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困惑与反思: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作用摘要: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作为伦理型文化的重要传承手段与方式,历来重视模糊感知;而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企图在追求精确化中走向科学化。而这种以西方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追求,忽略了语言信息、教学状态和接受主体的认知行为与过程的模糊性特点,在偏至中丧失了以人的精神创造产物为载体的语文教学的文学审美与教育功能,从而在急躁中走进了偏隘无容。重新认识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理念的两翼之一,对于现代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重要补正。关键词:现代语文教育;精确化;模糊性我国传统语文教育重视模糊感知,并形成了一种朴素的语文意会教育观,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官私教育,也造就了一大批博学多才的鸿儒。随着现代化语文教育的改革,我们开始从传统中走出来,并自觉借鉴西方的先进教育理论,语文教育渐渐走向精确化的道路。然而,正如传统语文模糊教学在几千年的漫不经心中终于走向混乱无序一样,现代语文精确教学在短短几年内的急躁中也走进了偏隘无容,渐渐暴露出它的种种弊端。这不禁令人困惑起来:现代语文教育科学化到底需要什么?需要怎样?我们打算从传统语文教育在现代语文教育中的合理存在这个角度作一些反思。一、现代语文教学片面追求精确的弊端语文教学追求精确性确实是其走向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标志。“目标模式”的引入与研究,尤其是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学信息量化理论的研究与运用,的确使语文教学向精确境界跨近了一步。然而,由于语文教学精确性诸理论的自身缺陷,以及教育者的片面追求精确性,语文教学中精确性带来的弊端也就日益暴露。1、教学目标明确化中的隐性缺席明确化是一种平衡态,是静止的、稳定的,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事实上,认知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动态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信息接受过程和知能的获得与提高,应当是排除信息噪音,并使接受信息从相对自身已知信息的无序到有序、不确定到确定、不平衡到平衡的归纳整理过程,而教学目标明确化则遗弃了这个过程,形成学习行为的缺席,也即学习主体认识活动中不确定性的缺席。2、教学方法模式化中的惰性思维模式的形成,也即方法探索的终极定型。在模式运用过程中,思维方式和指向都是一定的,已知的,对接受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只是形式上的演绎,因为无数次的演练已形成固定的图谱和套路,方法模式化导致的思维定势,不仅养成了学生的思维惰性,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影响了学生非逻辑性思维的发展。而语文学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学习,直觉思维、灵感思维以及发散思维对于感受和理解形象艺术性又是至关重要的。3、教学评估标准化中的偏执僵化教学评估标准化,是运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对教学信息和效率进行量化评估的先进方法。对于一些技能训练比较鲜明的学科,或者对语文教学认知领域中的低级层次,作用的确较为显著。而大语文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它的信息载体是人的精神创造产物,是来自人的内心世界的,是由灵魂的竖琴拨奏出来的一曲美妙音乐,它甚至与理智和逻辑道途殊异,理解与评估演绎文本的语文教学,当然不是几条僵死的标准和几步抽象的推理能完成的。现代语文教学中追求精确性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此处不一一述陈。造成诸多弊端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迷信精确性对于语文教学科学化的神力,二是对语文教学模糊性理解的错误与不足。二、传统语文教育中“意会性”教学方式中模糊理论的闪光“意会性”教学思想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结晶。这种教学是以教师督促、指导学生通过熟读的方式来领悟文中乃至文外含义为特征的。这种以“涵泳”为主要方式的教学体现了伦理文化朴素的整体观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朴素的整体观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使得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意会性”契合或隐蕴了现代模糊理论所要求的语文教学的模糊性。1、“意会性”教学方式中的整体观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从来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主张反复吟诵,潜心涵泳,以求明达文义。“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体现的就是这种整体观美学思想。很显然,“意会”、“涵泳”是把综合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归缩,力求避免人为分割所造成的认识局限。模糊数学耗散结构论中的不确定学说认为,世界是确定而不确定的,平衡而不平衡的,世界便是整体的、模糊的。只从确定性去认识世界,是孤立的、封闭的,真正“模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意会性”教学方式中的整体观是模糊的,充满活力的。2、“意会性”教学方式中的直觉体悟直觉体悟是说学习过程中凭借直觉感受去体味、了悟作品内容、形象和意义。它摒弃了理智和逻辑,而选择了直觉了悟,而直觉又是个体的,它着重于审美客体──作品的情状的心领神会、意像把握,追求审美主体的心灵的体验,着意发挥主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和能动性,它追求悉心体味,崇尚灵性的把握,故而不推敲对象的明朗性,而捉摸事物的模糊性。这种直觉体悟的模糊性从另一角度考察,它又是接受主体对信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多点态的一种发散性把握。3、“意会性”教学方式产生的美学根源我国古典美学的模糊性决定了此种美学思想的伦理型文化的模糊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重描述,轻实证;其次是重直感,轻逻辑,第三是重虚无,轻实有。这种:“不确定性”认识论有力地影响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使“意会性”教学法从一开始便具有了朴素的模糊理论色彩。当然,由于缺乏必要的正确的科学匡正,在数千年的承继和发挥中,“意会性”教学方式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它经常以模糊的综合去取代清醒的分析,不去重视全面把握各个侧面、部分、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它的总体认识也就往往陷入含混、笼统或残缺、肤浅的误区,而这也正是多为人诟病之处。意会性传统语文教学不自觉中溺迷于模糊性的一个极端,而追求精确性的现代语文教学又在有意回避中搁浅于模糊性的另一个极端。这种“过”与“不及”的本身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即语文教学中模糊性是真实的存在。在这里,我们暂时还无意去探讨模糊性“度”的把握,而想首先去弄清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存在及其科学依据。