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在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三堡中心中学校长刘宏亚同志们:寒假假后第一天就集中开会,组织开展“师德教育第一课”活动,主题是”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今天的会议议程主要有三项:一、由我代表学校作专项治理动员讲话;二、周强校长带领大家学习《三堡中心中学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三、全体教师学习、签订《拒绝有偿有偿补课公开承诺书》。今天我讲话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关于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方面而代表学校所做的一个呼应。开学初市区教育局分别召开了专项整治行动大会,都进行了相关部署。决定用一学期时间,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媒体也做了相应报道。在区教育局召开的大会上,有2各学校作了表态发言。我觉得这两个会议不仅是政府的一次特别行动,更是一种决心表达、一场教育过程和一次形象展示。今天会议,我代表学校的动员讲话也谈两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也就是必须看清形势。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与期盼,将有偿补课作为十大整治行动之一来抓。作为最基本的民生部门,作为服务千家万户的广大教师,我们必须切实认清形势,认识再到位。首先是必须了解违规行为的内容:有偿补课是指在职教师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以学科教学为内容的课外辅导、补习(含提供食宿)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有偿服务行为。主要包括:教师在住宅内进行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利的;教师个人或与他人合伙租用场地进行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利的;教师在校外办学机构(群团组织)中从事学科类教学并从中获利的;教师利用职务之便为其他教师或校外办学机构介绍有偿补课生源并从中获利的;教师其他违规有偿补课(辅导)行为。其次是对违规行为性质和危害的认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例行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有偿补课牟取私利的行为,不仅突破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底线,甚至还突破了做人的底线。突破职业底线,属于不遵守职业道德;而突破做人的底线,则属于深层次的信仰危机。中国各行各业都有坚守职业道德的中坚力量存在,也许他们不是最优秀的,也许他们没有突出的贡献,但每天的坚持才是值得钦佩的。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只是简单地觉得我要做这个工作就要做好,我要做教师就不能对不起孩子,这些简单的想法其实就是信仰。信仰并不是一定要某个宗教,一定要去每天祈祷,信仰在人的心里,有所坚持,有所敬畏,就是信仰。有偿补课表象是钱,实质是分。教师有偿补课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在于一个“贪”字。首先是某些教师的“贪”。为了赚取经济利益,人为制造“补课需求”,课堂内容课外补,将教学义务转化为腰包里的利润,不但违背了起码的职业道德,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更扭曲了教育的本义,让教育蒙上了浓厚的商业色彩。其次是某些家长的“贪”。其实,有偿补课之所以火爆,跟家长制造出来的庞大需求分不开。一些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患有某种程度上的“强迫进食”症,一定要给孩子请补课才踏实,一定要让功课填满孩子的课余时间才放心。正是这两种“贪”一唱一和,正是教师与家长的功利性“合谋”,催生出了补课市场的繁荣景象,而学生则是直接的受害者。为了钱,为了利而补课,实质上是责任的丧失,师德的沦落。因为,作为在职教师,第一责任就是好好教书,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带到课外通过有偿补课的方式进行。我们说,教师的基本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还是育人,而且更为主要的承担着育人的重任。教师教学生不是一桩买卖,里面承载了教师的责任感。在职教师无论是从事有偿补课,还是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都可能将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将教学行为变成了商业行为,都会导致学生的攀比,教师的攀比和家长的攀比,都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损害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损害教育的公平发展。更会严重冲击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教育的整体形象。归纳起来说,会影响课堂教育质量,有损教师的形象,伤害学生的心灵,冲击教育的公平。“哈尔滨市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二十七班班主任冯超群在课堂上向学生索要礼物”的新闻,虽然是比较极端的个案,但是也多多少少反映了当前我们教师队伍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广泛关注。9月24日教育部通报了督办情况,相关责任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理。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是市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与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徐州教育而作出的重要部署,被列入了全市十个专项整治内容之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原则性。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同志都需要认认真真“正衣冠、治治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这个话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强调:“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他在第二点时说到: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好老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因此,我们教师要能够经受住各种利益的诱惑,更要做一个清正纯粹的“守道者”。而这样的“守道者”就应该与“以教谋私”绝缘,就应该自觉拒绝有偿补课、拒绝收受家长礼品礼金,不为利所困、不为财所扰,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做老师,最好的回报是学生成人成才,桃李满天下。想想无数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那是何等让人舒心、让人骄傲的成就。二是整改到位,也就是落实自查自纠。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有偿补课违背了爱岗敬业、献身教育这一师德的基本要求,偏离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师德的核心,异化了师生关系,扭曲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的人格力量,早已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诟病。