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课题绪论:认识物理学教师陈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声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内容组成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微观、宏观、宇观三个层次2.过程与方法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重点: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难点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教具演示学生三棱镜、烧杯、磁感线演示仪、乒乓球、漏斗、抽水机模型等主要教学过程批注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新学期我们八年级同学迎来了新的学科---物理,现在大家一定猜想着物理有意思吗?物理是研究什么的?我能学好物理吗?这节课同学们就和我一起走进物质世界的大门,感受我们身边的学问。(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二.新课讲授(一)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围绕着什么是物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开展各种有趣的试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以及学好物理必须动手、动脑的特殊性。(这些实验根据学生的情况,尽量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家观察)实验1.展示惯性小球实验装置,提问:你们认为铁片上面的小球会随着被击跑吗?解释原因: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实验2.三棱镜的色散实验或者水的折射现象------光学知识实验3.磁感线演示器-----电磁学.发电机与电动机就是这样发明的,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实验4.音叉共振------声学实验5.学生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有关热学实验6.通过漏斗吹乒乓球—流体压强。提问:小球放到口朝上的漏斗里,不会掉下来,那么如果口朝下时呢?口朝下是在从上面往下吹气,小球会不会掉的更快呢?通过以上实验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使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天上的、地上的、宏观的、微观的)。力、热、声、光、电等等运动的规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二)宇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物理学揭开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结合四个图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不做深入展开。2.介绍物质结构:一切物质都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还由叫做“夸克”的更小粒子构成。(三)科学探究活动结合科学家的故事,如伽利略与吊灯或牛顿与苹果,学习领悟科学探究的步骤与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试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合作交流;评估。(四)从物理走向生活用图片、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五)作业:写一篇对物理学初步认识的小论文【板书设计】绪言:认识物理学一.物理学:1.认识世界:1)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1)宏观(2)微观(3)宇观2)微观物质结构:分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夸克2.改变世界:三次工业革命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试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合作交流评估。三.建立家庭实验室;四.物理在线。教学反思:第二章运动与能量课题第一节测量: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师陈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基础。(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2)通过观察常用的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2)(2)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由。重点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教具演示学生多媒体播放设备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天平秒表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量筒几个学生制作的小制作小发明气球(一些辅助材料)主要教学过程批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物理实验室!实验室是科学探究的阵地。在这里有许多由物理学家精心设计的仪器,利用它们,我们可以研究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还可以象科学家那样进行小制作、小发明。从而逐渐走入神秘的科学殿堂。(可以让学生回忆小学自然课中用到过什么实验仪器)(二)进行新课一、参观实验室1、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多媒体播放: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七色光带、没有打击的音叉会振动、漂亮的辉光会跟着手指移动、固态的干冰会冒出白雾……)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有原因,我们进行科学探究就是为了寻找其中的原因及规律,而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演示实验:利用磁感线演示器展示在磁体放入其中前后小磁针排列情况。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再做几次呢?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为了更好的实验探究,我们必须首先对实验室的一些仪器和设施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能合理的选择仪器。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几组测量工具。(准备: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体积、电等不同规格的测量工具)提问:1.你能给它们按用途分类吗?2.你能说出这些仪器的名称吗?3.为什么同样测量长度(或其他量)却有不同规格的测量工具呢?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鼓励和肯定并对回答不尽完善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补充。二、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实验室的许多仪器都是当年科学家设计、使用过的仪器的复制品。通过实验我们不仅能学到许多物理知识,还能学习科学家门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其实,历史上许多科学发现都起源于对某些现象的深入观察、思考和不懈的探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一段材料:屏幕显示:伽利略探究摆的等时性原理过程与方法。请同学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2.伽利略怎样提出的问题?并做出什么样的猜想?3.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4.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学生阅读后分小组讨论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1.发现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的摆动。2.等每往返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否相等?受强风吹摆的高一些每次时间还一样吗?3.用脉搏跳动来计时,并用实验证实了猜想。4.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等过程。教师对于学生答案进行补充。更加明确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屏幕显示:《实验室守则》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设施。学生阅读,了解实验室注意事项。一、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要学好物理,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研究,更要在家中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这就需要建立家庭实验室。生活中的许多废旧物品就是很好的实验原料。演示实验:气球系列实验讨论:你家有哪些废旧物品可收集起来,备你实验用呢?同学观察,并参与到气球实验中,体会用身边物品做实验的乐趣讨论回答:(集中全体学生智慧)易拉罐、玩具车轮、小电动机、绳子、木版、金属片、饮料瓶泡沫海绵、吸管、皮筋等。各种必备工具。四、参观小制作小发明组织学生参观往界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播放视频:全国获奖作品五、课堂小结同学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同学们,物理就在你身边,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有一双勤于探索的双手,你一定能学好物理的!在你们其中,也会出现象牛顿、爱迪生、伽利略那样的科学巨将的!六、布置作业初步建立家庭实验室【教学反思】第二章运动与能量课题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陈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使学生了解到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它单位的换算。(2)(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3(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2.过程与方法(1(1)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2(2)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重点长度的测量方法。难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教具演示学生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主要教学过程批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采用一个小故事引入:在美国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个小城市发生了一场大火,相邻的另一个城市的消防车在39分钟就赶到了距离600公里的着火点,速度非常快,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并不能投入战斗,因为他们消防车上的口径和当地的消防栓的口径不一样,他们只能看着大火燃烧,最后无功而返。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二)进行新课一、计量的重要性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你所有的生活经验,你都知道哪些量需要测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物理知识、实验技能和方法,同时也能培养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动手习惯。二、木工尺到米原器提问:如果不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请一高一矮两名同学用步实际测量教室的宽。为什么结果不同呢?教师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结果不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怎样得出同样的结果呢?阅读:教科书11页鲁班统一中国木工尺。像鲁班那样为了更好的进行科学、技术、贸易的交流,1888年国际上制作了米原器作为一米的标准,世界各国都有米原器的复制品。1960年规定米作为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呢?教师补充完善: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并介绍它们的换算关系。除了长度测量需要统一单位外,其它测量也需要统一单位,例如:我们熟知的:长度、质量(如:体重、一袋大米重等)、时间、速度、体积、温度、力等。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统一标准量,这一点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三、测量长度的要点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请同学观察桌子上以摆好的几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教师给以肯定后讲解:1.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2.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即刻度尺的最大读数叫量程。分度值和量程是测量工具的主要规格。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以上三项观察是使用所有有刻度的测量工具前必须认真观察的,是必备的实验素养。希望大家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注意:1.使用刻度尺时要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测量工具。2.正确操作(例如:位置端正,刻度贴近被测物体)3.读数时,一般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要包括数值和单位。请同学用你手中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正确操作与读数.四、长度测量是最基础的测量学习长度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测量是实验的基础。物理实验的许多测量仪器的读数是以长度的读数为基础的。因此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对所有测量仪器的读数具有普遍意义。结合课本介绍非长度测量转化为长度测量的事例。例如;量筒、手表、温度计、汽车速度计。(弹簧测力计等)请同学正确读数。它们用长度来反映某量测量值,你能是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建立误差的概念:不同的人如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结果回一样吗?组织小组每个人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被测物一次,各自正确记录下测量数据。由于眼睛观察的只不可能很准确,而使估计值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从而引起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叫误差。而且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说明:为了减小误差,一般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也有的采用累计测量的办法。如果可能,则选择更精密的测量工具。五、活动:建立你的信息档案活动:建立你的信息档案热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成长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6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