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目标
1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一、班主任制的由来班主任制产生于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因为这样的教育形式能够大规模、高效率地为机器大生产培养所需的人才。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各国普遍采用了班级授课制。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1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学校里开始普遍推行。班级授课制产生之后,出现了专门管理学生的专职人员。中国起初并没有班主任这个设置,直到清朝,于1904年公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称为级任制。负责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就叫做“级任教师”。到中华民国时期,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被称作“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借鉴和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二、国家政策对班主任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每班设班主任一人”,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已从级任制转向班主任制。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班主任的职责都有了一些规定。1997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发出的《关于在普通中学和小学公办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班主任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劳动的肯定,标志着班主任专业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专业职责的进一步明确。1998年7月,原国家教委又制定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暂行条例》,提出了中学班主任的8条职责,小学班主任的7条职责。三、班主任工作的现状1、教育理念问题:把班主任看作是教书的“副业”,既不看重这项工作,也不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帮一帮“的情况还相当普遍。2、队伍结构问题:约占30%的老班主任中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教育方法陈旧,保守。占70%的新任班主任,多数实际经验不足,方法比较激进,往往表现出粗暴、缺乏耐心等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方式方法。(我校情况,40岁以上就1人)3、教育方式问题:居高临下——权威型教育;简单粗暴——体罚型教育;随心所欲——主观型教育;千篇一律——切菜式教育。4、心理状态问题:调查发现,班主任中有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人数占相当数量。亚健康45.55%、疾病状态占20.42%。这些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效果,甚至出现一些负面效应。四、班主任专业化的呼唤“教师的工作非为既往,也非今天,而专为将来。”(蔡元培)。一个家庭的将来,一个国家的将来,一个民族的将来。班主任工作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他们的家人和朋友等等(及科任教师),班主任的道德素质往往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人的一生,由生命开始到衰老死亡,都要经过三个大的阶段,即童年少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又有两个转化时期,一是青春期,二是更年期。青春期是蓬勃向上,成熟的开始。在我国,一般把12~18岁这一年龄段看作是青春期。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时候,孩子生理上的变化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更年期是衰2落,最后走向死亡的前兆。妇女更年期介于45-55岁之间,男性约在50-60岁。)人的一生经历两个断乳期:一个就是幼儿期,母乳的断乳,他长大了,他需要五谷杂粮了,母亲的奶汁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这是第一次断乳。第二次断乳就是青春期,叫心理上的断乳。这个时候,当他的性一成熟,他马上就愿意摆脱父母,摆脱老师,不要再管我了,我长大了,我自己可以管我自己的事了,于是,凡是教初中的老师,凡是有初中孩子的父母你都会感觉到,孩子到这时候变得难管了,叛逆,而且越不让做什么,越做什么。不希望父母唠唠叨叨,希望父母管着自己,他们想自己决定事情,但是又决定的很幼稚。就是辨别能力最弱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2002年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在天津大港举办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海燕教授提出班主任专业化的问题。2003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班主任集体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班华教授在《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序言里指出,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特殊的方面。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五、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专业”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要求讲究科学分工,而且分工越来越细,越细越好。社会分工有其规律,没有专业化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能专业化的往往可以专职化,但是从教育实践看,专职班主任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班主任首先是教师,是优秀的高素质教师,是教师中的“精品”或“极品”。班主任专业化实际上是以教师专业化标准为基础的。那么,什么是班主任专业化呢?班华教授在《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序言里指出,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特殊的方面。班主任专业的特殊性可以概括为两个特殊的方面:一是从教育劳动的性质看,主要是精神劳动,是与学生心灵沟通,促进其精神发展的精神活动;二是班主任有其特殊的教育操作系统即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目标专业化进程中,班主任应树立以下几方面的发展目标:一、精神目标:真诚的信念与热情——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及对班主任工作的一颗强烈的奉献之心。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是教师起码的职业素质。新课程下,作为班主任,更应有为班级工作献身的“春蚕精神”和“红烛风范”,对班级要满腔热情,乐当勤务兵;对工作要甘守清贫,勇做带头人。养尊处优,饱食终日,本采就与教师无缘;无所事事,不求上进,更非班主任所为。班主任要有一种牺牲精神和奉献热情,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要树立为教育事业服务,奉献的志向。多工作,少索取,甘为人梯,才能实现新时期班主任的人生价值。二、情感目标:专一的情感与爱心——班主任对学生独有的炽热情感与真挚爱心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班主任比科任课教师对学生要更具爱心,更富情感,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爱是班主任手中不可须臾离开的魔方,产生的魔力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融化学生心灵上的冰川,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是教师的上帝,班主任的服务意识不是应景之语,应时之语,必须溶人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学生有了进步,班主任不能沾沾自喜,要引导其走人更广阔的天地;学生犯了过错,班主任不能弃之不管,要诱导其认识,改正错误。