平时在谈到有偿补课时,有的老师会说,我搞有偿补课并非主动出击,都是家长来找我而无法推脱的。确实如此,火爆的补课市场说明,补课是市场经济中的客观需要,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现在就有人花钱补课。有求就得有供,这是市场规律。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们逐渐对孩子的考试分数和排名产生了偏执的追求。很多父母,为了自己的盲目攀比和好胜心理,硬是给孩子请补课,于是产生了巨大的有偿补课需求市场。但是有市场就应该有供应吗?有利就该图么?尤其是对于我们——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而言。如果热衷于有偿补课,不但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了人民教师的形象,留给学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市侩形象,这岂不是我们人民教师的最大悲哀?也许有的老师还会说,我做补课那都是在工作之余,与上课不冲突。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老师要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还得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平时极难有余暇时间;即便双休日、寒暑假,也得休闲度假、放松心情,以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工作。如果热衷于补课,体力透支,身心疲惫,肯定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实事求是讲,在我们学校一直倡导的“三比三不比”的影响下,在“求实”校风熏陶下,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总体上是优良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是我校教师队伍的主旋律、正能量,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社会转型期,一些教师确实滋生了“以教谋私”的思想,虽然我们一直对有偿补课等师德失范行为经常提醒督促,但仍有极少数教师无视三令五申,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依然明里暗里从事有偿补课等活动、有意无意收受家长礼品礼金,学生举报呈现增多趋势,网络舆情时有反映。有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为自己的学生补课,想提高学生的成绩,顺便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但更为多的以补课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赚取外快。虽然只是极少数人,但却严重抹黑了学校教师的形象、教育的形象。此前学校虽已严令禁止,但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收效甚微。我几次在教师会议上提过“臭豆腐现象”,说过“责任田与自留地”。周校长多次在教师会议上也提及严禁有偿补课问题,这些都可以说是苦口婆心的劝导。眼下那些热衷于搞有偿补课的教师,是否真的遇到了“生存危机”?我们教师的收入到底低不低,这里面存在一个怎么看或怎么比的问题:与国家公务员比,也许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发达国家的同行比,这个差距或许会更大。不过,要是与其他更多的行业相比较,恐怕结论就不会太令人悲观。如果还以工资收入低为由搞有偿补课,那就不是什么收入问题,而是心态问题了。其实早在08年左右,省教育厅多次为教师有偿补课下“禁令”,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在省厅《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教师要自觉抵制有偿补课。各地具体实行办法中也不约而同把不从事有偿补课作为考核要点。比如南京市规定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当年不能参加职称评审。比如无锡市规定教师一旦被查出从事有偿补课,当年的考核可定为不合格。徐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处理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办法〉的通知》(徐教规〔2014〕4号)。绝大多数老师都是遵守这一规定的,惦记这块肥肉的,只是少数人。诚然,这一现象屡禁不止,根源还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高考指挥棒的存在。升学率的高低依然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各个学校的主要考核指标,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依然是社会评价一个孩子的主要标准。其实,补课究竟有多大的作用?我们心知肚明。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少有通过补课的额外教育,使孩子学习成绩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如果不从根本上找原因,从具体的学习方法、习惯上查找原因、改进,而仅仅是寄托于额外的补课,不仅仅不能提高孩子的成绩,反而使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放弃了在正常渠道提高成绩的努力,起到反作用。你拿了人家的钱,没有替人家消灾,不举报你才怪呢?针对此前少数教师在补课行为被查获后,辩解“教的是亲戚、朋友的子女,并非有偿”。确实现实生活中也会有更多的事例是有些老师并不愿做补课,但是一些家长通过熟人朋友找上门来,叫人难以推却。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特别规定:今后在职教师为“本人亲属、好友、同事子女”进行课外辅导,首先要向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预先备案,其次每月不得超过2名学生,否则一律视为有偿补课查处。同志们,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的特殊在于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学生,教师的工作,其职业道德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对教师的考核,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师德。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德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是行业规定。每一位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教师,就必然要接受行业规定的约束。就像是法官不能做兼职律师、警察不能利用业余时间去做侦探一样。教育本身是理想化的,教师更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阶层,做教师的人,应该比普通的知识分子,要有更坚定的原则和信念。“师者,人之楷模。”教师的第一价值观就是一身正气。在欧美很多国家,对在职教师当补课都是采取完全禁止的态度。在新加坡,政府也是严厉禁止教师业余时间做补课的。在日本,在职老师如兼职做补课,处罚会很严,是要收到法院传票的。教育局吴亮局长在2月20日的动员大会上讲到:实事求是地说,从事补课、收受礼品的教师未必都天生是居心不良、追逐铜臭的人,有的还是比较优秀的骨干教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处理时有时还有点左右为难、不忍心、下不了手,这一方面体现了对教师的理解
本文标题:在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7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