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教学设计(选自教科版物理必修一、1.1)2010级5班30号杨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要让学生们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1)理解质点的概念(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与运动的关系(3)能正确的分析和建立参考系2.过程与方法我将把这一节分为五个部分来讲授,分别是:引入机械运动、理想化模型、讲授新课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时刻。我会采用讲授法加讨论法,和学生一起在讨论中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视作质点,实际生活中如何选择参考系。最后通过针对的练习,巩固大家对本节知识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适应新时代自主创新的主流思想。二、学生分析考虑到学生门刚上高中,还不具备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不可要求太高。要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这一节选自教科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这一节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也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这一节是高中物理的第一堂课,它很好的把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衔接起来了,比如初中学过了参照物,也在数学中学过了几何点,这堂课就是为了让学生对质点和参考系有一个更系统的学习、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好地运用而设计的。2.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质点、参考系概念的建立和时间轴的认识。教学难点:物体可以视作质点的条件,以及参考系的选择标准。4.课时要求:两节课(40分钟×2)四、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五、教学过程分析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关于运动的描述。运动呢,是大家曾经有所了解的,那么在运动当中呢,我们把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的变化,这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将其称之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将其称之为力学。当然了,这也是我们熟悉的广义力学。那么,我们来看第一节,关于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物体和质点。当我们研究一个物体运动的时候,那么有的时候嫌他麻烦,比如教材中也提到展翅飞翔的雄鹰,在空中自在飞行,翅膀在空中自由浮动。我们戴的手表,指针在表盘中转动,随着我们走动表也不断运动。那么描述起来也就比较困难,那么,如果把一个物体视作一个点,那么对于其位置的描述也就更简单,那么教材也提出了,从所配置的插图,我们也不难看出,火车的轮子在转动,火车在前进,那么火车是否能看作一个质点呢?那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通过一组事例来讨论下,什么时候能把物体视作一个点。将一个有形状,有大小的物体浓缩为一个点,这样,对于物体运动描述的精准性,就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如果真的把他视作一个点,那么大家也可以自然的想到,它的形状和大小也就自然忽略了。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而忽略他的次要矛盾,把他的主要矛盾突出出来,创造了一些物理模型,把它称之为理想化模型。这是在物理中经常遇到的,因为客观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是杂乱无章的,我抓住他的共性之后,提出来,实际就是建立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为使问题简单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从这点,我们不难猜到,从质点的概念来看,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抓住他的突出特点,就是质量,并且占有空间位置,可以看出,我们用质点来代替物体是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但不忽略物体的质量,质点和几何点是有很大区别的。例题一:关于质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小的物体就能视作质点B.质点没有大小和几何中的点意义相同C.民航飞机在空中飞行,塔台卫星导航,民航飞机可以视作质点D.飞行表演,观察飞机空中特技,此时飞机可视作质点我们可以想象,越小的物体越接近于质点,这里提到的小是相对小。我们在研究地球做公转时,地球并不小,因为地球公转的中心天体,也就是太阳更大,众所周知,太阳占了太阳系质量的99.96%,所以我们看作大的地球在太阳面前极其微小,而其绕转一周,时间是一年,并且由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很大。规定:空间距离大于自身尺寸的100倍,叫做远远大于,小于100倍以上,叫做远远小于。即A100B,则A远远大于B。反过来,研究不同经度、不同纬度,不同地区,地球在一天中自转的时候,不能把它称作为一个点。乒乓球,对于观众而言,可以视作质点。对于运动员而言,不能视作质点。二:参考系一般来讲,我们在研究机械运动的时候,事先假定一个物体不动,一这个物体为参照,然后,观察我们要研究的物体。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举例:秒针转动。说明可以选者任意物体,以简单、方便为原则。作为参考系的物体被认为是不动的。例题二:下列说法与人们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A.测量三楼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大地为参考系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面,井深为0米C.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描述卡车的运动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例题三:在地面上观察,雨滴是竖直下落的,在匀速前进的汽车里面观察雨滴是怎样下落的?三:空间时间时刻任何物体的运动都是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时间”与“时刻”是容易混淆的两个名词,譬如“火车什么时间开”,这句话中的“时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在物理学中,常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时刻,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表示时间。例题四: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表上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间B.作息时间表上的7:40表示的是时刻C.2s内与第2s内是指同一段时间D.第5s内和第3s末都是指时刻然后布置课外作业:1.1、1.3这节课的全部内容结束!六、教学反思1.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是学生感受机械运动的特点,理解机械运动中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2.演示实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3.课堂练习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强化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章节是《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选自教科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这一节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也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这一节是高中物理的第一堂课,它很好的把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衔接起来了,比如初中学过了参照物,也在数学中学过了几何点,这堂课就是为了让学生对质点和参考系有一个更系统的学习、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好地运用而设计的。针对当前教育形势,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质点参考系和空间时间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是可能不同的。2、让学生掌握建立质点模型的方法和建立参考系的方法。3、让学生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究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质点概念的理解,参考系的选取,时间轴的认识。教学难点在于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启发引导模式,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新课导入:首先我会播放一段视频,让同学们观察列车的行驶、河水的流动以及地球绕太阳转动。从而引出机械运动,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让同学们知道这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如何描述刚刚看到的三种运动,经过小组讨论,然学生初步认识到,如果把物体看作一个点,那么就会使研究的问题更简单,从而引出理想化模型的概念,让同学们了解利用物理模型探究自然规律的方法。接下来,就是本堂课的第一个重要模块,质点的学习。先提出质点的概念。讲解质点的特性,然后结合一道具体的例题,和学生一起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视作质点。这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一起总结出物体可以视作质点的三种情况。第二个模块,就是参考系。参照物是同学们初中时接触过的。通过今天的学习,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参考系的选择标准,明白参考系选择的不同会使物体运动的描述不同,说明参考系选择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自主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选择参考系,巩固大家对参考系选择的理解。本节课最后一个模块,是关于时间和时刻。区分时间和时刻是比较简单的,难点在于时间轴上时间和时刻的描述。这里呢,我会在ppt上向大家形象的展示时间轴上每一个点和每一段所表示的含义,让大家轻松掌握第几秒初、第几秒末、前几秒内和第几秒内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时间轴。最后呢,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需要理解掌握的几个概念:机械运动、理想化模型、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时刻这是我关于这堂课的板书设计:以上就是我关于《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的全部说课内容!谢谢大家。2013年6月21日学生:杨欢学号:201009140530§1.1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物体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质点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参考系物体运动时间的描述时间
本文标题:质点参考系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7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