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1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2012年10月22日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成都市城市发展调研报告(上)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健康编者按这是一篇极具战略价值的调研报告,指导性很强,文笔也很生动,建议各级领导干部都能认真一读。同时相信,该文也一定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因为整篇文字所传递出的思想理念、经验信息和决策建议,都与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本文的作者是副市长王健康同志。今年4月,根据省委组织部的安排,王健康赴成都市龙泉驿区挂职学习。挂职初期,他写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面旗帜——成都市龙泉驿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重点推介了龙泉驿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具体做法、实践成果和工作经验,并联系我市实际,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战略建议。该文于6月19日和20日在本报分上下两篇刊发,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几个月后,王建康同志又拿出了一篇更有分量的调研文章《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成都市城市发展调研报告》。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成都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是目前国内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与近期我市提出的“融合式发展”不谋而合,对运城市乃至更大区域里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考察和对比,他认为成都市的做法即“产城一体化”,更具有前瞻性和彻底性。作者通过厚重的篇幅,把成都城市发展的战略创意、战略设计和实践路径、发展模式及其产业功能、生态功能等,做了整体性的解读和描述。作者在启示与建议中,就生态问题明确提出,按照城市规划“限定发展边界”和“生态规划优先”两个先进理念,用生态框定中心城区边界,进行生态隔离,“从根本上改变运城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格局,形成先进的城市形态”。就招商引资战略,文章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专业招商”和“精细招商”进程,建立统筹、协调、高效的“招商体系”。这些新理念、新概念,读来让人很受启迪。本报今起分3期刊发这篇调研报告,敬请关注。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挂职学习期间,我对成都市的城市发展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发现成都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近期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融合式发展”不谋而合,是目前国内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一、成都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做法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下辖9区4市6县。2011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6854.6亿元,财政总收入2269.6亿元。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3951.4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成渝经济区,这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城市群之后设立的又一重要区域经济板块。作为成渝经济板块的中心城市,成都市围绕“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确立了“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的五大兴市战略[1]。其中的“立城优城”战略,就是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立城”就是以天府新区[2]为代表的新城建设,“优城”就是以中心城区为代表的老城优化。在实施“立城优城”战略过程中,该市以“产城一体”的全新理念,“两城互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宜居宜商宜业的“三宜”目标,开启城市建设的新篇章。(一)“产城一体”过去的城市建设,商业区、行政区、居住区、开发区等功能单一,区内交通、商业、教育、娱乐等设施不配套,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的过度集中,引发了水电紧张、交通拥堵、生态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城市病”。特别是工业园区往往选择城郊,只注重厂房、污水处理等生产要素的建设,而忽略了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2生活要素配套。白天上班时工业园区热闹如市,城镇却沦为空城;晚上下班后,城镇变成“睡城”,工业园区毫无人气。成都在城市发展中,则是把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把城市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按“产城一体”理念进行规划布局。每个区域都由若干个“产城一体单元”组成。每个单元规模大致20平方公里~30平方公里,容纳20万~30万人,单元内60%以上就业人口在单元内居住,市民出门500米见绿,工作出行距离不大于6公里,出行时间不大于30分钟,具备“职住平衡、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绿色交通、布局融合”五大特征。例如,双流县现代高端服务业聚集区项目,集聚了医疗、文化、教育、创新产业等五大功能区。在1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9万人口,昼间人口14万左右。其中,超过一半的居民可在本区域内就业,实现居住就业一体。这种“产城一体”发展模式让城市在较小区域承载较多功能,居民不走远路就能享受到各种社会服务,成为目前国内最实用、最科学的城市发展模式。(二)“两城互动”成都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新城区和老城区的产业错位与功能互补,实现“两城互动”发展。10年前,成都对东郊工业区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简称“东调”),先后分12批,把川旅(现在的丰田)、无缝钢管厂、发动机公司、量具刃具厂、成都热电厂、宏明、新星、锦江等一批电子、机械、冶金等行业的16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近330亿工业资产进行大转移。根据产业布局,把冶金、化工类企业迁入青白江区,把机械制造类企业迁入新都区和龙泉驿区。这些企业不仅使新城区的产业特色更加突出,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攀成钢用原老厂区2200亩土地置换出20亿元资金,引进世界先进生产线,很快就抢占市场,销售过百亿,还为青白江区解决了近千人就业。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该市对老城区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也进行调整搬迁。