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葡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葡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一、叶部病害:1、霜霉病,(1)为害与发病规律: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嫩梢和果实,是我国葡萄主要病害之一。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大面积枯斑而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下一年产量。霜霉病属真菌病害,鞭毛菌亚门,主要以卵抱子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春季借风雨传播到葡萄幼嫩叶片等处,通过气孔或皮孔侵入,冷凉潮湿的气侯有利于该病发生,华北一般6一7月份开始发病,8---9月达到发病高峰。葡萄园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畅,枝叶密集,通风不良,施氮肥偏多的果园病害发生较重。(2)症状:病菌侵染植株的绿色部分,特别是叶片。叶片受害症状::病部油溃状、角型,淡黄色至红褐色,限于叶脉。发病4-5天后,病斑部位背面形成幼嫩密集的白色霉状物。(3)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源:秋天落叶后清扫果园和冬天修剪后再清园1次,彻底消灭越冬病源。②加强管理:坐长期间及时剪除多余的副梢枝叶,创造通风透光条件,雨季注意排水,降低湿度,增施有机肥,多元素复合肥,防止氮肥偏多。③化学防治:发病前或初期喷施68.75%杜邦易保1200倍液,间隔10--15天,连喷2--3次,防效达95%以上,易保喷药后4小时遇雨不需重喷,而且叶片浓绿不老化。也可选用其它保护剂i75%猛杀生800倍液或1:0.7:200波尔多液。若病害发生,应优先选用72%杜邦克露600--800倍液,间隔5--7天,连喷2次,可有效治疗病害,也可选择与60%氟吗锰锌600倍液或58%甲霜灵600倍液交替使用,杜邦克露尤其对抗性霜霉病特效。如果喷药期间,恰逢雨水较多,建议使用52.5%杜邦抑快挣1800倍液进行防治,因为降雨几乎不会影响抑快净的防效,且效果好,不污染果面。(4)特别提醒:中、早熟品种采收后,要单独喷药防治霜霉病。2、褐斑病,(1)为害与发生规律:只为害叶片,病害常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的可造成叶片早期脱落。真菌病害,半知菌亚门,病菌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潮湿条件下从叶背气孔侵入为害,6月份开始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发病多,植株过密,地面湿度大发病较重。(2)症状:分小褐斑病和大褐斑病两种。小褐斑病班褐色圆形,直径2--3毫米,大小一致;大褐斑病斑近圆形,直径3--10毫米,中心有深浅间隔的褐色环纹,有时外围有黄色的晕圈,两种褐斑后期病斑背面均产生深褐色霉层。(3)防治方法:展叶后6月份开始每15天左右喷杜邦易保1200倍液或猛杀生800倍液预防,发现零星病斑时,可喷施40%杜邦福星8000倍液治疗,严重时连喷2遍,间隔5--7天,效果很好。其它可选择药剂::杜邦万兴、纯品甲托等。(4)特别提醒:①喷药时着重喷基部叶片,重点喷叶背面。②葡萄采收后不可忽视喷药,否则易引起病害大量发生。二果实病害1、黑痘病(1)为害发病规律:本病可为害叶片,叶柄,嫩梢,果实等所有幼嫩组织,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枝梢干枯,停止生长,萎缩甚至死亡,对生产影响很大。真菌病害,子囊菌亚门,从萌芽期到封穗期都可以发病,是葡萄果实病害中发生最早的一种病害,植株幼嫩阶段多雨、多雾、潮湿的天气发病重,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通风透光不好及氮肥施用过多等发病重。另外,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美洲种和欧美杂交种,如:巨峰、先锋、黑奥林、康拜尔、玫瑰露等抗病性强,而欧亚种,如红提、龙眼、玫瑰香等抗病性弱,易发病,病菌在病叶,病枝蔓上越冬,第二年靠雨水传播侵染,春夏之间雨水多的年份病害重。(2)症状:叶片发病:初为针头大小的红褐色至黑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的晕圈,扩大后病斑多数圆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紫色或紫褐色,直径1--4毫米,干燥时,病斑中央破裂穿孔,严重时,病叶干枯、扭曲,甚至早落,斑点沿叶脉发展并形成空洞是本病最显著的特征。