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课程论文格式参考北京旧城商业街道步行空间序列以东四南大街为例
1北京旧城商业街道步行空间序列研究——以东四南大街为例姓名:王珊珊学号:S201312013课程名称:城市形体环境规划设计任课教师:汪坚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日期:2014年5月2北京旧城商业街道步行空间序列研究——以东四南大街为例王珊珊S201312013【摘要】商业街道是旧城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体现旧城特色与活力的源泉,也是旧城生活的重要场所。本文从步行特征和人的需求出发,提出旧城街道步行空间序列的概念,根据平面序列和场景序列两个经典理论对街道空间进行评价,探讨旧城街道空间序列组织设计对街道活力与步行感受的影响,最终依照评价结果提出可行的改造建议。【关键词】旧城商业街道空间序列街道活力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推进,商业街道——作为城市的活力和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元素之一,受到了多方学者的关注。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和现代的改造后,旧城商业街道空间已经呈现出了新的形象和姿态。旧城建设在加快,马路在加宽,车行在旧城中的地位不断被强化。而人——作为街道空间中的主体,在街道行走过程中的体验感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人在穿过由不同空间组成的序列时,除了行走需求和使用功能需要得到满足之外,还应该在步行中体验到属于旧城街道的独有的“节奏感”。旧城街道,或应婉转低语,或应明朗疏浚,或应抑扬顿挫,变化多样又主题鲜明的“行走节奏”才能让旧城街道焕发出最大的活力和魅力,让富有感情的街道讲出旧城的态度与故事。1概念解读与理论基础1.1街道与旧城商业街道街道随着城市的形成而产生。街道从属于道路,是城市中交通通道的一种。与其他类型的通道不同,街道除了承载交通功能之外,还担负着城市的社会功能。在一些城市中,街道的面积约占城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这个比例足以见得街道作为城市生活外部空间的重要性。而城市街道又可以大致分为交通性街道和生活性街道两类,商业街道是旧城生活性街道中最重要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是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发生场所,并最具城市特色和代表性。这类街道可以容纳人和物,并且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设置多种服务设施,包括购物场所、休闲场所、餐饮娱乐场所及其他类型活动场所等。詹姆·雅可布曾在书中这样描述街道:“一个都市街道的依赖是经由许许多多人行道上的交往接触所培养的——市民常逗留在酒吧间喝杯啤酒;由杂货店那里打听点消息,或讲点消息给新来者,在面包店与其他顾客聊天,与路旁喝汽水的孩童打招呼,或等用餐时偷瞄女3孩子等”。如果将书中的描述套用在北京旧城商业街道上,那么大概就变成了这样:“北京旧城街道的活力是经由许许多多人行道上的交往接触所培养的——胡同里的老家旧户在路口的大榆树旁下棋聊天;一个老太在小卖部前停下脚步捎瓶酱油,问问邻居街坊的趣事,行人或走进古朴的文玩店,或走进时尚的精品屋,放学的孩子们在匆匆的下班人群里穿梭嬉闹”。由此可见,旧城商业街道同时兼具了生活街道和商业街道的双重功能,能够通过多功能的集合来带动城市的活力。1.2步行与街道活力街道步行空间的建立应以“人”的需求为主导,那么步行特征与步行感受的满足与否就成了重要的评价指标。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这本书中提到,人在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人们在丰富、宜人的街道空间中行走、徜徉、流连,这三类活动才能一一发生;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考虑到街道中的人的心理倾向并以此为设计前提,才能对空间环境达到最佳认知;从视觉心理学来看,人的感受会随着一系列有机的连续不断的体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行走感受和认知;而从城市设计理论——场所理论的角度来看,设计必须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基础,寻求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模式。