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谨防药品消费10大陷阱
谨防药品消费10大陷阱陷阱1:网络购药需提防,无证网站无保障网购、邮购药品要谨慎,必须选择合法正规药品销售网站。消费者购买药品相关产品,可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找到“市场监督”项目中的“互联网药品交易”进行查询确认网站的合法性再进行购买。如需查询药品的相关信息,可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公众服务”项目中的“查询服务”进行查询,进入有效的安全购买渠道。陷阱2:义诊、体检莫轻信,巧舌如簧为掘金不要轻易听信“免费义诊”的体检结果,也不要轻易听信“免费义诊”的宣传内容。商家通过“免费义诊”、“免费体检”销售的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多数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的情况,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了解清楚。如果购买相关产品,一定要保留相关购买凭证,以便维权使用。陷阱3:“奇效”、“快速”应小心,禁用成分往里添加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奇效”、“快速”、“立即见效”等浮夸虚假宣传,谨防推销的化妆品、保健食品里的“特殊”有害添加剂,不发商家用非常宣传手段来达到销售目的。进而损害消费者的自身利益。应当正当渠道购买产品,勿轻信此类产品的推销。陷阱4:养生讲座不靠谱,擦亮眼睛不吃亏一些不发商家会打着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相诱惑,组织养生讲座吸引老年人,以达到推销药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的目的。老年人切勿轻易在讲座上高额购买这些推销用品,以免得了小便宜,吃了大亏。陷阱5:有病切忌乱投医,正规医院早治疗有病要尽早去正规医院就诊,保健养生也应到正规医院和机构去咨询,切不可有病乱投医。对网络医生和路边神医要多慎防,避免花冤枉钱购买到一些来路不明的药品或保健食品,不仅耽误治疗,还可能加重病情。陷阱6:搭售产品藏玄机,走过路过小心过买一送一固然够实惠,但是,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搭售方式都是违法行为。及时赠送的不是药品,而是保健食品或者普通食品,也要仔细甄别,万一是“三无产品”,不仅起不到保健治病的作用,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消费者一定要细看搭售、赠送产品的保质期、有无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等信息。陷阱7:政策包装多呼吁,理性对待少烦恼一些商家往往对政府发布的政策内容进行歪曲、虚假夸大,号称国家推出惠民政策向老人推销“买一送二”的产品,或者宣传是国家引起新进技术,研发出对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有零副作用的产品,实际上着都是商家的幌子,实际销售的产品往往成本很低,效果一般。陷阱8:各头尽往大里套,“组织”安排来买药有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尤其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更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轻信那些广告宣传里所谓的“研究院”、“医学会”的推荐。市民在选用药品时一定要格外慎重,购买药品一定要到合法正规的药店,千万不要再街头流动的推销档位购买药品。陷阱9:媒体广告多忽悠,媒体导购多陷阱午夜(午休)广告推销的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标识很多都不符合国家规定。部分甚至没有国家批准文号,或冒用其他产品的批准文号。消费者要多留个心眼,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对相关产品的批准文号及内容进行查询核实。陷阱10:非药化妆成药品,包装说明难分请到药店买药可要睁大眼睛,看清楚药品外包装盒上是否有“国药准字”的批准文号。标有“消”、“健”、“食”字的都不是药品,不能治疗疾病。若本想购买药品的市民不小心买到了某些宣传“疗效显著”的非药品,轻则上当受骗,重则延误病情。消费者可保留票据,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拨打12315、12345进行投诉。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个知道知识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在治病同时也可能产生有害反应,这也是药品的基本属性。“是药三分毒”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把这类有害的反应较不良反应。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知识2:合格的药品为何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在审批时,难以完全了解,国内外都是如此。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包括原来不知道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知识3: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表现和危害有哪些?从总体上来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具体来说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如肝、肾毒性)、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过敏性休克等)、特异质反应(如遗传性酶缺乏导致的溶血)、致畸(如胎儿毒性)、致癌等表现和危害。知识4:不同的人服用同样的药,为什么有的人有不良反应,有的人没有不良反应?主要因为人与人之间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方面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同一药品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感应性、不同适应性、不同共存疾病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赋型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因为这些因素,不良反应的发生就因人而异了。知识5:哪些人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一般认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患有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服用某些药物还可能影响胎儿、乳儿的健康。知识6: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中药的使用讲究辩证论治、合理用药、一人一方、随证加减。中药也是以化学物质为基础,有时还存在讲究地道药材、如法炮制等。严格地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服用中药,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但是如果不遵守辩证施治的原则或辩证不当,组方不合理,中药材质量有问题,也能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现在许多中成药、中药新剂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也很多,应该引起重视。知识7:是不是药品使用说明书里列举的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的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不能这样认为。目前,国际上对药品使用说明书的不良反应部分,其详细情况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对该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少,实际上发生的不一定少。一个负责人的厂家,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把产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详细的告诉用药者,这样也可以令消费者明确用药的不良反应,加以注意。知识8: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怎么办?首先,作为患者首先要停止服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可疑药品,并向医生咨询。