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课理念与技术话题思路简介解读说课说课的价值说课与备课和上课的关系说课活动的构成说课的内容说课的特点说课的基本方法说课中应注意问题说课讲稿的撰写说课的评价解读说课(1)•说课就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预设或反思。解读说课(2)•说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解读说课(3)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说课的价值•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营造教研气氛说课的性质说课是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常规性内容,是教研活动中的一种主要的研讨形式和表现手段。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而言,说课是种教学改进和优化活动,于上课而言,是一种更周密的科学准备过程,说课是对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过程的一种折射。说课与备课的关系•都为上课做准备服务,都属于课前的准备工作。•从所涉及的内容看,说课是种深层次备课后的展示活动,在主要内容方面是一致的;•从活动的过程看,两者都需要教师花费一定时间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情,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流程。说课与备课的关系•内涵不同,备课是个体独立进行的静态教学研究行为;说课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动态教研活动,在对教学问题的研究与反思方面,说课更深入透彻细致。•对象不同,备课中教师不直接面对学生或教师;说课直接面对其他教师。说课与备课的关系•目的不同,备课为了能正常规范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上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不断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说课则为了帮助教师学会反思,改进和优化备课,以整体提高教师素质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要求不同,备课强调教学活动安排的科学合理和全面,其中为上课提供可操作性强、条理清晰的教学流程是备课的关键内容,备课只需写出教什么怎样教即可;说课则不仅要说明教什么、怎样教,还要从理论角度阐述为什么这样教。说课与上课的关系•课前说课中的内容都会在上课时得到充分地体现和展示;•课后说课中进行的反思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更多的是上课时教师活动的再现。说课与上课的关系•要求不同,上课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说课还要解决问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对象不同,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同行领导。说课比上课更具灵活性,不受时空教学进度教材年级人数的影响。说课活动的构成•说课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依次为解说和评说。•重点在解说,它是教师以口头表达为主,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师生具体情况和课程特点,以同行为主要对象,在备课与上课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研究系统。它要阐明的问题是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要这样教及其理论依据。•评说则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和研讨。说课的类型——(据目的要求分类)宏观来分,说学科课程,说课程标准,说学科教材,说课程资源利用等。具体来分,说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策略和流程。从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先后顺序可分为课前说课/课堂说课/课后说课。从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可分为预测性说课/反思型说课。说课的类型——2从教学业务评比角度可分为评比型说课/非评比型说课。从教学研究角度可分为研究型说课/示范型说课。从说课的主体可分为授课者说课/评课者说课。说课的类型——3课前说课——教师初步完成教学设计基础上的说课,是教师个体深层次备课后的一种教学预演活动。课后说课——教师按既定的教学设计进行上课,并在上课后向所有听课者阐述自己教学得失的说课形式,是建立在教师个体教学活动基础上的一种集体反思与研讨活动。说课的类型——4评比型说课——把说课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评比的内容或一个项目,对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际水平、教学流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做出客观公正评判的活动方式。是发现和遴选优秀教师的一种评比方法,也是以此带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说课的类型——5主题型说课——以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或热点问题为主题,引导教师在进行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用说课的方式向其他教师专家领导汇报其研究成果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一种更深入的问题研究活动,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说课的类型——6示范型说课——以优秀教师等为代表在向听课教师做示范型说课的基础上,请该教师按照其说课内容上课,然后再组织教师进行评议的教学研究方式。教师可以在听说课、看上课、参评课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自己运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也是培养教学骨干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说课的主要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材•说课者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基础上,系统阐述选定教学内容在教学单元乃至整个教材中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教学内容或学科的联系等,围绕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将三维目标化解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确定教学重难点以及课时安排。说者需要尽量阐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展示自己对教材的宏观把握能力和对教材的驾驭分配能力。说教材•说教材包括两个内容•剖析教材——研读课标、分析教材编写思路和特点、简述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重难点以及确定依据。•课时安排——据教材特点和学情说时间分配及其依据。说学情•学情包括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及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内的总和,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使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说学情是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应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说教学目标•不只是宏观阐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还要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就学习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分层化解,阐述依托内容载体实现这些目标要求的途径和方法,目标越具体,教学活动安排越科学,操作性就越强,也越能提高教学水平。