三、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一般系统中,通讯的前提是信息的确定性。而语文教学系统中信息传递与交流却带有很强的模糊性,也因此而区别于其他系统。简单说来,语文教学系统的模糊性产生原因有两个方面:⑴语文教学系统的特殊结构,即“人-人”对话系统结构(作品是作家人格的一种物化形式)。人的主观能力的不确立性形成系统的模糊性。⑵语文教学系统的特殊介质,即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的未定性,形成了系统的模糊性。具体地说,语文教学系统的三维四要素,即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和教学状态造成了语文教学的模糊性。(在下文论述中这四方面有所交叉)。1、语言信息的多义隐喻性语文教学信息载体是语言文字材料,离开了这些材料,语文教学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信息的特征、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语文教学的特征、性质。语言的模糊性,首先来源于客观实体边界的不清晰性;其次是人类语言的概括性;第三是人类使用语文的不一致性、松散性和语境的变化;第四是人们对客观实体缺乏清楚的认识等。总之,不管是认识、概括,还是运用,它们都可能导致语言的模糊性。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多的文学作品来说,语言的模糊性还可能来自于文学性描述、艺术手法等等。而且,这些模糊性一般寄寓于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至于模糊语言的实例,语言材料中甚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问题是如何理解偏重事实性和科学性文章(新闻报道、科技文章等)中的语言的模糊性呢?我们知道,准确性是传达信息的根本条件。准确需要精确,但又不同等于精确,“准确性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容忍一定的模糊性。”为什么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呢?因为生活是复杂的,表达是艰难的,只要主要信息准确度很高,其余可以使用模糊语言,而且模糊语言的衬托,准确性就更突出了。这样,语文教学就应当明白,无论是何种文体,如果其中确有模糊性的存在,那么为了真正能做到“逼近语文”,就必须选择适切其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2、教学状态信息的模糊性一般系统中的信息具有确定性,这是它最重要的特征。但教学状态信息却同时具有模糊性,这是教学系统的社会性和耦合性所决定的。知识信息就是要有确定性,但有效的教学并不只为了传授知识,不只为了消除学生意识中的不确定性,它还应在此基础上有目的而适当地去引导学生意识上不确定性的产生。这就需要过程中的教授状态信息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从而引起学习状态信息的模糊与其他信息的确定,互相作用,控制信息噪音,使状态不致混乱,思维不致滞固。此为模糊性产生原因之一。事物的类属区分总是以它们的某种性状为依据的。教学状态信息的模糊性就是它的不确定性,也即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性状,但又不完全具有这种性状。我们常常说“这堂课教学过程很有节奏,控制得很好”等等。但是,怎样才叫“很有”节奏?控制到什么程度才算“很好”?很显然这种性状划分是模糊的。另外,事物性状是一种质的规定性,而同一质的不同程度之间的差异则是一种量的区别,质量互变规律表明:事物性状发生质变前,是一种量的不断渐进,即不同发展阶段的连接。正如模糊数学创立者扎德说的:“模糊性所涉及的不是一个点属于集合的不确定性,而是从属于到不属于的变化的渐进性。”现实中,质量互变过程的划分往往是模糊的。评优课比赛中“教学状态控制”优秀级为10分,达到与否表征为一种质变,但却不能说未评上者知能就远逊于获评者。教学过程中这种性状变化在量上的不确定性是教学模糊性产生的一般依据。3、学生认知过程的模糊性人的认识发生于主体对客体的活动过程。而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全部认识是沿着一条错综复杂的曲线发展的。”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对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的认识过程,必然是存在着“模糊──精确──模糊”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没有模糊性就没有精确化。从心理基础看,人的认识觉察活动有集中觉察和附带觉察两种基本形式;从反映功能看,认知主体具有概念思维和体验把握两种方式。集中觉察和概念思维作为显意识,固然是认知过程中重要一面而附带觉察和体验把握作为隐意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面。一般说来,显意识较多地表现了精确性,主要是因它们有较强的目的性能动性以及较多运用逻辑思维的;而隐意识则更多地呈现模糊性,主要是附带觉察更多随机性,而体现把握又多为直觉思维方式的缘故。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看,多呈精确性的显意识活动与多呈模糊性的隐意识活动,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只有在后者的认知积累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前者的理解和表达。换句话说,充实的精确认识是建立在充分模糊认识的基础上,模糊认识是精确认识的基础。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实际存在的模糊认识的过程。譬如,在教散文时,不少教师往往不遗余力地搬用和灌输给学生诸如“形散神聚”、“立意深邃”、“富有诗情画意”等等文学术语,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终归是模糊的,哪怕教师阐述解释得多么“精确”。通常的情形是,只有当学生不断地阅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散文作品,并将之与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模糊或朴素的比较之后,他才有可能对上述术语产生比较精确的理解。这个认知过程是从模糊到精确的过程,相当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它符合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4、文本结构与读者期待的互动性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它与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所传授的信息寓于作品,也就是接受美学所说的文本之中。它的这一特质就决定了它的教学过程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实验论证、逻辑推理等,而在于呈现文本结构,激活读者生命激情,引导其以自为状态进入文本世界进行审美接受。任何文学本文都具有未定性,它的存在本身是一个“召唤结构”,具有很多“空白点”。这种“召唤结构”中的“未定性”和“空白点”,对于读者接受而言就是一种不确定性。不仅如此,接受美学还认为,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而从“可能的存在”到“现实的存在”的中间区域也是一个巨大的“空洞”,它介乎彼与此之间,属于与不属于之间,具有不清晰性,这个不清晰的中间区域正是文本召唤读者践入的模糊领域。既然文本是未定的,那么读者的解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正因为如此,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在文学总体活动(作家──作品──读者)中的中心地位。读者解读作品的召唤结构,在作品具体化
本文标题: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9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