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三部分“十五”“211工程”
84“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效(一)总体水平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进一步彰显“九五”“211工程”总结出的四大运行管理机制(科学管理与民主决策机制、特色与综合互动的学科发展机制、效益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以体制创新带动发展的项目推进机制)的基础上,突出了重点建设的辐射带动和境内外智力的交融与互动作用。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基本构筑起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对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通过实施“筑峰人才工程”,基本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海洋药物、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四个实验室被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体系进行建设,物理海洋、海洋药物实验室列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的核心功能实验室;重点学科项目已基本构筑起了接近国际水准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学校特色学科的优势地位更为突出,并带动了学校海洋工程、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以及其它学科的发展和文理交叉融合,学科结构和布局得到明显改善,学校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同类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提高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海洋科教事业的总体实力。“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学校跻身“985工程”建设行列,为实现学校在2010年实现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学科建设我校“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任务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物理海洋与环境科学、海水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海洋药物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5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加强学科布局结构调整,构建适应新世纪学科发展趋势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中85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建设的具体指标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达到4-5个,博士点增加到20-25个、硕士点增加到60-65个”。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我校特色学科的优势更加突出,物理海洋、水产养殖学科整体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些相关学科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校的“比较优势”学科;学科交叉、特别是文理交叉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快速增强。“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并再次显现了其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强劲作用。“九五”“211工程”建设期间,我校学科建设的四个项目分别是物理海洋、水产养殖、海洋药物、海洋化学,其中前两个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通过“九五”建设,“十五”之初,学校的学科建设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原来在物理海洋学科中孕育发展的海洋环境学科已经壮大,海洋生物学科综合实力加强。因此,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将重点建设范围扩大到物理海洋、水产养殖、海洋药物、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5个学科,学校以这5个重点学科为核心,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安排了物理海洋与环境科学、海水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海洋药物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5个建设项目。按照“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持续强化建设既定项目外,还适时地依托“物理海洋与环境科学”项目,以“滚动进入”的方式支持“海洋工程关键技术”重点建设,依托“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项目,支持“海洋特种材料”作为“学科特区”进行重点建设。通过持续强化建设,学校物理海洋、水产养殖学科整体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海洋生物学、海洋药物、海洋化学等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位置。2003-2004年,我校8个一级学科参加全国评估,其中海洋科学、水产两个学科排名第一,食品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三,大气科学和药学分列全国第四和第八,环境科学与工程排名第十,我校进入前五名的学科数名列高校第27位。86“十五”“211工程”建设的一个显著效益是“学科特区”建设取得成功。根据海洋事业发展对特种海洋材料的迫切需求和青岛市新兴产业群规划,依托“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项目,在原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点研究海洋防腐材料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支持“海洋特种材料”作为“学科特区”进行重点建设,设计制备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氧化锆(ZrO2(3Y))陶瓷复合材料可大大提高其高温耐蚀性能并与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结合状态,成果获得了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为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新型材料支撑,同时作为一项军民两用技术,相关技术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社会效益,为增强我国相关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的另一个显著效益是文理交叉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海洋大学这座美丽的校园里,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但在20世纪50年代末山东大学迁址济南后,人文社会学科曾一度空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海大是比较薄弱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我校开始文科的恢复和发展,到“九五”结束时,已经建立了语言文化、经济、管理、法学等比较完整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海洋文化、海洋管理、海洋经济与海洋法学四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已经初露端倪,并成为我校“九五”“211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学校虽然没有专门安排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但按照“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明确提出了“秉承丰厚的文化底蕴,发掘和提炼海洋文化精粹,遵循文科发展的自身规律,努力促进文理交叉,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在“十五”“211工程”建设中着力促进文理学科交叉、特别是与海洋和水产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2005年结束的博士学位授权点评审中,我校申报的以海洋和水产为其特点的农业经济管理、环境资源法学以及会计学3个博士点获得批准,实现了我校文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其中前两个点就分别是经管学科与水产养殖学科交叉、法学与物理海洋和环境科学学科交叉的成功范例。