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与阶段性成果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与阶段性成果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贯彻和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技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职成[2000]1号),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不断加强管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课程改革。以改革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努力形成优势,办出特色,树立“品牌”,提高“品位”力求在“做优”的基础上,把学校“做大”、“做强”。现将我校近三年来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总结如下:一、通过学习培训,更新了观念建立了机构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我校把培训工作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始终。(1)加强校本培训,确保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校本培训是学校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首先,我们坚持每周业务学习的制度,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中等技工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技工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邀请有关专家为全体老师做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拓宽教师的视野。其次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通过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开设示范研讨课,让教师切实感受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增进对课程改革的感性认识。通过多次的学习培训,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感到振奋,清醒的认识到了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矛盾;深深感到过去那种以师为本,以知识为本的课程理念等已经远不能适应技工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家都认识到,需要认真领会课改精神,彻底转变思想。(2)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技能的提高办好一个学校必须要有一批好的师资,为了迅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自2005年以来,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狠抓学历达标活动。要求任课教师的学历必须是本科,学历不达标者责成参加进修。目前我校任课老师学历均达到本科,已达标的教师我们鼓励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二是开展长短培训,下厂锻炼,狠抓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工厂、到公司广泛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了解本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拿到较高的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3)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确保课改的有效运行。面对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建立了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整个课改的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并明确由专业部具体组织实施。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除负责统筹、组织课改工作外,原则上每月集中一次,对在课改过程中的成效、存在问题、面临的困难进行总结、交流、研讨。领导小组要对课程改革工作实行全程监控,并针对教师们在课改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对课得程改革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运行。二、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制订了方案确立了目标学校紧紧围绕省职教课改要求,经过认真酝酿,出台了《庄浪县职教中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方案》由“课程改革实施背景”、“课程改革要突出的特点”三部分组成。《方案》确定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程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现代化课程观,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推进改革。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以技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紧紧围绕新培养目标中“五种素质”的“五个能力”基本要求和升学、就业、创业三个发展方向,本着夯实文化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强化技能训练,实现一专多能;拓宽就业方向,增强适应能力的改革宗旨,以全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本模型,以全面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作为运作载体,全方位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技工能力。三、通过初步实践探索,取得了实效,形成了特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施,稳步推进。近年来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1、调整课程目标——以技工需要和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传统的课程教学以知识学习为目标,往往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强调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我校在课程改革中,注重文化课的基础性、生活性和服务性,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性、社会性、技工性,把技工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主要目标。2、优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技工实践为主线初步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近年来,我对主干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各主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课程由基础平台(必修课)、专业化平台(限选课)、选修课平台(任选课)组成。基础平台由德育模块、文化课模块及专业课模块组成;专业化平台由2-3个专门化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平台主要包括人文拓展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两个模块组成,以满足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技工能力的需要。以我校现代农艺技术示范专业为例,基础平台中的德育模块开设有《法律基础知识》(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哲学与人生》(北师大版)、《就业指导》(北师大版)等课程;文化课模块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专业课模块(技工群基础课程)开设有《植物生产与环境》、《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等课程。通过这两部分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为适应中等技工学校数控类专业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岗位群的要求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化平台的课程为限选课程,是针对某一具体岗位开设的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基本上能适应对应岗位的要求,设置了相应的专门化课程。选修课平台为任选课程,是我校根据学生在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开设的课程,这部分课程为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专业知识及技能服务,具体课程主要包括模具加工技术、综合文科、公共关系学、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欣赏、文学欣赏、美术、舞蹈等。3、整合课程内容——以项目课程为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形成综合化课程(1)技工群专业基础课的综合,以实用够用为度,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有机综合。删繁就简,避免学科型课程因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造成的单科教学周期长和课程间的交叉与重复。如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综合了原有的制图、公差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课程;《机械基础》综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热处理、机原机零、液压传动等课程;《设备控制基础》综合了气动、电力控制、PLC控制技术课程;《电工实训》综合了电工基础、电工仪表测量、电力拖动、电机与变压器等课程;《数控加工技术实训教程》综合了切削原理与刀具、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等课程。(2)专业化平台课程的整合,以整合能力观为指导、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对专门化方向的理论及实践课程进行整合。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以产教结合为依托,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机电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机械加工及设备维护工作的一线技能型专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我校与一些企业积极尝试产教结合,并根据所生产的产品设计若干项目课程,构建模块化综合化课程体系。项目课程以产品为项目核心,将岗位能力所需要的数学、制图、工艺的相关知识整合起来,形成若干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项目课程。这些项目课程的难度由产品的复杂程度决定,从以简单零件加工为核心的项目开始,知识与技能的难度逐步增加,直至达到培养目标的能力要求。学生完成了全部的项目课程,就能达到岗位能力的要求。项目课程间形成梯度,相同难度的项目课程又有多个可供学生自主选择。以产品为核心组织项目课程内容,将知识的学习融于实践过程中,虽然知识的系统性降低了,但学生的岗位能力却得到有效锻炼、培养。(3)多种素质教育的综合即把技工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结合到教学中,努力培养中等技工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高尚品德修养和吃苦敬业的技工道德。4.改革教学模式——以区别化教学改革引领全校的教学革新学校从05年开始在数学学科率先开展了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支撑的区别化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经验后在全校所有学科进行了推广,取得了广泛的改革成效,老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得到全面提升。专业课全面实施项目教学。学校还实施了“导学、精讲、勤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部分专业还实行了“模块组合、项目教学、任务推进、小组学习”专业教学模式,成效明显。四、通过实践,师生教学相长,取得了明显成效。1、通过课改,教师转变了教育理念,开发了多门项目课程,自主编写了21本校本教材或讲义。如《高效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土壤测土配方及平衡施肥技术》、《高原干旱山区苹果树建园及栽培技术》、《甘肃省大田作物、蔬菜、果树主要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训教程》、《数控加工实训教程》、《钳工实训教程》、《机械制图习题册》、《电工与电子技术题库》及部分文化课校本教材。2、通过实践,教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无论在论文发表、课题研究、还是技能大赛都获得了喜人的成绩。3、通过课改实践,学生的心理素质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为了让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更好地推进项目课程的落实,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研究。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因成绩不够理想而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不被老师和家长认可的孩子,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大都受到过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然而,同时他们又都有着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愿望,渴望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因此,技工学校只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藏的能力,就一定能让学生重新抬起头来做人,发展他应有的才华,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为此,我校以科研为先导,针对职校生自信心缺失的状况,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学生进行心理开导、排除凝虑,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强调师生同心、同行、同乐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校的课程改革已经由启动阶段进入到了初步实施阶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课程改革面临着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在体制上有许多旧的东西在制约着,还未形成一套与技工学校办学相适应的高效的管理模式;办学条件尤其是实训实验设备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我们感觉到课程改革下一阶段的推进工作必须同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改革相结合。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实践,将课程改革作为教学改革乃至学校改革的核心,推进学校内涵的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本文标题: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与阶段性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2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