如果不良反应非常严重,那就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采取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以及保护脏器功能的措施。其次,患者应该联系购买药品的医院或者药店,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或直接联系深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联系电话:83193978)知识9:如何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首先要掌握正确用药方法。做到明确诊断,对症、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对于非处方药,要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有疑问时,一定要向医生或药师询问,特别是特殊人群(如老人、婴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可盲目用药品。合理配伍用药,也能减轻药品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单独使用不良反应大,可以用另外一种药来消除其不良反应。如抗结核病要异烟肼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同时服用维生素B6,则可防止发生这种不良反应。知识10:深圳市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得如何?深圳市2002年成立深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开始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过十年的发展,构建了“三横四纵”监测网络,覆盖全部生产企业、大部分经营企业和全部医院(“三横”),市、区、街道、社区(“四纵”)年监测数量6000份左右,成功的发现并处置了“头孢曲松钠”、“甲氨蝶呤”等严重的、群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成为市民安全用药的“稳压阀”。谨慎使用抗生素10个提醒提醒1:滥用抗生素最终会让人类对细菌束手无策!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如果不正确使用,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不仅使抗生素失效,还会引发“二重感染”,一旦广泛耐药发生,将会使人类发生“无药可用”的险境。个人和医生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到“对症下药”,并严格控制用法、剂量和疗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在零售药店购买抗生素类药物,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能购买。提醒2:抗生素并非越贵越好!大多数人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误区,普遍认为抗生素越贵越好,治病越有效。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要因病、因人选择。药品不是普通商品,“便宜没好货”的规律并不适用药品。只要使用得当,几分钱一片的药也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切勿盲目消费,滥用抗生素。提醒3:抗生素“二重感染”会给身体造成新的威胁!所谓“二重感染”,就是在使用抗生素时由于针对性不强,把一些本来对身体无害的细菌杀死了,而对一些致病性强的细菌却不起作用,反而保留下来。由于原来与其对抗的一些细菌被杀死了,所以它更得以滋长,这就给身体造成了新的威胁,甚至容易因此受感染而得病。提醒4:滥用多种抗生素会产生多种不良后果!滥用多种抗生素有可能产生以下不良后果:一是耐药菌株增多;二是使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增多;三是使二重感染发生的机会增多;四是浪费药物,增加患者的负担,其结果会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而贻误正确治疗。提醒5:抗生素的几个常见不良反应!抗生素在治病时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四环素牙、部分儿童听力障碍灯都是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提醒6:抗生素使用的五大误区!(1)感冒、发烧就要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感冒、发烧有效果,而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用抗生素无效。这时使用属于滥用,盲目使用只会贻误病情。(2)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有些患者给急于求成,为使病情尽快好转,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殊不知联合用药往往会增加不合理用药因素,不仅没有改善疗效反而带来毒副作用,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3)随意停药——一些患者在患病时能按时服药,一旦病情好转就不按时服药甚至停药,这样做容易使好转的病情因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同时也会增加细菌对这种药物的抗药性。(4)频繁更换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疾病有一个周期,若使用某种抗生素暂不起作用,首先要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够,给药途径是否得当,以及自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若是由于这些原因引起,只要予以调整,就会提高疗效。频繁更换抗生素容易使细菌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5)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抗生素是指天然来源或合成的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的药物,大家通常说的抗生素,指的是抗菌药。不少人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炎症。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醒7: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的误区在没有任何适应症的情况下,以所谓预防感染为目的或是安慰性地对患者使用抗生素,即为无指征预防使用抗生素,实际上这是滥用药物。很多人在感冒、腹泻时会自己吃抗生素,觉得这样能预防感染。实际上,临床上的某些外科手术确实会提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但使用的前提是符合相应的指征。例如进行了某些腔道手术,患者是糖尿病人或身体虚弱的老人等。面积较小的皮肤切口感染不要急着用药,如果不能通过身体免疫能力康复,再遵医嘱使用,也并不晚。提醒8:患病用药时请坚持“三不原则”!(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需要凭处方购买,不要自己当医生,有病一定要去医院。(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有一定的适应症,确定对症才有疗效,要尊重医生的正确诊断和处置。(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有一定的用法用量,一旦需要治疗,就要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不要随意停药,以免贻误治疗或引起不良后果。(4)提醒9:看病时,请学会这“三问”(1)“我的病是感染疾病吗?”——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病因,并不是所有疾病都可用抗生素。如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现象,可能是过敏反应,也可能是病毒感染。(2)“我需要用抗生素吗?”——不用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过敏反应与感染疾病的治疗措施完全不一样,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需要用药也会治愈。(3)“我应该如何用药”——一旦确诊,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问清楚用药的方法和剂量,包括一天用药几次、一次用多少、连续用药多长时间;如果症状改善,是否可以自行停药;药吃完后,是否还需复诊等问题。提醒10:掌握抗生素相关知识,合理使用抗生素!虽然滥用抗生素并非消费者的
本文标题:谨防药品消费10大陷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4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