依此可见,步行者的感受对于其感知步行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评判街道空间是否合理的标准。活力的形成过程中,人是主角,所以形成街道活力最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人去使用街道,以维持停留在街道中人的数量。街道的活力受到街道上物质空间和空间氛围的影响,街道的活力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街道中央熙熙攘攘的人潮,僻静街角的三三两两的人在交谈,街边小孩在喧闹,不远处大人在谈笑,合理的街道空间和健康的街道活动无处不在,才能让街道充满活力。1.3街道与空间序列街道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这种户外的线性公共空间经过人们有组织地营建,最终形成富有生气和活力的街道系统。人的活动,行为的连续性特征使相邻的空间产生了连接,从而使城市空间因人的活动次序以时间为轴线演化为一系列空间的组合。由于空间序列的研究视角增加了时间轴的四维空间,将空间和时间结合在一起,凸显步行者的步行感受,因此其研究结果对完善街道的形象及行人心里感受具有特殊的意义。空间的序列层级可以分为起始端、过渡段、高潮段和尾声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根据不同类型街道4又可以将每个部分进行延伸。旧城商业街道就可以根据序列框架衍生出自己的序列层级。2理论基础2.1场所理论场所是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结合的整体,或者说是环境与人的活动结合而成的有意义的整体。人们在街道中行走需要一个稳定且有感情的活动场所,这种需求在“表情丰富”的旧城商业街道中就更为重要,因此,街道步行空间的序列安排中应该尽可能强化环境的个性及场所感。2.2《街道的美学》芦原义信讨论了关于街道内部与外部的涵义,特定空间的宽高之比、广场构成的条件、阴角空间、下沉式庭院技法和两次轮廓线等,都为本次研究提供了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指导意义。2.3环境心理学人和环境可以产生相互作用,人改变了环境,反之,人自身的行为和心理也被环境改变着。针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旧城街道步行空间而言,环境心理学与建筑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十分必要。3实例研究3.1研究对象东四南大街,位于北京东城区中部,主要建筑古迹有东四清真寺。作为轰动一时的“北京四大商圈”之一,在北京旧城的街道演变中,东四街道一直不断寻求变化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时尚文化与传统风格结合的起始阶段过度阶段高潮阶段尾声阶段发端起景引导预起延续发展铺垫引导高潮扩展后景烘托高潮结尾缓冲阶段结束尾声预示开端情绪准备悬想期待预告风格主题凸显反复缠绵平复情绪悬念回味5生活性商业街道。东四南大街南侧衔接高端现代的金宝街,北侧衔接东四文化新商圈,沿街串联起传统胡同与机关大院,时尚商铺餐饮一应俱全。东四南大街由南向北过渡衔接了现代与传统商圈,并承载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功能,是旧城内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街道。3.2街道空间序列研究序列阶段具体空间空间特征起始端酒店前广场与步行空间整体连接性差,公园与街道结合不自然过渡段生活性商业为主的步行空间空间连续性差,空间狭窄高潮段时尚商业为主的步行空间高潮不突出,无惊喜尾声段地铁站广场、路口空间结尾感强,场所感不强街道航拍图街道序列序列简图序列总结东四南大街步行空间的主序列有完整的四个阶段。街道以现代建筑和现代景观手法开端,空间开敞,形成天然入口;过渡阶段较为冗长,且较为平淡,商业活力并不凸显;高潮阶段较为短暂,主题不鲜明;结尾空间效果强烈,但是结束太过突兀且场所感不强。64问题总结很多行人知道东四南大街的位置,却说不出这条街道的特色,也很难感受到在步行过程中的旧城街道体验。通过对其序列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问题:步行空间序列步行空间序列分析步行空间序列衔接分析(1)发端起景:街道西侧空间狭小,东侧景观空间较为封闭,与步行融合差。(2.3)引导预起:步行空间逐渐缩小,栏杆给人压迫感,界面没有预告主题。(4.5)延续发展:空间稍微展开,步行空间被设施隔断,建筑也侵占空间。(6)铺垫引导:路口空间展开,开始预告街道主题,商业气氛展现。(6)铺垫引导:路口空间展开,开始预告街道主题,商业气氛展现。