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袁贵仁部长在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作工作报告。王立英同志的报告,共三个部分: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要求,服从服务于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一是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对党风廉政建设认识取得新高度。二是坚持把握工作重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切实加强监督检查,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取得新成果。四是深入贯彻三委部《意见》,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五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发挥案件治本功能取得新拓展。六是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教育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取得新提高。主要有以下深刻体会:第一,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是推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的根本保障。第二,始终坚持把握工作重点,着力在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和破解治理教育乱收费难题上下功夫,是推动全局工作扎实开展的有效途径。第三,始终坚持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力求形成整体合力,是推动教育反腐倡廉深入开展的重要条件。第四,始终坚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理清思路,攻坚克难,是确保教育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成效的坚实基础。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与当前的形势任务和上级要求相比,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办法措施还不够多;二是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人民群众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三是推进教育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力度还待进一步加强。在新的历史阶段,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进入了“深水区”,反腐倡廉建设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重而道远。二、2010年主要任务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关于反腐倡廉的决策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着力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推动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创新,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一)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一要维护好党的政治纪律。要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自觉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纪律保障机制,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和维护教育稳定。二要开展好专项检查。抓好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情况、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落实情况、高校奖助学金发放及中职生免学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抓好对“211”、“985’’三期建设等各类教育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三要开展好专项治理。进一步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深化改革,强化源头治理,健全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全面排查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立项、规划审批、土地出让、招标投标、建设实施、质量和安全生产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二)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干部作风的改进促进校风学风的不断好转。一要加强学习教育。完善各项学习制度,制定教育规划,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二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群众公开,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立健全高校领导干部联系院系、职能部门、基层党组织、学科带头人以及民主党派和党外代表制度,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批评意见的制度,广泛听取和如实反映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立健全对群众反映问题及时反馈、限时办结制度。要加强调查研究,正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反映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继续严格控制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完善因公出国(境)管理制度;按照中央的要求,大力整治文风会风,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提倡说短话、开短会、办实事;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肃查处违反规定兴建、装修办公楼,超标准配备、使用小汽车等问题。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创新方式,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要加强巡视监督。要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考评机制,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进一步巩固巡视成果,加大巡视力度,创新巡视工作的方式方法,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作为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巡视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三)进一步强化对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制约监督,推动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一要健全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对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以及重要干部任免等事项必须集体研究决定,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二要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考招生制度,严格规范各种特殊类型招生行为;加强对招生录取环节的有效监督,确保招生公平公正;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不断扩大招生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流程,完善公开形式,确保招生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三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监督。教育部直属高校要全面实施会计委派制,各高校要加强对院(系)委派制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校际之间会计委派等财务监管方式;加强审计监督,推行审计结果通报和公告制度,特别要加大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力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科学运用审计成果,为推动工作服务。四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需要。重点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科研项目负责人、评审专家等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遵守学术道德自的觉性;改进科研评价,建立相互衔接、有利于监督的评价体系,加强社会监督;实行“一票否决’’、“零容忍”,坚决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积极营造实事求是、潜心钻研、严谨治学的良好氛围。(四)进一步深化纠风工作,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要加大治理力度。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和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等问题的治理,务求取得新的突破。教育部将提出解决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治理教辅材料散滥问题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实施办法。二要完善制度措施,规范收收费行为。教育部将会同有关方面制定规范中小学校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的指导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规范收费行为的具体措施。要深入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强舆论宣传,争取社会支持。三要加强纪律保障。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违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使用管理规定的责任追究办法,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规范学校各类办学行为和收费行为,严肃查处违规乱收费行为。(五)进一步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教育系统各级党委、行政主要领导要重视和支持查办案件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要敢于办案、善于办案,严格依法依纪办案,不断推进查办案件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创新。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加强联系配合的意见》,完善机制,推动“教检合作”、“校检合作”,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六)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控。要积极探索建立防止利益冲突机制,减少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的机会和空间。切实推进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干部人事、财务管理、特殊类型招生、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创新,建立严密有效的制度体系。积极查找权力运行风险点,加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做到每项改革措施出台前都要进行廉政风险论证,在具体实施中做好廉政风险防范,把廉政要求寓于改革全过程,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要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等监督制度。认真落实《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强化对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工作,不断拓展监察领域,强化廉政监察,探索开展效能监察。加强审计监督,推行审计结果通报和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党代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依法保障党员和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引导新闻媒体通过适当方式,对干部管理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努力实现多层次、无缝隙、全方位的监督。三、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下功夫。教育系统各级党委、行政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党委、行政总体工作部署,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地各高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强化责任意识,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业务工作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助党委行政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要抓住关键环节,切实在着眼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把长效机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要注重把制度建设贯穿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环节,着力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把握好风险防范点,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要注重运用制度来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密切结合教育改革和建设实践,紧紧抓住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惩防体系建设的制度体系。要确保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追究违反制度的行为,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运用制度制约和预防腐败的水平。三要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在破解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教育系统各级党委、行政和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总结新经验、把握新规律、提出新举措,确保各项工作方向正确、切合实际、富于创新、促进发展。要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对如何加强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如何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如何加强教育改革进程中廉政风险防范,如何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以及如何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等等,要通过调研,进一步理清思路、破解难题。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聚集优势,发挥高校廉政研究机构作用,加强教育廉政理论研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规律性,进一步运用廉政理论研究的成果指导实际工作,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四要坚持开拓创新,切实在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上下功夫。为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实施,教育系统各级党委、行政和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理念创新,做到思想上有新解放、观念上有新转变、思路上有新突破。
本文标题:袁贵仁部长在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2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