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邓小平南巡20周年对现今社会的意义
邓小平南巡20周年对现今社会的意义(2012-01-18)1992年1月18日,88岁的邓小平南巡发言震动世界,给中国当时停滞不前的改革注入巨大活力,也将中国推到了市场经济的不归路上。20年后的今天,邓小平南巡发言20周年,中国的改革再次进入胶着点。中国知识界不断疾呼要求改革重新提速。只是,中国这个时代的邓小平在哪里?曾实报道深圳清晨,未到8点时分的深圳皇岗口岸已经人头攒动,各路人群匆忙而过。人潮汹涌的检查厅外,不远处是连接深港的落马洲大桥,无数货柜车在这里耐心排队等候通关,车上负载着中国大陆与香港往来贸易的货品。20年前,在同一座桥上,当时88岁高龄的邓小平曾经长时间眺望对岸的香港。在后来被普遍称为“第二次南巡”的这次行程中,老人多次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到香港“走一走”。五年之后,他所遥望的香港正式回归了中国,可惜,他没能看到这一幕。那是邓小平第二次南行。在1992年的特殊时代背景下,老人再次为改革疾呼,中国的发展方向自此一锤定音。视察结束后,邓小平发表了改变历史的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勇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现任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不久前在履新记者会上,语带哽咽地回忆当时他作为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的秘书,随邓小平“南巡”时的情景。他说,当时的邓小平眺望对岸的香港,“是非常激动的”。对改革高兴又顾虑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这一年,深圳在该市的深南大道旁竖立起巨幅邓小平画像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在这20年间,画像更换过五个版本,但传递出的感召力却一直不变。(曾实摄)“这是一个老年人最后一次迸发他的政治能量,把国家推到了市场经济的不归路上。现实证明,他当时做了准确的战略判断,抓住有利时机,为中国赢得了20年时间来发展经济。”深圳资深媒体人金城这样来形容邓小平的第二次南巡。他说,尽管到现在为止,中国还会有所反复,还有一些计划经济思维的回潮,“但总体上,国家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尽管从今日看来,市场经济已经是个理所当然的选择,但这在当时,不啻为划时代。在20年前身处特区、逐渐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人们,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是这段重大历史中的一部分。76岁的深圳居民董旭素,见证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和所有人一样,他的生活在这32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点相同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同样受到社会“左”思潮的影响,心存“姓社还是姓资”的疑虑。“那时候我们都接受了刻骨铭心的革命教育,相信集体主义计划经济,从头到脚都是红色的,全心全意要为人民服务。”董旭素说,当看见一幢幢高楼在深圳拔地而起,港资纷纷进入大陆设厂,“当时的社会上,说什么的都有”。1992年时,他是深圳大鹏镇岭澳村的一名干部,他回忆说:“那时候,大家对改革又高兴又有顾虑,只能是一边做一边看。但现在看来,这条路还是走对了。”另一名深圳老居民,是当年改革意义的见证者。今年82岁的董悦明是深圳岭澳村的老村民,四年前,他盖起一幢六层楼高的房子,其中两层自己居住,另四层分别租给十余家住户,而在改革之前,他与家人过着半农半渔的生活,没有现金收入,仅靠耕种勉强维生。他说,如今的生活,在30年前完全无法想象。董悦明的女儿在改革开放之前偷渡去了香港——这是当时不少深圳人的选择。他没有太多谈起自己在香港务工的女儿:“现在即使是有机会去定居,也没有多少深圳本地人愿意去了。”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南巡至深圳的时候,董悦明已想不起自己当时在做什么,中央领导来到了深圳,他们也是与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都是到了事后才知道。但是南巡扭转时代的意义,清清楚楚烙印在每一个人身上。就像在落马洲大桥的眺望曾经凝聚邓小平对中国国家民族发展的愿景一样,深圳也像一个缩影般,体现了一代中国人以及整个国家的命运的转型。深圳对邓小平的敬意,也融入了这座城市近年的建设规划中。在深圳中轴线北端的莲花山顶上,2000年矗立起6米高的邓小平雕像,在城区视野制高点一览深圳,也远眺老人一直希望能“走一走、看一看”的香港。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改革曾起到“地标性”的引领作用,经济也率先迅猛发展,从32年前的一个南疆边陲小镇,一跃成为2010年度中国经济总量排第四的城市,人口也从当年的3万人,增长到1035.79万的常住人口。如今阻力大于动力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32个春秋,在这一段历程里,中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然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不仅是深圳逐渐丧失了曾经的引领地位,地方改革突破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空间越来越小。大无畏的改革勇气,这是邓小平两次南巡时最令人称颂的一点。金城认为,纪念小平南巡20周年,其中的一个意义是看现在的判断是否准确,“该不该与世界接轨,该不该融入整个世界”。另外,对于国内各种矛盾的状态,也要有理性而准确的判断;除此之外,另一个纪念的意义,则是看“我们是否还有改革开放的勇气”。为中国带来巨变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便伴随着对旧有体制的革命性突破。32年过去,随着固化利益集团的形成,如今改革的阻力已远远大于动力,破解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突破体制上的瓶颈,成为继续改革的关键。与此同时,中国日益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无时不刻在突显改革滞后所带来的社会危机。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这一年,深圳在该市的深南大道旁竖立起巨幅邓小平画像,以此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在这20年间,画像更换过五个版本,但传递出的感召力却一直不变。20年后,中国的改革再次进入胶着点,启动以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公民化为方向的的全面改革,再次来到关键时刻。这几年来,中国知识界不断疾呼要求改革重新提速,这个呼声在进入2012年,第五代中共领导人即将接班的此时,变得更为强烈。只是,中国这个时代的邓小平在哪里?呼唤“邓小平”声音再现——邓小平南巡特稿
本文标题:邓小平南巡20周年对现今社会的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1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