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名词解释1、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可以简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2、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非市场机制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活动。3、购买性支出:亦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4、转移性支出:指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商品和服务。5、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补助。实质是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受领者。6、税负转嫁:纳税人将所纳税款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实质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再分配过程。7、货币:是商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8、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移。9、金融: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本质是价值流通。10、基础货币:是指来源于商业银行体系外,能增加商业银行原始存款的货币。即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之和。其实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11、本位货币:是一国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家用法律的形式将本国货币与之固定地联系起来,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以及国际交易的最终清偿手段。12、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13、法定存款准备金:指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14、商业信用: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其形式有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15、派生存款: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来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问题1、财政收入来源:财政收入来源分为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两部分,其中税收收入占主体收入的90%左右,而非税收收入又包括国有企业收入、其他收入和债务收入。形式: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债、政府收费、其他收入性质:财政收入是指为保证政府行使其公共职能,实现公共政策而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所集中起来的资金或实物资财。特点:2、税收的三个特征:①强制性——国家根据其社会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税人和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制裁产生高执行力)②无偿性——税款不直接返还纳税人,国家也不需对单个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即可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成本最小化)③固定性——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具体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不经权力机关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稳定性,保证收入稳定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3、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⑴经济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②生产技术水平③价格⑵政治因素:①分配制度②分配政策4、税负转嫁特点:价格关联性、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行为主动性。5、税收分类:①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按课税对象性质)②直接税与间接税③从量税与从价税④价内税与价外税⑤中央税与地方税6、税收制度:①纳税人②课税对象③课税标准④税率⑤起征点与免征额⑥违章处理7、债券的三个特点:(1)自愿性:指国债的发行或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这一特征使国债与其他财政收入明显区别开来。(2)有偿性:是指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而按期偿还并付息。(风险小,流动性强,利率也较其他债券低)(3)灵活性:指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的余缺状况灵活加以确定,而非通过法律形式预告规定。三者关系:国债的自愿性,决定了国债的有偿性;国债的自愿性和有偿性,又决定和要求发行上的灵活性。8、国债的功能作用:①财政赤字②筹集建设资金③调节经济④投资工具9、财政支出的原则:①量入为出原则②合理配置资源原则③公平原则④稳定原则10、影响财政支出的理论:①瓦格纳法则②非均衡增长理论③经济发展阶段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④公共选择学派的支出增长理论11、我国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因素:(一)经济性因素:1、经济不同发展阶段(阶段论);2、经济体制的选择;3、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瓦格纳法则)(二)政治因素:1、政局是否稳定(非均衡增长论);2、政治架构的行政效率(公共选择派观点)(三)社会性因素(瓦格纳法则):1、人口结构;2、文化背景12、财政补贴及分类:根据国家预算对财政补贴的分类,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13、社会保障(中国体系构成):⑴基本项目:①养老保险②医疗保险③失业保险④工伤保险⑤生育保险⑵辅助项目:①社会救济②社会福利③公共医疗卫生事业14、政府采购的特点:①政府采购资金来源的公共性②政府采购的非营利性③政府采购的公开性④政府采购具有较强的规范性⑤政府采购的政策性15、货币的形式:①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和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充当货币。②金属货币:以金属如铜、铁、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③信用货币:凭发行者的信用而得以流通的货币④电子货币:电子资金转账系统⑤纸币:流通中的纸制货币符号⑥存款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16、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职能(计价标准)②流通手段职能(交易媒介)③储藏手段职能④支付手段职能⑤世界货币职能17、货币制度要素:①规定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铸材和货币单位)②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铸币权归属)③规定银行券、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流通权)④规定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发行保证)18、信用的特征:①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借贷期,利息)②债权债务关系(本质)③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G-G′(货币的移动;支付手段)19、现代信用主要形式:①高利贷②商业信用③银行信用④国家信用⑤消费信用⑥国际信用20、信用工具四性:①偿还性——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按期归还全部本金和利息的特性,又叫期限性、时间性②流动性——金融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除现金和活期存款外,各种金融资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流动性。