(7.8)铺垫引导:步行空间开始多样化,景观介入帮助烘托气氛。(9)高潮扩展:旧城特色商业建筑在拐角后出现,空间展开,主题不够鲜明。(10)后景烘托:空间继续扩展,商业气氛不够浓郁,没有惊喜感出现。(11)尾声阶段:用狭小的街角空间结尾,没有留给人回味的余地。发端起景引导预起延续发展铺垫引导高潮扩展后景烘托高潮结尾缓冲阶段结束尾声环节缺失环节缺失衔接突兀衔接自然衔接自然衔接自然谈衔接一般衔接自然7(1)东四南大街步行空间序列相对含糊,序列各个阶段不够清晰完整,开端风格不明确,过渡段过长,高潮段过短,结尾段又太过唐突,每个序列段交待得都不够完全;(2)空间序列衔接方面,过渡阶段各子序列衔接较为自然,结尾段衔接突兀,有虎头蛇尾的感觉;(3)步行空间的连续性较差,空间的变化受建筑、机动车道和景观绿化影响较大,形成很多消极空间,通而不畅,容易让步行者将关注度从“体验”转到“满足基本行走需求”上;(4)主题不够突出鲜明,没有一个主题思想贯穿整条街道,这让街道“六神无主”,步行者在行走中很难体验到街道的气质;(5)从整体来看,东四南大街作为连接现代商业和传统特色商业的纽带,起到了一定的过渡和衔接作用,但是对于步行行为的引导与鼓励还有待加强。5改造建议5.1空间序列总体布局旧城内的商业步行街道应该利用空间序列理论形成良好的空间“骨架”,并致力于打造主题鲜明的商业空间。首先,对于旧城这种特定空间,应该明确街道的性质和功能以及街道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历史文化、生活气息、特色景观或者时尚的商业气氛,只有明确主题,才能让空间上的改造有的放矢。以东四南大街为例,从历史发展来看,这里一直依托独具特色的“北京气质”聚集着生活式的小型商业和时尚商业,因此在布局时应该注重对于地域文化和商业气氛的表达。第二,空间序列布局还应该根据行人的步行尺度展开构思,在有限的街道长度和空间轴线中合理布置各个序列阶段。起点的标识性,过渡段的展开,高潮段的反复和结尾段的令人回味,设计者应该关注如何具体安排空间序列的不同阶段。就东四南大街来说,应该结合步行空间的现有特色景观提前展开高端段,给结尾段足够的空间去表达,进而形成变化有序的递进的完整空间序列。第三,丰富每个序列段的空间层次,考虑“点、线、面”三个层次的结合,形成具有节奏感的步行空间。“点”,设置视觉焦点小品或小型景观空间;“线”,增加联系和过渡,关注视觉通廊,引导主题;“面”,注重打造为人提供活动的场所,如广场空间或建筑对应的空间等。85.2步行空间序列改造方法旧城内空间有限,盲目加宽整体街道存在很大困难,也不符合旧城保护的原则。因此,在旧城内打造序列清晰的步行商业街道,应当注重局部空间的变化和处理。改造方法具体措施改造示意改造意向局部加宽适用于空间序列中不同阶段的衔接处或建筑入口等位置,利于丰富街道空间序列和区分不同序列阶段,可形成广场空间和活动场所。路口展开适用于街道的开始和结尾处,利于人群的吸引、疏散和引导,同时也利于形成广场空间和标识空间。丰富空间旧城空间有限,可以利用建筑的室外部分形成连廊、雨棚、骑楼等,丰富的街道界面对于序列空间的打造有帮助作用。旧城商业街道步行空间的存在,不仅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和商业要求,更重要的,它是人们交往交流的场所,是人们体验旧城、感受旧城的空间,也是现代社会中旧城展示魅力的舞台。严谨且富有情感的空间序列,能够给行人带来良好的心理感受和步行活动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旧城空间在城市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找到自己的姿态并继续保持活力。作者针对本课题的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深入思考。最后感谢老师的教授,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够向您请教更多专业问题。9参考文献[1]郑利军,周然,徐宗武,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序列及界面的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2):120-122;[2]梁琼,城市街道步行空间序列研究——以西安市威力[D],长安大学,2010:45-52,70;[3]虞大鹏,吕品晶,旧城街道的生与死:北京旧城特色街道空间形态研究[J],建筑创作,2008,3:145-152[4]徐苹芳,论北京旧城的街道规划及其保护[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23-27
本文标题:课程论文格式参考北京旧城商业街道步行空间序列以东四南大街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2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