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诗歌鉴赏之形象(景物形象)。教案
华粤高考复读学校语文备课组态度决定高度1华粤高考复读学校语文教案课题:诗歌鉴赏之形象(景物形象)课时:2课时使用时间:第15周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对本知识点的要求;2、熟悉这一知识点考题的命题形式3、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形象类景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景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和方法。教学方法:讲评练结合。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基础回放:(限时5分钟完成)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海峡两岸高层人士50年来首次公开、直接的历史性接触,开启了两岸协商谈判解决问题的大门,这一事件必将载入两岸关系史册。B.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C.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D.中国斯诺克神奇小子丁俊晖虽然再次无缘世界锦标赛正赛,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意志均有较大提高,相信他明年一定会梦想成真。参考答案:A(B项属于结构混乱中的暗换主语,第三分句“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的主语应是“该厂的产品”,而非“这家工厂”,应把第四分句的“产品”提到第三分句前。C项句式杂糅,应删去“还有来自”或“也参加了学习”。D项,坚韧意志不能与提高搭配。)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而且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B.廉价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C.关于课外阅读,这位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学生比较合适,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好推荐给高中学生。D.2009年网络热词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公共事件:“钓鱼执法”、“躲猫猫”、“楼脆脆”……网民对此的热议,不仅推动了事件的发展,清理了一些藏污纳垢的社会死角,也增加了其社会关注热度,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参考答案A(B成分残缺,“解决”后缺宾语“问题”;C语意重复,删去“比较合适”;D逻辑顺序颠倒,将“不仅”、“也”两句的内容互换)二、《考纲》解读与命题探讨1、《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级。华粤高考复读学校语文备课组态度决定高度22、命题探究:⑴考情回顾年份选材考查内容赋分2004唐诗·杜甫《江汉》意境;思想感情与态度6分2005宋诗·寇准《春日登楼怀归》意境,思想感情8分2006清·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意象;炼字6分2007宋诗·林景熙《溪亭》意象;炼字6分2008宋诗·吕本中《春日登楼怀归》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表达技巧;形象7分2009唐诗·杜甫《月》思想感情;炼字7分2010宋词·黄庭坚《望江东》炼字;表达技巧7分2011宋词·苏轼《减字木兰花》意象意境;思想感情7分2012元诗·《余杭四月》手法;内容理解7分2013张炎·《鹧鸪天》手法;内容理解7分考查点主要涉及形象、意象意境、思想感情、语言(诗眼、炼字)、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①从选材看,2004年至2009年选择的都是诗,2010、2011年选了词,曲还没有选;7年选了唐宋作品,一年选的是清代广东诗人的作品;所选诗大多数是律诗,如果是绝句则是两首,词的长度也基本上与律诗长度相近。选两首诗则势必涉及比较鉴赏。2008年开始所选诗词逐渐向名家回归。②从考查内容看:严格遵循和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成为必考内容,而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则选择一个或两个小点作为考查点,语言尤其注重对炼字的考查。③从分值看:趋于稳定,7分。⑵2014年诗歌鉴赏题预测。①考纲要点体现明确,试题形式多样,开放性增强。广东历年来的诗歌鉴赏题都紧扣考纲、考题典型,呈现出了较为成熟的命题格局。诗词赏析题将凸显开放性,形式多样。将诗歌命题和古人的评论(包括诗论、词论)结合,或比较异同,或请考生评价古人的评论是否有道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依然是一个重要考查点。(2)命题中体现人文关怀,倾向于对诗词曲的基本常识的考查。将诗词曲的基本常识考查纳入到诗歌鉴赏中的做法有可能增多,诗歌鉴赏中涉及的常识还包括常见典故知识(以课本中出现的为主流)。三、考点精讲(一)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即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一些常见意境的特点?(常见意境特点)常见意境特点举隅•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华粤高考复读学校语文备课组态度决定高度3(二)【常见题型】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三)【答题步骤】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1、概括意境特点。或点出描摹图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图景构成,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2、分析、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3、剖析作者思想。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四)典型题例:【题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此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雄伟、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题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漫成一首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1)选取了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1)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四个意象(2)诗中营造了清幽、静谧的意境。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一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题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华粤高考复读学校语文备课组态度决定高度4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答: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二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3)分析景物,概括作用。【题例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答: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1)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2)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四、课堂小结(一)借景抒情类规范的答题模式1、设题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景物画面情怀思想)2、解题模式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安谧娴静、苍凉雄浑、旷远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刻画,描绘出……图画,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二)赏析意境类规范的答题模式【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华粤高考复读学校语文备课组态度决定高度5【提问变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方法点拨】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2、概括形象特点;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五、跟踪演练【跟踪演练1】双调·清江引(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答案:这首诗营造了萧瑟中带着热烈的意境。诗中选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跟踪演练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答案:(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各2分。)六、布置作业【作业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首联“青山”“白水”两个形象有何特征?作者用这两个形象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华粤高考复读学校语文备课组态度决定高度6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作业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本诗写到的意象:缺月、疏桐、孤鸿、寒枝创造的意境:沉寂(寥)、凄凉表现的主旨:(抒发的情感):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之形象(景物形象)。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8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