信誉越高、期限越短,流动性越高③风险性——到期不能收回最初投入的全部资金的可能性。④收益性——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收入的能力。21、利息概念: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22、影响利率的因素:①平均利润水平②市场资金的供求③物价(CPI预期):主要影响长期利率水平④银行成本和利润⑤宏观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主要影响短期利率水平⑥商业周期⑦借贷期限和风险⑧政府预算赤字(正比)⑨国际利率水平(一价效应)23、利率的作用: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借贷的收益或成本。所以利率的变动关乎投资的收益和企业运营的成本,因而利率具有杠杆的功能⑴宏观调节功能:①积累资金,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消费和储蓄)②调节宏观经济的规模和结构③调节消费,稳定物价④调节收入分配⑤调节国际收支⑵微观调节功能①激励功能②约束功能24、中央银行三大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并成为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其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作为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就需要承担两方面的责任:一是保持货币流通顺畅;二是有效控制货币发行量、稳定币值。(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主要表现为:①经理国库;②对政府融通资金:直接向国家财政提供贷款或透支;在证券市场上购买国债;③参与制定并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④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的活动;⑤管理国家的黄金、外汇储备;⑥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作为全国票据的清算中心,并对所有金融机构负有监督和管理的责任。这一职能表现在三方面:①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②集中进行全国金融业的票据清算。③充当全国银行的最后的贷款人。25、中央银行资产业务:①再贷款②再贴现③证券买卖④黄金和外汇买卖负债业务:①自有资本②货币发行业务③存款业务④其他负债业务26、准备金: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①法定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必须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②超额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他们都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所不同的是,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不能动用;吸收存款准备金的意义:A.集中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维护金融业安全;B.有利于调节和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C.有利于资金清算、监管;D.有利于对政府融通资金。重点:提高准备金比率意味着金融机构可用来放贷的资金减少;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放贷的资金增多.27、商业银行利润来源:贷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存贷利差是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28、商业银行四大职能:(1)金融信用中介职能: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将这些集中起来的资金应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商业银行充当了资金供求的中介,实现了资金的顺利流通。信用职能在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和存量的情况下,改变了货币资本的使用权,并使社会资本的实际使用期限发生改变,从而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制。(2)金融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以企业、团体、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或支付代理的资格,利用活期存款帐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从而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支付链条和债务债权关系。从历史来看,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先于信用中介职能,从发展过程看,支付中介职能依赖于信用中介职能。(3)信用工具创造功能: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包括信用工具的创造和信用量的创造。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的的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的供应量并创造出银行支票、本票汇票等信用工具。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客户以现金的方式存入商业银行的部分为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通过资金运用,将资金贷放给工商企业,在票据流通和转帐的基础上。贷款转化成新的存款,这种存款在不提现的情况下又转化成新的存款,即派生存款。(4)金融服务职能:包括代发工资、代理支付费用、金融、投资咨询等。29、存款货币创造机制:30、商业银行资产业务:①贷款②投资③票据贴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①存款②借款③金融债券④发行股票31、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原理:在银行信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通过它的资产业务,发挥其货币创造功能,将吸收的原始存款纳入银行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贷款并再次形成存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使原始存款成倍增加。PPT货币供给与创造32、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概念、特点、原理)【重点】(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政策:概念: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有关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事项,以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特点:A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B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乘数效应)C中央银行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没有法定准备金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发挥作用。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D存款准备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缺点:过于猛烈,对经济的振动太大,缺乏灵活性,不宜作为一项日常的调节工具,不宜频繁运用。原理:紧缩货币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r(↑)→法定准备(↑)→超额准备金(↓)→放款(↓)→Ms(↓)→利率(↑)→投资(↓)→经济(↓)放松货币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r(↓)→法定准备(↓)→超额准备金(↑)→放款(↑)→Ms(↑)→利率(↓)→投资(↑)→经济(↑)(2)再贴现(贷款、拆借)政策概念: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
本文标题:财政与金融复习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6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