目前,我校海洋法学、海洋经济与管理、海洋政治、海洋历史与文化等文理交叉、具有鲜明海洋特色87的学科已经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被作为“二类基地”建设项目纳入学校“985工程”二期进行重点建设。我校人文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学科整体结构的优化和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取得的效益还突出地体现在我校学位点的长足发展和结构优化上。“十五”期间,我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由3个发展到6个,博士点由15个发展到44个,硕士点由41个发展到131个,新增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1个农业推广专业学位领域,建成MBA和MPA专业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达到7个,远远超过了预定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达到4-5个,博士点增加到20-25个、硕士点增加到60-65个”的计划目标。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的学科门类由3个(理学、工学和农学)增加至6个(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管理学、法学),硕士学位点覆盖的学科门类由8个增加至10个(增加了历史学和教育学),博士、硕士学位点覆盖的一级学科数由24个发展到39个。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学校特色学科的优势更加突出,并带动相关学科得到很大的发展,“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印证。(三)人才培养1.本科教育《中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本科教育的基本建设任务是:“在‘十五’期间,本科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加强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强化我校特色学科的人才培养优势,加强海洋科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改革考试方法和教材、教学用书选用方法。注重教学研究,改进教学管理,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十五”“211工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围绕本科教育建设任务,结合本科人才培养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状况,依托“十五”“211工程”建设,特别是对数字化图书馆、网络中心和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海上流动实验室的投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包括:总结梳理88了办学理念体系,明确提出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创造性地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调整了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优化了课程体系,强化建设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专业概览课程、名家系列课程;完成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后续建设工程,连年列专项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批专业教学实验室,启动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系统构筑了实验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建立起了支撑教学运行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系统等等。四年来共招收本科学生8000余人,培养本科毕业生7000余人;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发展到10000余人,是“十五”“211工程”实施初期的1.5倍。全校师生员工更新了教育观念,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本科教育发展机制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了“211工程”建设对本科教育教学的直接支持和辐射带动作用。(1)构建了以“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在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着两对矛盾:第一个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和就业市场上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要求之间的矛盾,即:一方面强调要厚基础、宽口径,要加强通识教育,另外一方面,就业市场对学生的工作技能、甚至工作经历又有要求。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的专业身份是相对固定的,而学生的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自我认识的变化,专业兴趣和职业取向是可能变化的。这两个问题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那就是如何建立起符合实际的本科教学运行新机制。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渗透,一般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是协调两对矛盾、适合实际的思路,因此明确提出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建立了“学业的模式识别”和“学业贴近度”的概念,构建了以“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自2003级新生开始,学校全面启动了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有两点:即“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89制”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学业识别是指将每一个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作为一个标准模式,将每一位学生所修的所有课程和所得学分作为一个待识别模式;通过逐一比较待识别模式与标准模式的匹配程度,即可定量给出学生某一时段所修学业与学校开办专业之间的“贴近度”(0<贴近度≤1)。识别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学校及时向学生通报学业识别结果,这为学生选课、自主学习和通过选课学习调整自己的专业志向和职业取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实行3—6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建议学习年限为四年。学生毕业专业的识别确认制则是指学校根据学生学业的识别结果来确定学生的实际主修专业是什么,是否能够毕业和从什么专业毕业。当学生所修学业与学校开办专业之间的“贴近度”等于1时,表示学生达到了相应专业毕业的要求。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具有两个显著的特色:第一、实现转专业的“自主性、动态、柔性化”。实行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淡化了专业界限和学生的专业身份,提供学生选择专业和发展特长的机会和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新体系中,学生的毕业专业不再是固定和“刚性”的,而是由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是由学生学习了什么样的课程来决定的;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实质上就是自主选择学习专业;学生自主完成所选学业的过程,就是形成自己毕业专业的过程。第二、具有“自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通过新的运行机制和网络支撑平台,新体系将“细胞”(教师和学生)、“组织”(基层教学单位)和“机体”(学
本文标题:第三部分“十五”“211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949 .html