进行;③可在不同分辨率图像间进行;④可在不同传感器的图像间进行;⑤只限于遥感图像间进行;⑥可-3-在遥感图像和非遥感图像间进行。26.遥感图像的几何分辨率指___。①象元相应地面的宽度;②传感器瞬时视场内观察到地面的宽度;③能根据光谱特征判读出地物性质的最小单元的地面宽度。27.热红外图像是___。①接收地物反射的红外光成的像;②接收地物发射的红外光成的像。28.热红外图像上的亮度与地物的___。①反射率大小有关;②发射率大小有关;③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强度有关;④温度高低有关。29.侧视雷达图像垂直飞行方向的比例尺___。①离底点近的比例尺大;②离底点远的比例尺大;③比例尺不变。30.同类地物在特征空间聚在___。①同一点上;②同一个区域;③不同区域。31.同类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呈___。①随机分布;②近似正态分布;③均匀分布。32.标准化距离大可以说明___。①类间离散度大,类内离散度也大;②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大;③类间离散度大,和/或类内离散度小;④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也小。33.监督分类方法是①先分类后识别的方法;②边学习边分类的方法;③人工干预和监督下的分类方法。三、名词解释:遥感(广义、狭义);电磁波谱;黑体;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大气窗口;地物反射波谱;卫星轨道倾角;太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周期;卫星覆盖周期;重访周期;高光谱遥感;可见光;互补色;三原色;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直方图匹配;图像融合;解译标志;微波遥感;遥感传感器;瞬时视场;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数字影像;灰度值重采样;大气校正;图像直方图;假彩色图像;伪彩色图像;直方图均衡化;判读标志;几何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穗帽变换;K-L变换;训练样区;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四、简答:1.遥感的特点。2.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3.简述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折射对太阳辐射的影响。4.大气窗口存在的意义。5.研究地物反射光谱的意义。6.什么是地球辐射的分段性?7.太阳同步轨道的意义。8.雷达影像的特点。9.简述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并简要说明每个组成部分。10.在遥感图像使用之前,为什么要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纠正,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1.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一般步骤。12.目视解译基本步骤。13.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14.简述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15.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16.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17.LANDSAT系列卫星、SPOT系列卫星、RADARSAT系列卫星传感器各有何特点?18.MSS、TM、ETM+影像各有何特点?19.叙述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双三次卷积重采样原理(可作图说明)和优缺点。20.两幅影像进行数字镶嵌应解决哪些关键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是什么?21.叙述多项式拟合法纠正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22.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23.以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的波段为例,分别说明遥感图像的真彩色合成与假彩色合成方案。与真彩色合成图像相比,假彩色合成图像在地物识别上有何优越性?24.举例说明制作不同比例尺卫星影像地图时怎样选择遥感图像?-4-25.K-T变换和K-L变换的主要思想。26.按遥感所使用波段,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哪三类?在这三类中,大气散射对它们分别有什么影响?27.什么是图像滤波,请简单的说明均值滤波和中位数滤过的过程。五、问答:1.遥感图像几何校正中,图像灰度值需要通过插值(重采样)方法进行采取,常用的三种插值方法是什么,试述每种方法的优缺点。2.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包括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试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当中对不同分辨率应当如何选择。3.与传统对地观测手段比较,遥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4.试述当前遥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5.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6.什么是图像融合,并说明基于IHS变换、FFT变换、主成分变换等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实施的步骤。
本文标题:遥感练习题 - 副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1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