作为班主任,既要喜欢“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又要容得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因为,站在班主任面前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烂漫如花的孩子。“爱即师魂”,面对有情感,有活力的孩子,只有遍洒爱之甘霖,才能收到”3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之效。三,智慧目标:专业的知识与理论——班主任对班集体建设特有的丰富知识和正确理念新课程下,班主任要以全新的视野看教育,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要能将教育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能解决班级的一般问题,能科学管理班级的特殊事务。新形势下,中小学班主任尤其要明确,自己从事的是打基础的教育,其目的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其主要职责是一个“导”字,它主要体现为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健全他们的人格,导引他们成人成才。新课程下,班主任还要从全方位审视自己,学习新课标,了解新理念,走进新课程,不断学习,精益求精,不断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把业务进修看成生活的必需。同时,对自己不能低标准和低要求,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班主任应是个“杂家”,博采众长,广闻多见,活到老,学到老,所学知识尽可能广博,要打破学科界限,这样方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事班务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努力做智慧型班主任,让工作闪耀思想的光辉,显现出盎然的诗意,播撒下深刻的睿智,这是专业化班主任应追求的目标之一。四、共进目标:共生与共进——班主任与班级荣辱共存,与所有学生共同奋进,共同发展新课程特别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和双向发展。因此,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人际方面说,师生是平等的,共生的,朋友式的;从教育角度看,师生是互动的,共进的,发展式的。作为学生,固然能从班主任身上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经验,做学问的方法;作为班主任,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独有的天真,纯朴,听到新鲜的奇闻趣话,感受到珍贵的欢乐,温馨。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绝对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无缘无故地愿与班主任或其他学生对着干。所有的学生都有珍惜集体荣誉,乐为班级增光的初衷,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欲望,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能行。班务工作中不能只有班主任的专制,而无学生的表白。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共同奋进,才能使全班学生获得主动的,自由的,生动活泼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五、创新目标:开拓与创新——班主任在班务工作上独具的求异与求新班主任不能满足于一般的“传道”与“解惑”,更不能简单地成为学校行政的“传话筒”,不能满足于班级不出“乱子”。专业化进程中,班主任要树立创新目标,努力使班务工作突破常规,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富有成效,富有特色。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何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如何确立新的评价体制如何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等问题,都需要班主任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创新。生搬硬套别人现成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联系本班实际,难成教育“正果”。只有多动脑筋,树立创新意识,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求索,不断求新,才能开创班务工作新局面,才能适应新课程创新教育的需要,才能激励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六、责权目标:职责与责任——班主任对班务工作享有的充分的职业决定权和对自己的决定理应承担的责任班级虽小,也是一个集体,现代班级与社会紧密相融,可以说班集体也是个小社会。班主任要管好这个小社会,必须享有充分的职业决定权。在决定班级事务过程中,只要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措施可行,可以不受学校及邻班的左右与干扰,自主决策本班事务。同时,班主任也要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出了问题,要勇于负责,敢于面对,不能推诿,不应隐瞒。班主任在完成学校统一布置的各项工作中,更应树立责任意识,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时刻提醒自己及时完成责任目标。这样,班务工作才能富有成效。专业化的班主任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落实专业化的发展目4标是建立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关键,以高尚的情操感召学生以满腔的热忱关爱学生,以聪颖的智慧哺育学生,以共同的进步带动学生,以创新的方式激励学生,以明确的职责对待学生,才能无”误人子弟”之嫌,才能加速班主任专业化的进程。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和重点1、核心:学会精神关怀(1)人格魅力——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力量源泉: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可见,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格,而这“人格”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班主任专业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2)师生关系——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条:平等真诚相容乐纳(3)师爱——班主任精神关怀的永恒主题:(一)偏爱后进生——爱的教育;有人说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而在神圣当中又有高尚之人,什么人配得上是高尚之人呢?他们不仅爱那些长得好看的、成绩好的,还爱那些长得丑的、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老师,他不仅是神圣,而且是神圣中的高尚之人。英国的心理学家施奈尔,把“后进生”问题看作是一种生理、心理学上的现象,他认为“后进生”的学习不良并不是教育学的概念,它不受学校教育内容与历史文化的制约,它归根结底是表示学生的智能迟滞的一个阶段。学生学习不良,不仅有智能迟滞,还有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为便于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是行为规范较好而学习不良;二是行为规范不太好而学习优良;三是
本文标题: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6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