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谕兴中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谕兴中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颁布的《守则》、《规范》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和谐、进步”为主题,确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层次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断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二、工作目标:教育部指出,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讲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是要每一门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三、工作措施:(一)、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要求1、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亦是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2、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指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科教学加强德育工作,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去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的发掘,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形成,思想觉悟的提高无一不是教师教育指导的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3、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学科教学内容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要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就要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了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主观愿望,通过钻研教材,就能挖掘到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出恰当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二)、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科教师进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古人说,写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借物以寓情”。我们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2、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3、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不能一说重视德育,对学生错误就以点带面,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上纲上线,深挖思想根源,严而无格。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的重视德育。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既要讲古代灿烂文明,又要讲当前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既要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要让学生看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既要讲改革开放的意义,又要强调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必要性;既要赞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要指出森林、古迹破坏的严重性等。让学生既为之鼓舞,又为之忧心,进而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4、注意“四点”,增强效果学科渗透德育应注意创造良好气氛,态度要真诚、热情、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充分准备,寻找彼此沟通的接触点。切忌主观武断,信口开河、海阔天空,缺乏重点和针对性。总之,要民主一点,幽默一点,热情一点,客观一点,才能增强德育效果。学科德育目标是教学大纲和中小学德育纲要的综合要求。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及政治思想品德、意志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加强德育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实处。谕兴中学德育教育全员育人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引导全校教职工树立人人都“负有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的思想,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身心、全员育人的工作网络和格局,现就进一步强化德育教育,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制定如下方案。一、进一步明确构建全员育人机制的指导思想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为目标。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把学生放在德育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2、坚持以“全员德育工作体系”为依托,建立健全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全面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二、构建全员育人机制的工作原则1、育人德为先,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强化对学生的行为指导,建设浓厚的“生活教育”氛围。2、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学生,寻求切入点,搭建师生沟通平台,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3、知行统一、教管结合,既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既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既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三、强化全员育人意识,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全员育人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协调,学校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1)所有教职工均为“老师”。要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2)领导班子要按照班子建设的“五个一”目标,勤奋学习、作风正派、待人谦和、荣誉谦让、思路求新、方法创新,成就一支尚德、勤学、和谐、务实的班子队伍。班子成员要分别负责联系一个班级,辅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为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航线指明方向。(3)中层干部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要坚持把育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带领本部门人员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研究探索部门工作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提高部门管理服务艺术与工作效。同时,中层干部要与学生实现真正的“近距离”沟通,参与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4)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管理核心,是全班同学的贴心人,要关心、爱护、教育、引导、管理好全体学生,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规范与养成相结合,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5)任课教师要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尊重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各学科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既注重知识技能学习,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潜心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教学做合一”,做人做事并重。进一步增强所授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6)各管理、服务岗位教职工要牢固树立“我是老师”的观念,注重“为人师表”以一流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良服务,以其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学生。对学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不良行为有监督、教育、报告的责任。四、全员育人工作思路与主要措施1、健全机构,夯实工作基础。建立党支部——团总支——班主任——学生会干部的德育管理网络。从领导干部到普通教师,从教师到学生,从专职干部到兼职人员纵向到底。校长负责对全面育人工作的领导、组织及对班子成员的监督考核;班子成员负责具体协调、落实、推进及各学科渗透德育的工作;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每年3月底前制订工作计划,整体策划全面育人工作。党支部书记、各部门负责人围绕德育目标,每年4月中旬制定落实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并对所辖人员督查、考核;团总支每年3月底前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各团支部(班级)根据计划具体实施。做到组织完善,责、权、利落实到位,形成德育工作由校领导亲自抓、团总支具体抓、班主任直接抓、全体党员和广大教职工协同抓,时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全面育人工作局面。2、创新机制,做好党支部联系班级工作。党支部要将党支部建设与培养学生“好品行”的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党支部要深入联系班级,促使党员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进行“思想指导”、“行为指导”或“学习指导”,积极与学生建立联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联系过程中要建立活动档案,并做好工作记录。两周至少深入班级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遇到特殊案例、问题要在支部内进行“会诊”。党支部要每学期组织举行1次专题活动,研讨和改进工作。3、完善制度,创造全面育人的良好环境。领导班子要注重加强对全校教职工的“做人理念教育”,部门负责人要经常性地做好所属人员的思想教育、监督考核。党支部要把全面育人工作,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党支部的核心工作来抓,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出台全员育人公约。教导处要牵头建立师德建设评价体系和长效机制,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岗位聘任等方面的重要条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4、加强引导,做好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要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青年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强化对推优工作的具体指导,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载体,办好学生团校,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依托党建带团建,扎实开展好“推优”工作。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要在共青团指导下,针对学生特长、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自主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开展活动。5、创新学习,掀起“好读书、读好书”的全校型读书热潮。全校师生要把读书作为一种责任、一项任务来对待,自觉养成经常读书、众生读书的好习惯、好行为,深入持久地扎实开展好读书活动,让先进文化在校园传播,在师生中入脑入心。6、强化意识,积极推行“首遇负责制”。所有教职工都是“首遇责任人”,都负有保护、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论是否属于本职工作范围,都应按照:谁发现,谁教育;谁发现,谁处理;谁发现,谁负责;谁发现,谁报告的原则及时消除隐患。学生出现困难或遇到学生求助,都应该及时给予帮助、指导与服务,构筑全方位、即时式的德育教育管理网络。教职工要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遇到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事件,首遇责任人应及时劝止,并立即报告;遇到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与现象,首遇责任人应予制止、提出批评,并通知班主任、团总支。全体师生要加强监督,对首遇不负责任的人员向校长举报,一经查实,学校将追究其责任,并在考核中一票否决。7、严格要求,任课教师执行“课堂负责制”。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所有任课老师都要守好课堂教学的“阵地”。上课时间,任课老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对渗透德
本文标题:谕兴中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4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