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试论美术课中氛围的营造
1/5试论美术课中氛围的营造木头营子小学祁晓杰内容摘要:美术作品的非语义性特点,给人们的多样化鉴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无穷的课程资源。美术鉴赏课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自由的氛围,唯有自由,学生才能进入自然的状态,在自然的状态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有可能真实地表露出来,这样,就为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基础,也为实施“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提供了可能。关键词:氛围营造自由选择自由表达美术鉴赏课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自由的氛围,唯有自由,学生才能进入自然的状态,在自然的状态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有可能真实地表露出来,美术课堂的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一、自由选择的空间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喜爱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审美特性,进而利用这一审美特性,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艺术审美愉悦主要是个体性愉悦,取决于个体自身对艺术审美对2/5象的的认可之后,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应受到限制,即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爱”。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课堂上,教师也无权强迫、限制学生喜欢哪幅作品,讨厌哪个艺术流派。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艺术上的个性差异,允许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艺术趣味的不同。当然,艺术并不是为了提供单纯、短暂意义上的“被喜欢”,要让学生真正地去体验过了,再做选择。比如在中国古代雕塑这一课中,讲到宗教雕塑时,菩萨、罗汉、金刚、天王的造型深深吸引了学生,为了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形象生动,我想到了让学生来表演,这是学生个性张扬的一次极好的表现机会。在我的鼓动下,男生女生都能积极参与。男生的罗汉、天王、金刚的阳刚和霸气,女生的菩萨的柔美秀气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出乎我的意料。二、自由表达的空间对于美术作品,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对于美术活动,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我们应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与众不同的观点,这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课堂是师生共享的表现舞台,美术课堂更是如此。美术课上如果教师只用宣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面前静静地听,那么与其说是让学生接触艺术,还不如说是让艺术远离学生。鼓励学生主动质疑、3/5发问、自由表达是对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师生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挑战,学生课堂自由表达,教师与学生就不再是至少不完全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了,师生就可以共同探讨,交流和对话了。如现代设计艺术这一课中,教师应根据现代艺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规律,提供最新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去感受,自由表达他们独特的新想法和观念。或许,未来新的发明就出自于这些喜欢张扬个性,课堂上善于自由表达而又极富创新精神的学生们。三、运用教具营造课堂气氛美术课教学恰当地使用形象、直观教具,既利于教师讲授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有性格的脸——人像》时,由于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美术知识掌握程度有局限,在接触肖像画作品时,容易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照直观的感觉以像不像、美不美、好看不好看来评价一幅作品,缺少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感知。鉴于这种情况.在欣赏时,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地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感受、理解、分析肖像画作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培养学生人物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依据学生自身基础特点,制作了拼帖肖像——纸画模具,并描画了肌肤的颜色。在了解理论的基础上.由小说人物的形象文字表述,引导学生来想象人物的性格、精神气等。四、巧设课堂环境,营造教学氛围浓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在生活中,4/5我们常常会有这种体验,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院内特有的医药气味,医疗器械的撞击声音,医生、护士们的白大褂,以及人们的面部表情都会使你有种莫名其妙的紧张与不安。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特定的情境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心理,感染人的情绪,使人产生极大的想做这件事的欲望和动力,利用这一点,我在美术教学时,注意对教学环境的布置。比如把美术专用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博物馆,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绘画、工艺、雕塑和学生自己的作品。有时会根据课的内容突出重点。如在工艺课上,适当多摆点工艺作品,挂些工艺制作示意图等。对于桌、椅的摆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是列队式的,有时是作坊式的,有时是长龙式的……让学生时常有新鲜感。另外在教室的前后墙上方,分别写上“爱、情、悟、创”和“心悦、和谐、效率、创造”的标语、有了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沐浴艺术的海洋,受到美的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五、强化学科整合,营造轻松氛围学科整合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学科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新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当然,整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等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整合——作为一个新的发5/5展要求决定着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它不仅要求课程因素间的整合,也要求不同艺术学科内容进行整合。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气氛的把握和营造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课堂气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渲染乐观向上的美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美术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和措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挖掘更适合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新策略。
本文标题:试论美术课中氛围的营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7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