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试析我国校园暴力的现状_起因及对策
100第16卷第5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No.5Vol.162008年10月JournalofHulunbeierCollegePublishedinOctober.2008试析我国校园暴力的现状、起因及对策郝凤艳(呼伦贝尔学院团委内蒙古海拉尔区021008)摘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暴力已成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师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很大威胁。本文分析了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关键词:和谐社会;校园暴力;起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40-0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01(2008)05-0100-0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鲜明的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这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在上学的青少年占有总人口的很大比例,构建和谐校园便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暴力由来已久,但最近几年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如今的校园暴力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在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从而制造出了敲诈、勒索、抢劫甚至强奸、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校园暴力已经成为走向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根除的“毒瘤”,它的存在确实让人忧虑,令人深思,必须对其进行深层次分析和综合性治理。一、目前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通常来说,所谓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地区的以口头、物体或身体任何部位而发出的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财产的攻击性行为。校园暴力应包括以下要素:1.暴力行为是发生在校园或紧邻校园的周边地区;2.暴力侵害的对象为校园里的人、事、物,包括教师、学生及其财产等,但以学生为主要目标;3.校园暴力的结果是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公私财产以及心理的伤害,并由此而引起的自杀、跳楼等;4.校园暴力的发生往往极具突发性,虽然有些事件有预兆,但往往被有关部门和人员忽视。[1]我国对枪支管理非常严格,所以很少出现外国经常出现的校园枪击事件,但是并不是说不涉枪的校园暴力就不会导致严重的结果。我国校园暴力大致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打击报复。这类暴力现象要么针对认为与自己过不去的班干部,要么针对与自己有矛盾的同学,甚至还有针对教师的暴力攻击。有些学生一旦考试作弊被教师制止,或者某科目没有及格,就对教师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其次是恃强凌弱,欺负弱小。这类现象主要针对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又胆小怕事的学生。第三类表现形式是拉帮结派,争强斗狠。学校里往往同时存在几个团伙,一旦其中某些成员发生冲突,就很容易演变成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规模械斗。第四类表现形式是勾结校外人员,强收“保护费”。这类现象已带有明显的黑社会性质,已明显超越了校规,触犯了法纪,往往引发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还有一类是随机暴力。一些校园暴力的发生很可能只是因为一时的兴起,比如走在路上看见某个同学穿跟自己同样的服装而不舒服,或看见别的学生好像在议论自己,甚至只因为某同学说话的声音“不合自己耳朵的意”而发生暴力事件。这类现象渐呈增长趋势,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类现象连暴力实施者本人也说不清实施暴力的根本动因。所有这些现象都给原本宁静的校园带来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二、校园暴力产Th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相关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有关保护青少年权益的法律法规内容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收稿日期:2008-03-04作者简介:郝凤艳(1978-)女,呼伦贝尔学院团委,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研究。未成年人犯罪法》对防治校园暴力的责任确定不够明确,使施暴者得不到及时惩处,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救济。特别是对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校园暴力预防乏力,似乎教育、公安、共青团、街道等社会各方面都在管,但由于主管者不明,实际上的防治工作尚未形成合力。[2](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形成校园暴力的学校因素包括以下方面:学校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方面措施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学校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暴力倾向疏导不力,对已经具有行为偏差的学生缺乏矫正办法,对侵害他人的校园暴力事件处理不及时等等。(三)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地形成与家庭的教育很有关系。如果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父母的管教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疏于管教;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等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也极其重要。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父母在社会经济文化转轨中自身产生的社会心理疾病,例如紧张、恐惧、冷漠或不安全感等潜移默化地传染给了孩子,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人格障碍,这也是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有些家庭的经济水准低于一般家庭,不能满足子女的非分消费需求,这也间接地诱发了同学间的暴力索取或强行借贷。(四)学校周边环境存在隐患当前,我国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状况复杂,安全隐患较多。部分地区学校周边仍然存在一些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室、录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禁而不绝,不少学生沉溺其中。校园周边人员混杂、行人拥挤,不法分子在校园周边寻衅滋事,将学生作为侵害目标,伤人、抢劫屡有发生。(五)传媒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体往往有意无意地渲染暴力,新闻报道中过度或过细地再现犯罪分子的作案经过和具体情节,极有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当模仿的负面影响。青少年自制力和辨别力差,很容易受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导致价值观念和行为发生偏差。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转轨的变化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越来越多的游戏场所,歌厅、舞厅和游戏机室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另外,带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书刊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形成影响很大。