幼果受害:初为圆形深褐色小斑点,扩大后直径2--5毫米,中部凹陷,呈灰白色,外部深褐色,边缘紫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整个病斑似鸟眼状,随果粒膨大,病斑边缘逐渐产生裂缝,进而病斑硬化,表面发生龟裂,黑痘病斑只限于果粒表面,不深入果肉。(3)防治方法:黑痘病是葡萄生长初期的果实病害,芽前用40%杜邦福星8000倍液喷洒植株枝干和地面可有效杀灭越冬病原菌,防治黑痘、穗轴褐枯、白腐、炭疽病等主要病害。开花前、落花后和幼果黄豆粒大小时甩杜邦福星8000倍液和易保1200倍或猛杀生600一800倍液、好普生纯品甲托1000倍液交替使用,即可有效预防黑痘病的发生(4)特别提醒:若选用波尔多液进行黑痘病的防治,应避免在开花前使用,以免影响座果。2、穗轴褐枯病:(1)为害与发病规律:穗轴褐枯病主要为害葡萄果穗的幼嫩穗轴组织,有时幼果果粒也可受害,常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40%以上,当果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病害停止侵染发病。真菌病害,半知菌亚门,病原菌在葡萄植株表皮和土壤中越冬,春季开花前后如遇低温多雨天气,穗轴组织持续幼嫩时间长,则发病较重,巨峰、红提都易感病。(2)症状,发病初期,幼果穗的各级穗轴上产生褐色水浸状小斑点,病斑迅速扩展,形成条状坏死斑,继续扩展造成整个穗轴变褐枯死,后期,穗轴失水干枯,变为黑褐色,果粒也随之萎缩干枯。幼果粒受害,形成深褐色至黑褐色圆形小班点,直径约2毫米且病变仅限于果粒表面,随果粒不断膨大,病斑呈疮痴状,当果粒长到中等大小时,疮痴脱落,对果实发育无明显影响。(3)防治方法:葡萄开花前后是防治此病害的关键时期,连续喷药2--3次,既可有效控制该病为害,可选用的药剂有40%福星8000倍,20.67%万兴2500倍,68.75%杜邦易保1200倍。病重园可以灌根防治,推荐药剂40%杜邦福星5000倍液、70%纯品甲托或50%多菌灵300倍液,在距根茎30厘米处,开一环状沟或多个孔穴,深度10厘米,每株灌药液0.3公斤,一般24小时可控制病情。(3)特别提醒:波尔多液对穗轴褐枯病几乎无效。3、灰霉病,(1)为害及发病规律:葡萄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序和果实,引起腐烂,降低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在我国近几年发生较重,尤其是保护地葡萄,病害流行时,花穗被害率高达70%,灰霉病还是葡葡贮藏中的主要病害。真菌病害,半知菌亚门,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借风雨传播,通过伤口和幼嫩组织皮孔侵入。葡萄灰霉病一年有两次发病期,第一次在开花前后(5-6月份),第二次在果实着色至成熟期(8-9月份),葡萄花期和成熟期遇阴雨天易诱发灰霉病的流行。(2)症状:花序染病初似热水烫状,后变暗褐色。病部组织软腐,表面密生灰霉,稍加触动灰霉呈烟雾状飞散,被害花序萎蔫,幼果极易脱落。果实近成熟和贮藏期发病,先产生淡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扩展全果,便果实腐烂。(3)防治方法:花前、花后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时期。可选药剂有:66%好普生保志1000倍液,40%施佳乐1000倍液,50%速克灵800倍液。(4)特别提醒:灰霉病菌对农药极易产生抗药性,在使用上述农药治疗灰霉病时建议和68.75%易保混合使用,能够极大的提高药效,延长持效期,克服抗药性。4、白腐病(1)为害与发病规律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新稍和叶片。一般年份损失15--20%,流行年份损失60%以上,甚至绝收。是葡萄病害中为害最大,造成损失最重的一种病害。真菌病害,半知菌亚门,从座果期到成熟期都可以发病,尤以果粒膨大期至成熟期最易发病,病菌在地表及病残体中越冬,一般6月中下旬首先从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开始发病,7--8月份高温多雨,特别是遇到暴风雨或冰雹,常引起大流行。(2)症状:果穗发病: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穗梗最先发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其果粒变黄褐色软腐,振动时病粒容易脱落。有时病果失水,变成深褐色有棱角的僵果,挂在树上长期不落。在烂果表面上产生灰白色小粒点,潮湿季节受害变软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黄色粘液,散发出特殊的霉烂味,是白腐病发生的最大特征。