•注意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整体性。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题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学情,说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其依据。需要根据教材、学生、教学媒体、教师教学风格、授课时间等对各种教法和学法进行最优化的组合。说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应关注和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教具学具准备和使用,设计思路(教学环节的概述),教学流程(具体的教学活动和安排),板书设计和课外练习设计。说课的特点•简便易操作,不受时间空间人数限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智慧互补•可重复修改和补正•局限性——看不到教师临场发挥的教学机智,看不到学生的学习结果,说课效果与上课效果不一定等同说课过程的展开•说课说的是“课”,说自己对于“课”的理解,是经过对“课”的研究之后的结果。•告知所说的“课题”是说课的开始,又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说课过程的展开•其一是准备。即为教学准备阶段而进行的教学背景分析,由教学需要、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策略构成。•其二是实施。由教学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手段构成,主要解释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其三是目标达成。即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进行的教学预测或反思,是对本课教学设计所引起的教学效果的预测或评价,以及对自己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反思。•教学中的诸因素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体。•教学目标是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的剖析;教学内容则出于教学需要的考虑;而学情则是对学习主体在动机原理和学习特点上的认识。•基于以上的认识,才能科学、合理地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学方法、策略、过程提供事实上、理论上和逻辑上的依据,最终制定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思想方法、策略和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教学预测或评价,是教师教学反思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行动研究途径,也是教学反馈和教师教学元认知能力的展现。说课过程的展开•点明课题•第一层次:教学背景分析•陈述学习需要——分析教学——描述教学环境•第二层次:教学展开分析•解说教学策略——呈现教学实施——说明教学媒体选择和运用•第三层次:教学设计和教学结果(预测)评价•他人与自我评价教学背景分析•教学总是在一定的起点上进行的。学习需要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背景分析的起点。•教是为了学,学习需要就是我们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的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学生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需要是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教学目标(或标准)之间的差距。1.陈述学习需要。2.教学任务分析。3.教学环境描述。学生起点分析•学生进入教学前的学习状态,即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是我们在这里所要关注的。•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学习个性、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状态,了解他们对新的学习所具备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能力贮备状态,这里主要是指在学习中所具备的认知加工和认识能力;第三,能够预先判断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关注和接受程度。最后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起点分析•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或者仅靠教师的想当然,或者仅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做个大致理解,较少对他们的态度和学习方式作出判断。•只有对全体学生从知识、技能、态度、风格这几个方面去关注,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课程改革新的理念。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教师事后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反映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因此,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目标应该围绕“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干些什么”,或者“学生将是什么样的”来描述;必须描述所期望的现行的教学成果,而不是很远的未来。对于目标的陈述应该具体化,使其具有可观察性,可操作性、指向性和可评价性。一堂课的目标应该分解为具体的几项子目标来完成,有对于实现目标所应有的行为描述,如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那样,指出学生的行为样例“了解——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事物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出这一对象”等等。这样便于观察学生是否能达成目标,教师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教学反馈。教学任务分析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因此,分析教学任务不仅应该了解和掌握知识本身概念、性质和思想方法,还应该对于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不仅应该知道其重点和难点,更应该知道为什么是重点和难点。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还应该有创造性的学习,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学习任务的一部分。因此,不仅应该分析教学内容,还应该关注情感发展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学环境描述•不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也有所不同,因为,这是一个教学设计时必不可少的因素。从教室的选择到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状态,都是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师生关系是教学环境中的一种软环境。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已从过去的“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是在一种更为平等、民主、合作的环境下进行。说课应该关注到这种软环境的营造。•现代教育技
本文标题:说课的理念与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0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