三、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校园暴力的成因不外乎以上几种,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杜绝校园暴力,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可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种:(一)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单靠思想品德课来实现,而应该贯穿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应该把德育和本学科内容完美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余时间要多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交朋友,做他们的贴心人,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二)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目前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多,并且平均年龄越来越低。青少年受到社会负面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心理成熟越来越早。原有的法律对于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早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对未成年人犯罪给出新的惩戒方法。否则暴力施行者一次次的逍遥法外,会使更多的学生进行效仿,反正不用担心受到法律的制裁。(三)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管理2005年6月16日,公安部颁布了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八条措施”,以维护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地区良好的治安秩序,确保师生人身、财产的安全。公安部“八条措施”的四大亮点是:1.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2.交通复杂路段须有民警维护校园门口道路交通秩序;3.公安机关根据需要向学校派驻保安员;4.寄宿制学校、幼儿园、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检查。派出所应该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接警出警及时主动,且实行周末、夜间巡逻制度,确保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学校也不能完全依靠公安机关,须采取得力有效的治安巡逻防范措施,实行“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学校治安组昼夜轮流值班巡逻并保持与公安机关的联系,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排查处理,将严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不法分子扭送至公安机关。校园周边环境方面,学校应联合公安、教育、文化、城管、工商、建设等部门共同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清理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台球室及学校门前的小食杂摊点,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遏制防范流氓势力滋扰校园,降低学生被侵害的可能性。(四)充分利用教育和宣传的优势,积极预防校园暴力101学校要充分利用教育和信息宣传等优势,通过张贴、电视、广播、展览、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他手段和途径实施宣传攻势,并教育学生如何利用线索、奖赏制度、监视系统、匿名电话等举报方式,通过激发学生举报,可以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学校应积极开设法制教育等课程,聘请法制教导员、法官、家长、警察、心理专家等对学生进行经常的演讲、授课,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白通过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利用法律解决矛盾冲突的道理,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总是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如压抑、自卑孤僻、性格内向、厌学等,但他们难以意识到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异常,或者是即使意识到了自己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也羞于向教师或其他人员启齿,再加上许多学校既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也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阻力。这样,导致心理问题越积越多,一旦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对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通过心理辅导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宣传栏等形式,疏导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批判和自我矫正;帮(上接第95页)(六)对应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督导监控。由于毕业生人数多,专业课教师人数少,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不够,论文质量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取督导组成员分学科参与毕业生论文答辩活动,并检查了解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指导、修改、审核、定稿、答辩的全过程,及时进行督促,按照学校的毕业生论文答辩要求,认真、细致、规范的完成答辩工作。助学生学会正常而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辅导学生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不满情绪;纠正学生的认知错误和行为偏差,从心理上消除暴力行为的倾向;辅导学生受到校园暴力袭击后应采取正当的途径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暴易暴;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心理测试发现暴力倾向、帮助教师对症下药,避免因臆断处理而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生命教育不容忽视,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和珍惜每一个生命个体,拒绝暴力,用善良的心去关心帮助其他生命个体。这些工作不能单靠学校组织进行,父母作为和孩子最亲近的人,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必须注意个人修养。[3]总之,校园暴力给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且长久的危害,成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我们对校园暴力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足够的重视。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校园暴力,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更好的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参考文献:[1]陈雨亭.校园暴力若干问题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7):92-P94.[2]傅涛.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6-P80.[3]钱瑛.校园暴力的起因及化解[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37总之,一个完美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有一个配套的、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没有科学的制约制度和详细的任务分解以及积极的督促检查、质量监控,再好的人才培养计划也很难如期实现。参考文献:[1]呼院字[2005]16号.呼伦贝尔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工作的通知[Z].102
本文标题:试析我国校园暴力的现状_起因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7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