比如,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旧院位于中央商务区规划圈内,周边是商业步行街,交通拥堵十分严重,迁到高新南区后,不仅缓解了老城区的拥堵问题,还弥补了新城区公共资源的缺失。搬迁后腾出的土地,建成了公园、公共绿地、城市道路、商业设施和各类住宅,配套了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等,不仅使老城区城市功能发生了嬗变,还提升了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例如,东郊企业最集中的成华区,搬迁后,工业企业虽然少了,但第三产业却发展迅速,企业的研发、销售中心留了下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得到长足发展,全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10亿元增长到现在的460亿元。在搬迁过程中,东郊把府青路上的“俄式红楼”、沙河畔的“红光楼”等具有历史价值的老仓库、老厂房、老专家楼等都保留下来,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成都宏明厂机修车间改造成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以另一种方式和姿态诠释了新的精神。10年前的“东调”,是成都“两城互动”的一项大举措,今年启动的北城改造(简称“北改”)是“两城互动”的又一大手笔。此次“北改”,涉及金牛、成华、新都三个区,面积212平方公里,人口150万,投资高达3300亿元。根据“北改”规划的八个“产城一体”单元的各自功能定位,他们将金牛区川陕路两侧11家大型货运场站,成华区海丰、天健、将军碑、鑫驷马桥、西北等一批停车场全部搬迁;将驷马桥片区果品批发市场、金牛区的鑫精石材城、金府石材城、金府钢材物流等一批专业市场也进行了搬迁;对原来部分行政办公、大型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也逐步搬迁。搬迁走的货运场站和专业市场,迁入新区后,提升打造成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航空港物流园区、新都物流中心、双流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园区,推进了产业聚集,壮大了产业规模,增强了产业配套,使新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搬迁后腾出的空间,他们植入现代商贸、文化演艺、总部经济等服务产业。比如金牛区引进了成都国际商贸、三秦电子、中房集团、新加坡康福德高等现代服务和楼宇项目;成华区引进了成都RBD、万科钻石广场、招商东城国际、协信中心广场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新都区引进了北欧管理学院、国际物联港、婺商商会总部、中石油家益生活广场、信基润茂国际酒店用品博览城和普洛斯电子商务等高端产业项目。为实现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交通网络和生态网络、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态的有机融合,今年年初,该市启动了“198”生态功能区项目(简称“198”)。“198”是指沿环城高速路两侧各设置500米生态绿地,占地198平方公里,是连接11个区(县)的环绕中心城区的大公园、绿色生态圈。其中,生态用地145平方公里,用于建设森林、草地、花卉、水体和生态农业等项目,塑造成都的都市大景观;建设用地只占1/4,用于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娱乐、3旅游、商务、住宅等项目,完善成都市的现代服务业功能。“198”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中心城区的范围进行了严格的生态控制,通过人大立法让这条中心城区“翡翠项链”世代传承,从城市形态上杜绝了“摊大饼”;二是通过这一生态环廊,把老城区和新城区自然衔接起来,实现全域协调发展。(三)“三宜目标”无论是老城区的改造,还是新城区的建设,成都市始终以“四态合一”[3]的原则,统揽城市规划和建设,把宜居、宜商和宜业作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追求。1.宜居。一是大手笔恢复生态。先后投入27亿元对市中心人口最密集、污染最严重的府南河15公里河段进行整治;投资20亿元对沙河进行综合整治,在沿河地区规划建设了水源保护区和城市滨水绿化景区及北湖凝翠、麻石烟云、三洞古桥等开放式主题公园;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9.43%、绿地率为36.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21平方米,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2天。去年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后,着手打造“百里城市生态中轴”和“八十公里环城绿廊”。建设19个市政公园和3000多块公共绿地,让市民500米见绿。在天府新区,依托山形、水势、林盘巧妙设置,开发“三山六河一湖”,凸显自然之美,体现“城在田中、园在城中、城田相融”的特点。让市民走出家门就能听到虫、鸟的天籁之音,就能欣赏到大自然的无限美景,沉醉在田园城市的绿色氛围。二是全方位构筑交通。在外部交通上,围绕建设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西部高速公路枢纽“三大交通枢纽”,抓好航空、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构建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在内部交通上,按照“半小时通达”的理念,加快构建城乡一体、无缝衔接、高度通达的全域交通体系,重点建好“市域半小时快速路网”、“市区半小时快速路网”、“全覆盖公共交通网”三个交通网[4]。各组团之间采取地铁和无红灯快速通道连接,今年开通两条地铁专线,2015年开通五条地铁专线。三是特色化培育文态。在城市建设中,积极凸显成都文化特色,注重保护人文信息丰富、地域特征鲜明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和人文古迹,着力打造展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川西特色的文化地标和景观廊道,让成都的历史和记忆以实体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成都的宽窄巷,是清朝遗留下来的一条古街道。原来的老房子没有排污系统,隔几天一次的“收马桶”搞得巷子恶臭不堪,加之房子年久失修,经常出现损坏伤人事故,宽窄巷文化正在消失。2003年,成都市对宽窄巷进行全面改造,对“只迁不拆”的“整旧如旧”,对拆除新建的“整新如旧”,将原有的单一居住功能转化为以“文化、商业、旅游”为核心的综合功能。宽巷子是“闲生活”区,以旅游休闲为主题,再现成都民俗生活场景;窄巷子是“慢生活”区,以品牌商业为主题,品味缓慢的购物休闲;井巷子是“新生活”区,以时尚年轻为主题,是成都夜晚最热闹的地方。目前,宽窄巷已成为成都的新十景,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锦里古街,原是成都武侯祠旁一条名为“曹营坝”的小巷,到处是建筑垃圾。该市借西蜀历史上锦里(锦官城)的名称,以清末民初仿古建筑为风貌,以三国文化和巴蜀民俗文化为内容,进行了全方位改造,打造出一条步行商业街,让昔日难以涉足的建筑垃圾堆变成如今寸土寸金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5年,锦里古街被评为“全国十大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街市齐名,成为西蜀第一街。四是人性化设计城市。按照“产城一体、更加宜人”的取向,优化细化城市设计、立面设计和环境设计方案,在适度空间实现宜业宜商宜居的多元需求,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坚持便捷化、人性化等原则,使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布局完整、功能完备,构建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形态
本文标题: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8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