叶片发病:多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果穗发病后才出现于叶缘或破伤部位,呈现大型稍圆的浅褐色病理,有同心轮纹,由于病斑很大,组织枯死,所以病部容易破裂。枝蔓发病:病原菌所分泌的毒素分解纤维的能力很强,便病斑部表皮组织和木质部分离,呈乱麻丝状。(3)防治方治:①农业防治:清除越冬病原菌,减少初侵染源,加强肥水管理,改变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结果部位,植株基部40厘米以下尽量不留果穗,减少侵染机会,若留果穗最好套袋。②化学防治:7--8月份是雨季,是病害大发生的高峰期,雨前预防,雨后预防兼治疗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预防可选用68.75%杜邦易保1200倍、75%猛杀生800倍、50%福美双600倍液细致喷雾,治疗剂可选用40%杜邦福星8000倍液,20.67%万兴2500倍液,若病害己发生应先用治疗剂控制住病情,再用保护剂加以保护,保护剂与治疗剂交替或混合使用,不仅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而且持效期长,防病治病效果好。(4)特别提醒①波尔多液对白腐病几乎无效(白腐病菌抗铜力强)②若选用福美双应在葡萄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③喷洒药剂时要穗穗喷到,粒粒见药。④如遇暴雨或冰雹后,应在12小时内及时喷药,建议使用杜邦福星6000倍液加杜邦易保1000倍液治疗,能够有效地促使果面伤口愈合,防止白腐病爆发。5、炭疽病,(1)为害与发病规律,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穗轴和果梗,流行年份易引起果实大量腐烂,造成丰产不丰收。病菌主要在病果,穗梗及一年生枝蔓上越冬,幼果期(六月中下旬)开始侵染,但不表现症状,潜伏至果实着色期开始发病,着色至果实成熟期为发病高峰,炎热高温多雨潮湿环境条件下,病害最易流行(2)症状①果实发病:幼果感病,果面呈现黑色、圆形、蝇粪状病斑,但病斑在幼果期不扩大、不发展。典型的发病是从着色期开始,最初出现园形稍凹陷病斑,浅褐色,有的病斑扩大到半个果面,此时病斑表面密生小黑点,当天气潮湿时,排出绯红色粘质孢子块,随病情的发展,病果逐渐干枯,变成僵果·②叶片发病:叶面上密生圆形褐色小斑点,严重时连成一片,叶色变黄而脱落;穗轴、果梗受害时产生椭圆凹陷病班,影响果实成熟。(3)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剪,清除枯枝败叶,消灭越冬病源。②芽前喷布40%杜邦福星8000倍液,铲除越冬病原菌③幼果期开始每10-15天喷杜邦易保1200倍或猛杀生800倍,共喷3--4次。④发现零星病斑时可喷福星8000倍或万兴2500倍或纯品甲托1000倍液。⑤解袋后用20.67%杜邦万兴2000倍液单独细喷果穗,不仅防病效果良好,而且果面光洁、鲜亮,还可预防果实贮藏期灰霉病、青霉病的为害。三生理性病害:1、早期落叶(1)为害::影响产量和果实成熟,同时也会对第二年的花芽分化和树体生长产生影响。(2)正常落叶与早期落叶的区别:正常落叶:叶身首先变黄或变红,在枝条与叶柄的结合部形成离层而脱落。早期落叶:叶脉首先变黄,叶缘变褐等,在叶身与叶柄之间形成离层,叶片脱落后,叶柄依然残留在树枝上。(3)引起早期落叶的原因:①土壤过于干燥:由于土壤过于干燥,叶片会与果实等器官争夺水分来维持本身的需要,当叶片从其它器官中争夺的水分也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时候,就表现出早期落叶,首先是基部叶片干枯而落叶,逐渐向上发展。②药害:在喷施波尔多液时,如果配制浓度不适宜,尤其是浓度过高或其中石灰成分过少,由于铜含量过高,易使叶片产生药害而脱落。③环境因素:如果夏季温度过高,造成叶片缺水,或枝叶过于繁密,日照不足,造成树体营养不良等都容易造成落叶。(4)防治方法:①避兔土壤过于干燥,及时浇水。②防治药害,正确调制波尔多液,合理喷施,对幼龄树,波尔多液浓度不宜过高。③加强树体管理,适时浇水,合理施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2、日灼:(1)症状及发病规律:主要是果实受害,受害果实首先在果面上出现火烧状淡褐色豆粒大小的病斑,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稍凹陷的干病斑,在多雨季节,病斑易感染炭疽病而引起果实腐烂,日灼多发生在果实硬核期(7月上中旬),着色后较少发病。(2)病因:日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果实在盛夏高温期缺少叶片遮盖,受烈日暴晒所致,当果面温度超过35℃以上3.5小
本文标题:葡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2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