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语言学 > 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绪论及语言本质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2.“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8.1786年,英国的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根本区别。2.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内容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3.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边缘学科属于广义应用语言学。4.现代汉语属于共时语言学。5.汉语属于词根语。6.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语法学。7.思维不可以不依赖于语言;语言对思维有固定和改造作用;思维是语言的服务对象;思维中的概念与语言中词不是一对一的8.在时间线条的某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9.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聚合关系。10.研究语言亲属关系的语言学是历史比较语言学。11.一个词尾可以同时表示多个语法意义的语言属于屈折语。12.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系叫聚合关系。13.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历史比较语言学。14.英语属于屈折语。15.描写语言学.规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分类角度是研究语言的操作方法不同。16.日语属于粘着语。17.从语言的谱系分类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18.分析性的语法手段是语序。19.语言的谱系分类采用的语言学方法是历史比较语言学。20.《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索绪尔。21.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组成。。22.索绪尔提出了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的主张。23.下列四门学科中,可以归入个别语言学的是英语词汇学。24.下面正确的一个是(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25.语言不具有阶级性。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思维的工具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2.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3.对比语言学: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语言的构造要素进行比较的语言学。4.言语:就是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对语言的使用。5.组合关系:指在语流中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6.聚合关系:语言单位按某些共同点相互联系的纵的潜在关系。7.民族共同语:一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8.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是综合各种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9.历史比较语言学:利用几种语言反映在语音上的对应规律去追溯它们的亲属关系的语言学。10.语言符号:以语音为能指的符号。语言是用声音即语音来代表意义即语义的,语音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11.社会语言学: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语言变异等问题。1.“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A.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分)B.离开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2分)C.孩提时期是学会语言.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阶段。(2分)D.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机,就很难学会一种语言。(1分)2.与语言相对,言语具有什么特点?言语的具体性、个人性、临时性、无限性、多变性、物质性等特点。(每小点1分,表述1分)3.为什么人类语言具有灵巧的构造?A.任意性;B.离散性;C.层级性。(每一小点2分,表述1分)语音1.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2.从产生声音角度来看引起音质的不同主要是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三个方面。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是最小的能自由发音的语音单位。4.在元音和辅音的几个区分标准中,是否受到阻碍是决定性的。5.国际音标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根据音标和音素一对一(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创制出来的。6.从声音产生的角度来看,辅音的不同由发音体的不同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元音的不同主要由共鸣器的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决定。7.八个标准(基本)元音中,前元音从高到低依次分别是iea,后元音从低到高依次分别是ou。8.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音位变体。9.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角度进行分类。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振动和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10.音位是能够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11.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文字。12.音位变体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13.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三种。1.汉语拼音声母g、k、h出现的语音环境与j、q、x出现的语音环境互补。2.定音高的是声音的频率。3.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中的音素是具有互补关系、语音上又相似的音素。4.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音位。5.音高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语言一般属于汉藏语系。6.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音长。7.发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音部位之间形成的窄缝比较大,气流略有摩擦。这样发出的音叫半元音。8.[k]和[g]的区别主要是发音方法不同。9.汉语中的轻声是利用音强构成的。10.n(恨)代表的是闭音节。11.话的“好”,用国际音标记为[xɑu]。12.[d]和[t]两个音素在英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汉语里是同一个音位。13.语普通话[p]与[t]的区别在于发音部位。1.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2.音位: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3.条件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变体4.音位变体:一个音位的实际发音。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5.音节:发音器官肌肉紧张度和语音响度增减过程形成的语音单位。即语音上最小的使用单位。6.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记音符号,根据一个音素一个符号的原则制定的。7.自由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那些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可以无条件地变读的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可以自由替换,它们的差别不会造成意义的改变。北京话的/u/在零声母是在完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可以自由变读为双唇半元音[w]和唇齿半元音[v]。1.指出汉语普通话a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A./a/音位的条件变体有四个:[a]、[¢]、[ɑ]、[E](1分)B.发音特点(3分)[a]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ɑ]后、低、不圆唇舌面元音[E]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C.出现条件(3分)[a]在韵尾[i]、[n]之前[¢]无韵尾[ɑ]在韵尾[u]、[]之前[E]在韵头[i]或[y]同韵尾[n]之间2.指出汉语普通话e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A./e/音位有四个变体:[]、[]、[e]、[E](1分)B.发音特点(3分)[]后、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央、中、不圆唇舌面元音[e]前、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E]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C.出现条件(3分)[]在单韵母中[]鼻韵母中或轻声音节的韵腹[e]出现在韵母[i]前[E]出现在[i]、[y]之后3.语音的四要素是什么?在语言中各有什么作用?音高,区分音调(1分)音长,区分长元音和短元音(2分)音强,区分轻重音和语调(2分)音色,区别语言的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2分)4.音质的不同取决于哪些条件?举例说明。A.发音体不同。如二胡声和鼓声不同。(2分)B.发音方法不同。如[t]是不送气,[t]是送气(2分)C.共鸣器的不同。如[n]和[t]的不同,[n]是鼻腔,[t]是口腔。(3分)5.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普通话中/p/的区别特征主要有哪些?A.一个音位区别于其它音位的语音特征。(指音位之间的最小对立项)(3分)B./P/的主要区别特征是:(4分)双唇,区别于唇齿音。不送气,区别于送气音。塞音,区别于擦音。6.什么是音位?划分音位的主要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A.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分)B.对立与互补。(1分)比如[p]和[p‘]在相同的语言环境[-ɑu51]中出现,具有辨义作用,前者是“抱”,后者是“炮”,这是对立关系。(2分)又比如[]和[a],前者出现在“单说或开音节的单元音”的环境中,后者只出现在[i]和[n]前,它们之间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互补的。(2分)7.举例说明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什么不同?在普通话中[p]和[b]是不是音位变体?是什么变体?A.条件变体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变体,如/a/音位的几个变体属条件变体(2分)B.自由变体与条件变体不同,它是出现在同样的位置上可以任意替换但又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几个音素。如吴方言平翘音.前后鼻音等。(2分)C.[p]和[b]是音位变体(1分)D.它们属于条件变体,出现的语音条件是,轻声音节的清音声母变成浊声母(2分)如:爸爸[pp]——[pb]8.举例说明舌面元音的三维特点。A.舌面高低;B.舌面前后;C.唇形圆展。(每小点2分,举例1分)语义1.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2.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3.根据语素在句子中是否具有独立性(根据语素是否有直接用来造句的能力),可以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4.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5.义素是用对比的方法,在词与词或者其它语言单位之间发现的意义区别特征。6.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7.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8.多义词虽然有几个意义,但是并不引起表达中的混乱,这是因为有语境的作用。9.多义词的引申意义,除了一般的通过近距离引申产生外,还有远距离引申的,后者主要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式产生。10.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它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物。11.基本词汇具有全民性、稳固性和能产性两个特点。12.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语境起了补充说明的作用。1.派生词中包含词根。2.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3.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人。4.属于熟语(固定短语)的有专名语。5.根据构成词的语素数量的多少,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6.汉语“帽子”.“棋子”两个词前者是派生词,后者是复合词。7.英语单词“work”附加“ed”是构形法,附加“er”是构词法。8.属于词义要素的是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9.“friendship(友谊)”和“recall(回顾;撤消)”都是复合词。10.一个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部分是词根。11.“的士”是双音节词。12.“音素”、“电子”是单义词。1.义位:具体语言的语义系统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义单位。在词典中,义位表现为对词义的分项说明,因此一般也称为义项。2.义素:就是对义位进行分
本文标题: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9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